描写小山的词语有……
成语: 峰峦雄伟 峰峦叠嶂 奇峰罗列 怪石嶙峋 连绵起伏 千峰万仞 危峰兀立
拔地而起 奇峰突兀,怪石嶙峋,连绵起伏,重峦叠嶂,孤峰突起
词语:雄伟 险峻 陡峭 峻峭 嶙峋
好句: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孙悟空正领着它的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尖刀似的小山,挑着几缕乳白色的雾,雾霭里,隐约可见一根细长的线。
希望您能采取
关于小山的词,喜欢诗词的朋友进.
晏几道的词,确有过人之处,若中午有空,必给你答案 临江仙 晏几道斗草阶前初见, 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 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 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 飞雨落花中。
作者简介: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江人,晏殊的第七子,世称“小晏”。少年生长富贵之家,后当过颍昌府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官职微不足道。
晚年家境中落,生活贫困,词多感伤哀忆之作。由于他带着真情实感写作,所以在风格上“秀气胜不的韵,得之天然”,能把凄楚缠绵的情思,表露得贴切自然,读后使人掩卷怃然,心情摇动。
此词系作者为怀念一个离开了自己的女子而作,这是一首深情款款的怀人之作。上片不过寥寥五句,可是一句一景,一景一情,通过情景交融的描写,暗暗交代了双方感情的由浅而深,逐步递进。
更妙的是,这女子的音容笑貌,也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斗草阶前初见”——那时候,女孩子时兴在端午节玩“斗百草”的游戏,那年那月那天,她同别的姑娘在阶前斗草的时候,小晏第一次看见了她。
“穿针楼上曾逢”——转眼又到了七夕,七月七日是姑娘们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的节日。那一天,她们都凑到楼上穿针,这天晚上,他们又第二次相逢了。
以上两次是偶然的、不期而遇的见面。“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而这一次则是有约会的相见了。是在寂静的庭院前,夜凉露浓,她的罗裙上沾了露水,玉钗在头上迎风微颤,显然她是经过脂粉装饰,是有意为悦己者容的。
但这次相见不同于斗草阶前、穿针楼上,他们离的最近的时候,她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禁“羞脸粉生红”了。 词进入下片,中间留下了一大段的空白,小晏没有去描写。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有过一段什么样的关系?让我们从小晏那深情一片的忆念中去探寻吧。“流水便随春远,行云与终谁同?”——时光就象流水一样把春天带走,也把他俩那段美好的生活一同带走了。
往事可以回忆,却无法追回,然而记忆中的情景又不随时间流逝而消逝。她像天上的一片行云,具有不可挽留的美,却又不知终落何方。
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典故,说她像传说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依附谁人了。今天我们已无法知道他们后来为什么分离。
失去的美好事物,它的美质在人的心中与日俱增,这就更使小晏怅恨不已了。“酒醒常恨锦屏空”——每当夜阑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空荡荡的,这种虚空是无法填充的。
酒可以消愁,只是每次醒后愁却更愁,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可是,那情感却一直留了下来,很显然,他和她在一起的日子,使他永久无法忘怀,而且他是多么希望和她能够永远在一起啊!于是,小晏写下了如此动人心魄的两句话:“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是落花时节,在春雨飞洒中,他独自跋山涉水,到处去寻找那个女孩子。
尽管这是在梦里,他仍然希望能够找到她。小晏这种丰富、真挚的情感,在他其他的词句中也可找见——“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这真是何等崇高的境界!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苹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
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
“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
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
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第三句转入追忆。
“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
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
“落花”、“微雨” ,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
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
小苹,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苹、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
晏几道的《小山词》具有什么风格
晏几道的《小山词》风格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当时及后世作者对晏几道的评价都很高,认为他的诗词造诣比其父 晏殊要略胜一筹。晏几道的《小山词》存词二百多首,多为小令,正是从这些 小令中,我们体会到了晏几道非凡的艺术品位和成就。
他的词作风格与南唐后主李煜十分相近,内容多是感怀往事、抒发哀愁,感伤意味浓厚,情景交 融,造语工丽,秀气胜韵,浑然天成,“能动摇人心”,虽然反映的生活层面 比较狭窄,却具有很高的艺术境界。晏几道的《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都是传颂至今的名篇,深为世人所叹赏。
连一向认为“作文害道” 的理学家程颐读了晏几道的词,都笑着说,这样的词,只有“鬼”才写得出! (《邵氏闻见后录》)晏几道的诗作流传至今的只有数首,却都是寓意非常深的作品,如《题司马长卿画像》等。总体来说,《小山词》是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词作集,将小令无论是从语言的精度还是情感的深度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晏几道的《小山词》有什么特点
《中国诗史》认为:“讲到晏词的来源,我们自然要推南唐。”
晏几道在《小山词序》中也说:“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 尘,但能掩卷抚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可见晏几道的词与南 唐词有继承关系。
但是晏几道的词来于南唐,却高于南唐,“花间词浅,小山 词深;花间词矫,小山词真;花间装饰,小山词清丽;花间词如披金戴玉之 贵妇,小山词如天生丽质之少女。”晏几道的小令词在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宴小山的词的特点 大师给说下
不是大师也来说……
晏几道(约1040~1112),
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颖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
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说:「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可见他的思想和性格。
词风逼近乃父,但成就更高。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等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前人对《小山词》的评价甚高。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晏几道艺术特色:
①晏几道《小山词》里的作品,一洗《珠玉词》那种雍容典雅的气度,形成极度凄楚哀怨的感伤情调。但他仅停留在 对以往歌舞爱情的追怀思念之中,是一种情绪性的感伤,且较重修饰之美,又多了一层美感的间隔和点缀。
②工于言情是《小山词》的特色,但往往局限于爱情的回忆,尤其是对相见无缘的萍、莲、鸿、云四位歌女的苦恋,处处流露出惆怅伤感的情调。
③《小山词》常借梦境抒情,在缥缈幽微的梦境里,捕捉那更深、更细、更微妙的心灵颤动。
④《小山词》善于运用不同的构思方式表现相似的题材,多用情景互衬的手法,造语曲折深婉,浅处皆深。不过,这也使《小山词》的题材内容十分狭窄,大部分作品均未离恋情相思与别恨离愁的范围。
⑤晏几道善于吸取慢词的艺术经验运用于令词创作,言情委婉细腻而清新俊逸,有丰富的层次感和清刚顿挫之美。
⑥《小山词》还善于化用前人诗句。
晏几道《小山词》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在北宋词坛上,晏几道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的词作写相思离别,柔情婉转,以“隋”著称,大体没有离开酒边花间的路子。但是他的词与北宋婉约词相比较,又显得“别是一家”。
他的词倾注了全部真纯的情感,并融入了昔盛今衰之感,于凄凉、伤感、孤独的词境中蕴涵着人性之美和身世之慨,从而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本文在梳理晏几道的生平事略、个性特征以及交游的基础上,探究其人生经历、个性气质及审美趣味等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并进而揭示出其词作的基本风貌。
接着对《小山词》进行了具体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小山词》的四个重要艺术特色:一是极尽阴柔之美。多用小令形式,意象轻柔微小,情感细腻真挚,造成了若真若幻的心理距离;二是“以诗入词”。
小山词承继了诗歌“感物而作”与“抒写情性”的传统,化用前人诗句入词,大量使用对句、在词牌的选择上喜用体式整齐的词调、注重篇法结构、善于构思;三是以雅歌与俗乐入词,并调和两者矛盾,使词呈现出清壮顿挫、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貌;四是表现手法多样别致,善于借助“时间差”来进行追忆,借助“梦境,,来抒写人生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