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一堂好课好在哪
学习《回到教育的原点》。看完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精彩语句舍不得放下,记录在此。1、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2、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3、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沟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支持,减少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4、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多,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映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5、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6、当我们踏着白纸黑字的阶梯,把教的、读的、感悟到的记下来时,我们就发现,读人家书的结果,就是那些方块字达成了我们专业素养的提升,化成了教学的结晶和印记。一名语文教师读书,教书乃至写书的专业发展的记录,实际上就是这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足迹。6、呼吁当下的教师、孩子,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要从功利阅读转向兴趣阅读,从强迫阅读转向意志阅读,从职业化阅读转向专业化阅读。
窦桂梅是我们当今语文界的一个标杆,一位并不是专科出身的老师,走到今天的这一步,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她的光环,她的荣耀,她的成功,其实,在窦老师这么多成绩的背后,我们又能知道多少呢?她付出了多少呢?她的课堂是灵动的,充实的,朴实的,扎实的,充满激情的,让人回味的,让人向往的,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赞美窦老师的课堂,真的,她的激情,她的深度,她的厚积,都深深打动了我。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
印象最深的就是窦桂梅老师“读书一生”的阅读态度。她认为: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在她看来,要以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窦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启蒙时的“小人书”叩开了她阅读之窗,读书看报的习惯培养了她的心性,只要遇到好书总会情不自禁的翻阅,有的甚至读上好几遍。她博览群书,儿童经典令她和学生建立起了共同的话语体系,也帮助孩子学习到了童话人物的人格特质和道德勇气,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文学社科经典令她无形中拥有价值判断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对生命的质感和情调拥有触摸和创造的能力;经典教育理论书籍用理论去指导,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也是实用的,更是快乐的。
“备课,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俗话说:教要成功,备要当先。看了本书之后,我深刻的感受到,窦老师课堂上轻松自然,信手拈来的教学技能,不是她与生俱来的,是她一次又一次深度备课的成果。1、初读教材和参考说明。2、通读原著和作者生平。3、选读原著和相关评论。4、再读教材并确定主题。5、确定教学基调和策略。窦老师的深度备课法给了我很多触动。就这样一读再读,静下心来努力深入到文本的字、词、句,甚至到标点中去理解,去发现。以“读者”身份挖掘课文的“原生价值”后,还要以“教者”的身份思考怎样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就是本着这样严谨的教学态度,行走在教学的道路上。因为窦老师认为: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有一种专业自觉,对每一节课抱有敬畏之心。因为每一节课我们教师付出的是职业时间,而我们的孩子付出的却是宝贵的生命时间。
对此,我感到无比汗颜。随着信息获取的便利,我们现在的备课方便多了,网上很多现成的教案,都为我所用,“拿来主义”成了“理所应当”。似乎一旦离开了网络,大脑就不会思考。
备课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从一无所知,到知之甚少,到恍然大悟,到铭记在心,再到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思考,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份重量。我们的视线就会由线到面,由窄变宽,从而被牵引到更深更广的空间,这就是破茧成蝶的幸福!
二、爱的教育好词好句好段
《爱的教育》好词好句
好词:蜿蜒 郁郁葱葱 参天大树 心旷神怡 不禁 日夜依赖 面带微笑 糟糕 打量 .迫不及待 故意 骄傲 安慰 真诚 回应 颤抖 善良 钦佩 巴望 悲哀 讽刺 含辛茹苦 侮辱
热情 充满活力 炯炯有神 潮潮湿湿 欢喜 防备 敌意 虚弱 厌恶 冷冰冰 兴致 鼓足 轮番
同情 紧缩 浮现 攥紧 财富 憧憬 嘲讽 肮脏 倾泻 高昂 不可一世 低眉顺目 傲慢 荣幸
身材魁梧 表情严肃 自知理亏 一五一十 难为情 大事不妙 低头不语 教训 严厉 诚心 拥抱
断断续续 犹豫 语重心长 相亲相爱 友善 乐呵呵 扛着 整理 愉快 幸福 敏捷 怒放 分忧
精神焕发 代表 震撼 催人奋进 报复 埋头 平息 炫耀 轻蔑 回敬 坚不可摧 粗鲁 小气
失而复得 偏僻 晴朗 侦察 掩盖 离乡背景 避祸 心甘情愿 神圣 寂静 蹦蹦跳跳 追赶 承担
自由自在 玩耍嬉戏 不知疲倦 昏暗 格外 意外 千言万语 心肝宝贝 紧巴巴 百依百顺 努力
慈爱 督促 轻手轻脚 毕竟 活跃 甜蜜 逃避 愧疚 委屈 责任 充足 惊慌失措 若不经风
东游西逛 无缘无故 黑压压 坚强 无济于事 劝说 疲倦 优良 逼近 席卷而来 害羞 一言不发
欣慰 伤感
好句:
1.蜿蜒的小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脸盘般大小的向日葵,橄榄绿的银叶,西洋杉和松柏的墨绿,硬麦的蓝绿,葡萄园的翠绿,一切都仿佛是绿色的调色板,让我心旷神怡。
2.他是一个长着一头红色卷发,永远开心快乐的老师。
3.有的摇晃着妈妈的手,嘟着最让爸爸妈妈早点来接;有的好说歹说进了教室,可一回头看到大人走了,“哇”地大哭起来冲出教室,抱住了爸爸的腿,说什么也不松开了。
4.还有的犟的像头驴,怎么劝也不肯进教室,大人们拽着,拉着,倒像是在拔河比赛。
5.他身材瘦小,和蔼可亲,和我们讲话时总是面带微笑,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
6.他是一个高个子,灰白长发,额头上有一条长长的皱纹。
7.他说话的嗓门很粗,更糟糕的是他的脸上找不到一丝笑容。
8.他目不转睛的打量我们,似乎要把我们的内心世界看透。
9.他身材瘦小,长着一个蒜头鼻。
10.他总爱给大家表演扮兔嘴,皱起鼻子,撅起嘴巴,瞪大了眼睛,那样子引得我们哄堂大笑。
11.港子很深,路很窄,感觉走不到头。
12他避开人群,用防备和第一的目光扫视这里的每一个人。
三、形容一切从新开始,归于原点的句子有哪些
1.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2.一切的一切终究回到了原点,开始重来。 3.愿所有美好的事都会发生,你会拥有你值得的。
4.不要停止探索生命的可能,就算你又回到原点,也没有关系。 5.从海布里驶出的列车,回到原点,还将重新启程。
6.多年不见青山依旧绿水依然,岁月带给我们各种酸甜苦辣或喜或悲,回到原点生活不过如此。 回到原点的唯美句子: 朋友来了自然高兴,朋友走了不必介怀,因为你本来就是孤独一人,只是回到原点罢了。
想挣脱却还是回到原点,以为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开,原来只是自己在自欺欺人。这种气氛让人压抑的喘不过气,想逃避却再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借口。
醒来一切还是回到原点,所有的煎熬还是要靠自己去忘掉真的不想醒过来,现实实在是太煎熬了。有能力靠自己过得更好,却被剥夺回到原点。
谁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会给你钱,会给你买东西”……明明靠自己也可以有钱有东西,为什么需要别人的施舍。
我想,有一天,坐在一辆公交上,不用急着赶往目的地,只是坐在车里,一直坐一直坐,直到重新回到原点。只是安静的听听音乐,看看路过的风景,看着上下车的人,行色匆匆。
吐完这一肚子的酸苦酸苦的水有用吗矫情的一笔不一样还要回到原点吗?有些事情即便可以重头再来,也很难再回到原点。纵然是相同的道路,人生可以两次路过,也不会再有原来的感觉。
随遇而安的安于现状,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原点,有点乱,自己的事不能寄希望于别人,可不善言谈的言语却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好度。
四、求以回到原点为题的作文素材
回到原点先要确定“原点”是 什么。
圆心 起点 开初 原来 摆这个确定了,就是重点写“回”的过程。此 原点 与彼原点 的关系,对提升主题 意义很大。
作文 回到原点时间不经意从身边悄悄流走,你又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停下来,享受美丽。不要为每一步留下遗憾,生命不会给我们重启的按钮。
——题记 常言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很多时候,我们只有一次机遇、一次选择。
踏出这一步,看到的也许是一篇花开的物语,也可能是一片亡灵的幻镜。然而生命中总有失足迷失之时,我们总希望能再次回到原点,重新选择,屡败屡战。
很可惜,造物主给了世间万物辩证的两面性,却没有给时间两面性。时间只会流动,不会停止;时间只会前行,不会倒退。
我们一旦踏上时间的旅程,便不会回到原点。但,造物主却给了事物一个原点,实现目标时,我们从原点出发,也会回到原点来追求根本。
曾有这样一个梦幻的童话故事:炎和圆是一对好朋友,在生活中,圆常常帮助炎,给予炎鼓励。而炎有一个秘密,就是她能在时间中自由往返的旅行。
有一日,圆受了无良传销的欺骗而深受重伤,在圆身边的炎,除了哭得梨花带雨,就是手足无措。 炎决心要拯救圆,她多次往返时空,回到原点,想阻止圆受欺骗、受伤害。
但依然无法改变圆被害的。尽管炎是个纤弱少女,但她的信念不灭让她更加坚韧。
从忍耐沙漠之鹰的0.5英寸子弹的巨大后座力,到只身扛起一枚枚的RPG7单兵火箭炮,她为拯救圆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但命运终究不会改变,炎能回到原点,但总体时空流向不会倒流。
历史上对这个故事的评语是: 虚去灭全,丘无肢寸,圆至晓闪,红真长永。 渊死尔身,比良皆断,神尊美耀,蓝情年恒。
评语意为:即便我们改变不了悲剧的降临,但在一系列的绝望景象中,最终在发光发热的,始终是人心中的真情和信念。 后来,由于这个童话写在一个灾难的年代,所以,在有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下,作者给了故事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予当时受灾的人们鼓舞: 在多次轮回中,圆偶然发现了炎所做的一切,为了让炎不再做无意义的事和继续痛苦下去,圆以牺牲了自己为代价,感化了欺骗者和所有世人,自己最终化为了一道光,去了遥远M78星云。
而炎成为了圆的使者,继承了圆的意志,向全世界宣扬爱和感动。 由此,在这个童话流传的那个年代。
人们不再妄想能够回到原点,而是像圆一样,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眼前的状况,相信着自己和希望,战胜了灾难。 同时,由于当时条件很恶劣,人们的奋斗异常艰辛。
但人们也像炎一样,屡次失败,屡次重新站起。没有怨言地,一次次回到挑战的原点,一次次再度拼搏。
回到我们的生活,“回到原点”,给我们的是两种启示: 面对具体的事情,我们应不惧回到原点。失败了,我们就回到原点,去倾听那使命的召唤,回想自己奋斗的信念,寻找失败的原因,再次谨慎选择、努力向前,继续不懈追求那专属于自己的荣誉勋章。
而面对时之匆匆,我们则不能想着能够回到原点,我们正承载着青春,不应害怕受伤害,而应珍惜少壮之时,应向着目标和理想,勇往直前。与其回忆自己童年时在白衬衫上划下的用于励志的那五道红杠,不如现在趁着心中还有信念,做一只愤怒的小鸟,飞向远方,追寻那未知的花的名字。
来吧,让失败后回到原点成为日常,千锤百炼,绯色的一颗小子弹总会成为一门超电磁炮,击碎那曾经认为不可逾越的高墙。 来吧,不要奢求回到时间的原点,尽管微笑前行,去与那即将孵化的未来定下契约。
作文 回到原点钟表的指针每天都在滴滴答答地响着,走着,周而复始,永不停息。不管是秒针、分针还是时针,每一个“点”都是原点,一圈下来,它又回到了原点。
可以这么说,对钟表而言,这个原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时间就在起点与终点的交换中悄悄地溜走,岁月就在原点的不断来回中消逝。
而我们生活的脚步、人生的脚步,也何尝不是像极了钟表那样,在每日的重复中走过。山重水复的行走中,似曾相识的经历里,时间溜走了,岁月逃走了,而我们,却渐渐地成长了,慢慢地成熟了,一天一天地苍老了。
重复,必然要回到原点。原点或是一个地点,或是一个时间,或是一种状态,或是一种心情。
原点无处不在,就像时间,每天八万六千四百秒,每一秒都是一个原点,可以说它既是每天的起点,也是每天的终点。但是,这样的起点和终点,既相同又不相同,相同的是时间,不同的是岁月;又或者,相同的是岁月,不同的是日子;相同的是日子,不同的是生活;相同的是生活,不同的是人生。
我们常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同样也可以说:“生活每天也都是新的!”新的时间,新的岁月,新的日子,新的生活,新的心情。每天既相似又不相似。
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花相似又不相似,人不同亦又相同。我们,就是在无数次的回到原点中,一点一滴地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改变人生,改变世界!当我们渐渐地长大,当我们慢慢地成熟,当我们深深地思考,却蓦然发现,回到原点,原点已不再是原来的熟悉的物与景、人和事。
物是人非,是我们人生的感慨;今非昔比,是我。
五、我绕着地球一直走回到原点的句子
时间飞速前进,我的思想也在不断地遐想,但实际行动却远远不足,我那么辛苦,那么累的绕着地球转了一圈,居然发现自己又回了原点。
可能是我以前做的不好,可能是我想得太多做的太少,所以希望我从原点重新出发,我要穿越,穿越回初一的懵懂,穿越回12岁的青春,穿越回开始的勇敢与拼搏。 一天之内,大哭大笑,听到很多,看到很多,疑惑很多,鄙视很多,无视很多,想到很多。
“因为我年轻,所以我不怕输。”“时刻都要淘汰自己,否则就是别人淘汰你。”
就因这两句话,就因这无数的话语,无数的眼光,无数的泪水,我决定了,我要穿越,穿越回最初的自己,我绕着地球转了很大一圈,却发现又回到了原点。
六、求题目为《回到原点》的作文一篇
回到原点
在我们的这个世界里,有一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代表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它可以是道路上的一个起点,它也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在你失败时必须重新来的一个新的起点。它代表了希望,它代表的是一个新的开始,那就是原点。
但是在它所代表的东西中,我唯一看重的就是它是失败时所代表的新的起点。
在生活中,我们几乎在每时每刻都在失败,当然也有成功。但是成功的背后不还是失败吗?我们只有经历过失败,总结失败的原因。把失败当做一个原点。那么也许你将会变成功。所以当你在失败时,记得千万不要灰心,别认为那是终点,其实那是一个新的原点。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它,只要有勇气正视它从它的身上总结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来,重新来,那么你就会成功。哦!有人不信吗?那好吧我就讲一个故事来证明它。
相信大家对爱迪生都很熟悉吧,他发明了电灯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他发明电灯宝石的艰辛又是谁能想到的呢?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虽然能发出亮光,但光线刺眼,寿命短。于是,爱迪生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爱迪生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用炭条、白金丝,还有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都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爱迪生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发现可以用棉线做灯丝,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一天——1879年10月21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爱迪生经进一步试验发现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几十年后,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充入惰性气体氮或氩。这样,灯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这种灯泡。相信大家对这故事听过很多遍。爱迪生不就是把失败当做一个新的原点了吗?他在失败了以后并不灰心,他不断对失败作出总结,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失败了7000多次,他成功了。所以,同学们我想说的在失败时,记得千万不要灰心,别认为那是终点,其实那是一个新的原点。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它,只要有勇气正视它从它的身上总结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来,重新来,那么你就会成功。所以同学们,失败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只要把当做是回到原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