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诗句赞美过黄山的莲花峰
莲花峰海拔1,864米,是黄山第一高峰,气势磅礴,巍然壮观。
每当日出东方,这朵 莲花便“朝霞勾出金边来”。唐诗仙李白是否攀过此峰有待考证。
但这位大诗人“菡苔金 芙蓉”的诗句,则无疑是赞美莲花峰日出。也许是诗人神游后的再现吧。
古人未经考察, 以为天都峰最高。 直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第二次登游黄 山考察,才明确订正:莲花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即“天都亦俯首矣”。
首先提 出莲花峰最高,事实也证明他的观测是准确的。明末清初诗画家石涛有诗:“壁立不知顶, 崔嵬势接天,”此峰高耸云端,气势雄伟,主峰突兀,小峰簇拥,宛如一朵初开新莲,故 用莲花名。
我们沿着磴道,“叠级直上,级穷洞转,曲曲奇诡”。梯道步入缓坡时,人称 “莲梗”,继上,穿过4个石洞,人称“莲孔”。
磴道凿石而阶,长500余米,高差255米, 在“莲”上穿行,很有情趣。峰顶有“飞龙”、“双龙”等奇松和月池、香沙池等名胜。
峰 壁上镌有“真好造化”,“非人间也”、“名不虚传”、“天海奇观”等摩崖石刻。 莲花峰极顶 是个小平台,虽然山高风大,但有惊无险,可以尽情远眺,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天气 晴朗时,可以极目江天,领略那“浪下三吴起白烟”的情趣。
现在攀登莲花峰,一个多小 时就可以从峰脚到峰顶。但古时,却十分艰难。
宋咸淳四年(1268),歙县吴龙翰、鲍云 龙、宋复一行三人,同游黄山,自带被服干粮,费时三日,终登极顶,夜宿其上。
急!!! 海门莲花峰的景点! 最好详细点! 我是要写成一篇游记,所
海门莲花峰位于海门海滨,距潮阳县城约10公里。从海面遥观这苍翠的小山峦,上面凸起一朵宛似盛开的大莲花。它是集结在一起的花岗石叠石而成,五片纵裂,形成滨海奇葩,因而得名,是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旅游胜地。莲花峰周围设有天然浴场,有游艇载客从海上观赏莲花峰,有三将军石、望夫石,有许多名人石刻,其中有黑旗军将领刘永福的草书“虎”字,书法家于右任、刘海粟等的题字等。现代作家老舍的题诗曰:遥怜信国此峰头,水黑云寒望帝舟;今日红旗明碧海,神州儿女竞风流。
这自然奇观与一位英雄的实际连接起来,因而地以人传,人以地掺,莲花峰日益著名。南宋末,元兵入侵,宋朝廷节节南退。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抵潮阳,此时,宋帝乘船奔新会崖门。文天祥登上海门莲花峰,寻瓦工内不见帝舟,悲痛顿足,石碎成莲花状,又用剑在石峰刻下“终南”二字,表示“南退到此为止”。时当正午,特地把南字里面的“¥”别写为午,以示午时望帝之意。这书法珍品,连同美丽的莲花峰,寄托了人们缅怀民族英雄的深情。后人在此建立了文天祥的纪念堂和雕塑,并开辟了以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莲峰书院。
莲花峰周围有天然浴场,有专门的游艇会带游客到海上去观赏莲花峰。
自己看看是是不是可以
描写黄山风景的好词好句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李白
鸾乃凤之族,翱翔紫云霓。文章辉五色,双在琼树栖。
一朝各飞去,凤与鸾俱啼。炎赫五月中,朱曦烁河堤。
尔从泛舟役,使我心魂凄。秦地无碧草,南云喧鼓鼙。
君王减玉膳,早起思鸣鸡。漕引救关辅,疲人免涂泥。
宰相作霖雨,农夫得耕犁。静者伏草间,群才满金闺。
空手无壮士,穷居使人低。送君登黄山,长啸倚天梯。
小舟若凫雁,大舟若鲸鲵。开帆散长风,舒卷与云齐。
日入牛渚晦,苍然夕烟迷。相思定何许,杳在洛阳西。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李白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
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
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骢。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
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
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
何日可携手,遗形入无穷。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
猿啸时闻岩下音。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半酣更发江海声,
客愁顿向杯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