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母爱的感人的故事
的老将站在一群“小丫头”组成的参赛队伍里,显得“鹤立鸡群”。
她就是丘索维金娜。这位原乌兹别克斯坦选手现在效力于德国队。
由于体操选手大多年纪较轻,因此丘索维金娜被德国媒体称为“体操妈妈”。虽然最后她只取得第9名的成绩,但这已是德国队20年来在奥运会该项目上的最好纪录。
丘索维金娜的经历在德国代表团36名外籍运动员中非常突出。她生于1975年,1991年代表苏联队获自由体操世界冠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代表独联体获女团金牌。
1998年她暂时退役,随后生下儿子阿里什。不幸的是,2002年,医生诊断阿里什得了白血病。
当时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疗条件有限,眼看儿子生命垂危,在关键时刻,德国丰田科隆俱乐部的两位教练伸出援手,发动体操界慷慨捐助,最终挽救了阿里什的生命。据说医疗费达到约12万欧元。
“钱”,当丘索维金娜从医生那儿得知了花费后,这个字就深深地嵌进了她的脑海里。为了进一步医治儿子,丘索维金娜在德国重操旧业。
训练是为了参赛,参赛是为了赚取奖金。“如果我不参加比赛,阿里什就活不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根本没有选择。”
如今的丘索维金娜是德国女队实力最强的选手。只要丘索维金娜参赛,她的儿子阿里什都紧盯电视屏幕。
北京奥运全能赛后,阿里什在电话里对妈妈大加赞扬,说她表现“完美”。而德国媒体则期待她能在后面的单项赛中摘得奖牌。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最给力。
2.关于母爱的小故事50字
1、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
2、主人在某一天把废弃的阁楼重新装了门窗,半个月后去,发现窗台下有一只死不瞑目的小鸟,从窗台到地下,细数共有102滴血!
估计是小鸟撞窗所致,是什么令小鸟不顾一切的呢?主人检查了阁楼,发现了里面有一窝饿死了的雏鸟。主人明白了因他关了门窗,小鸟妈妈不能进去,为了它的宝贝,它想用自己的身躯去撞开窗啊!
3、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第二天,当救援人员循着哭声刨开泥土,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手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
女人竟是一个盲人,身体早已僵硬。而她的身下,又刨出一个昂首挺立的男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才奇迹般地成为这场泥石流中惟一的幸存者!
4、一对母子被深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着动弹不得,可是却竭尽全力地维护着怀中七个月大的婴儿。
几天后,救护人员挖洞发现他们时,母亲已经死亡,而那婴儿口里还含着母亲的食指。原来,母亲在危难中一直用乳汁延缓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1366263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就咬断自己的指头,用自己的鲜血让孩子活了下来,而自己却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5、发生在某地游览区的一次缆车坠毁事故中。缆车的钢缆突然断了,缆车从110米高的空中坠下。在缆车落地的时候,一位年轻的母亲本能地用她的双臂死命地托着两岁的儿子,任凭自己的身体受着强烈的撞击,她用自己双臂的缓冲来保护着儿子。当救护人员赶到时,母亲已经死去,但她的双臂仍然托着大声哭喊的儿子。
3.简短的母爱故事
一.102滴血 主人在某一天把废弃的阁楼重新装了门窗,半个月后去,发现窗台下有一只死不瞑目的小鸟,从窗台到地下,细数共有102滴血!估计是小鸟撞窗所致,是什么令小鸟不顾一切的呢?主人检查了阁楼,发现了里面有一窝饿死了的雏鸟.主人明白了因他关了门窗,小鸟妈妈不能进去,为了它的宝贝,它想用自己的身躯去撞开窗啊! 二.血 奶 年轻的母亲正在温馨的家里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用脚轻轻拨动着摇篮,摇篮里的孩子甜甜地睡着。
突然地震发生了,母子一同坠入废墟和黑暗之中,万幸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等待求援一天过去了。
孩子吃尽母亲双乳里最后两滴奶,哭声渐渐衰弱。再不获救,孩子将被渴死先于母亲而去绝望中和母亲两手乱扒,企图从钢筋水泥中获取食物。
突然,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孩子有救了。 一周之后,母子俩终于重见天日,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脸色十苍白。
人们惊奇地发现,母亲每个手指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鲜血存活下来。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当年的唐山在地震中。
三.母猴的爱 在一次围猴的过程中,有一个大母猴抱着一个小猴突围出来了。这个母猴突围的时候,背着一个别人的猴,自己还抱着一个自己的猴。
跑到一棵枯树上,再没有地方可跑了。一个猎人拿着枪和另外一个老猎人,两个人,对着猴就瞄准。
正要开枪的时候,这个母猴对他们做了一个手势,类似于“暂停”的手势。一个猴能做出这样的手势来,这猴干什么呢?它给它那两个小猴喂奶,这俩猎人就想,它喂奶就等一会儿吧,就让母猴给小猴喂奶吧。
那小猴可能也不太饿,吃了几口不吃了。这时候那个母猴就把那些枯树叶摘下来,把自己的奶水挤挤,挤到这个树叶上,把这个树叶放到小猴能够到的地方,放了很多的树叶。
最后这个母猴面向着两个猎人,就把自己的脸一捂,它好像在说:开枪吧。这两个老猎人再也举不起枪来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面对的不是动物,是一个母亲,从此老猎人再也不狩猎了。
四.地震中的母与子 有一个城市发生了地震。救援工作在紧张地进行。
三天后,救援工作人员依稀听得一处有“救命啊!快来救我的孩子啊!”顺着声音搜索,发现是从一片废墟中传出来的。拔开废墟,发现一位年轻母亲四肢撑地,腰背拱起,顶着残砖碎瓦废梁,而在挡住的空间下,有一个婴儿,躲在他身下,熟睡着。
这位母亲不住地叨念着:“快救我的孩子!快救我的孩子!”当救援工作人员把她们救上来后,她第一句话就问:“我的孩子怎么样?我的孩子怎么样?”医护人员告诉她:“你的孩子很好,没有危险。”当她一听自己的孩子安全了,没有危险了,心情一松,晕倒了。
医护人员赶快把她送往医院抢救。 这位母亲之所以能撑到现在,是她要救孩子出去这个强烈的念头支撑着她,如果没有这个信念,她自己也不能坚持下来。
在土耳其旅游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讲述了一个感人而且令人悲伤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地震后的第二天…… 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援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 两天后,他们在废墟中看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
一看到救援人员,她便拼命哭喊:“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 她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援人员大惊,他们卖力地搬移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
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他们始终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 媒体记者到这儿拍下画面,救援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则苦撑着、等待着…… 看着电视上的画面和报纸上的图片,土耳其人都心酸得掉下泪来。
更多的人纷纷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将她拉了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
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唯一的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援人员终于受不了了,他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 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的意志,松手让土石压死自己,所以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 第二天,土耳其很多报纸上都有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到这篇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天津一中高三学生安金鹏在阿根廷举行的第三十八届国际奥 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荣获金牌,为天津历史写下新的一页。这位十九岁的数学奇才成功的背后, 有一赚人热泪的伟大母爱故事….. 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是我离家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院报到的日子。
袅袅的炊烟一 大早就在我家那幢破旧的农房上升腾。跛著脚的母亲在为我橄面,这面粉是母亲用五个 鸡蛋和邻居换来的,她的脚是前天为了给我多筹点学费,推著一整车蔬菜在往镇里。
4.关于母爱的很感人的小故事
母爱的故事在土耳其旅游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讲述了一个感人而且令人悲伤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地震后的第二天……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援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
两天后,他们在废墟中看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援人员,她便拼命哭喊:“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她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援人员大惊,他们卖力地搬移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他们始终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
媒体记者到这儿拍下画面,救援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则苦撑着、等待着……看着电视上的画面和报纸上的图片,土耳其人都心酸得掉下泪来。更多的人纷纷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将她拉了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唯一的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援人员终于受不了了,他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的意志,松手让土石压死自己,所以骗了她。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
第二天,土耳其很多报纸上都有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到这篇报道,我哭了。
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其实不止他哭了,在车上的我们,也哭了……。
5.关于母爱的事例(名人)
1、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2、欧阳修四岁而孤,从小便跟着一直守寡的母亲郑氏长大。
欧父当过地方官,为人正直、好客,家中门庭若市,经济也宽裕。他去世后,家境逐步贫寒,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
欧阳修稍大些以后,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 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
欧阳修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被后人传为佳话。
庆历三年,欧阳修因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欧阳修的母亲说:”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
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3、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56136很痛的,你怕吗?”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4、孔子的外公是饱学之士,孔母有着丰富的学识和修养。她收了五个孩子,教导孩子们习字、算数、声乐、礼仪等功课,孔子不到六岁就跟班学习。
在孔母的细心教育下,不到十岁学完了全部发蒙功课。有了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了直接的影响。
5、苏轼兄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程夫人的谆谆教诲。有一次,苏轼家搬进新居不久,发现前人窑藏的一坛金银,这意外之财对一般人来讲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面对意外之财,程夫人却叫人重新埋好,并把土夯严实。
并用此事教育苏轼兄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非份之财,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这些做人的准则铸就了苏轼兄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6.关于母爱的三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棵巨大的苹果 树。
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在树下玩耍。他爬树,吃苹果,在树阴下小睡……他爱树,树也爱和他玩。
一天, 男孩来到树下注视着树。 “来和我玩吧。”
树说。 “我不再是孩子了,我再也不会在树下玩了。”
男孩回答道。“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
“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掉,这样你就有钱了。” 男孩兴奋地把所有的苹果都摘下来,高兴地离开了。
男孩摘了苹果后很久都没有回来,树很伤心。 一天, 男孩回来了,树很激动。
“来和我玩吧!”树说。 “我没时间玩,我得工作,养家糊口。
我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助我吗?” “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拿去盖你的房子。”男孩把所有树枝都砍下来,高兴地离开了。
看到男孩那么高兴,树非常欣慰。但是,男孩从此很久都没回来,树再一次孤独、伤心起来。
一个炎热的夏日,男孩终于回来了,树很欣喜。 “来和我玩吧!”树说。
“我过得不快乐,我也一天天变老了,我想去航海放松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用我的树干造你的船吧,你就能快乐地航行到遥远的地方。”男孩把树干砍下来,做成了一条船。
他去航海了,很长时间都没有露面。 最后,过了很多年,男孩终于回来了。
“对不起,孩子,我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树说。 “我已经没有牙咬苹果了。”
男孩回答道。 “我也没有干让你爬了。”
树说。 “我已经老得爬不动了。”
男孩说。 “我真的不能再给你任何东西了,除了我正在死去的树根。”
树含着泪说。 “我现在不再需要什么了,只想找个地方休息。
过了这么些年,我累了。”男孩回答道。
“太好了!老树根正是休息时最好的依靠,来吧,来坐在我身边,休息一下吧。” 男孩坐下了,树很高兴,含着泪微笑着…… 你也许会想,男孩对树太残酷了,但是那正是我们所有人对待父母的方式啊! 这是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愿意和爸爸妈妈玩。当我们长大成人,我们就离开了父母,只有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或都遇到麻烦时,才会回来。
不论怎样,父母总是支持我们,竭力给我们每一样能让我们高兴的东西。 对于等待的人,时间过得太慢。
对于恐惧的人时间过得太快。对于悲伤的人,时间总是太长。
对于享乐的人,时间总是太短……但是,对于那些在爱的人,时间却是永恒的 追问: 能短一点吗?我要的是 小故事 回答: 一.102滴血 主人在某一天把废弃的 阁楼 重新装了 门窗 ,半个月后去,发现 窗台 下有一只死不瞑目的小鸟,从窗台到地下,细数共有102滴血!估计是小鸟撞窗所致,是什么令小鸟不顾一切的呢?主人检查了阁楼,发现了里面有一窝饿死了的雏鸟.主人明白了因他关了门窗,小鸟妈妈不能进去,为了它的宝贝,它想用自己的身躯去撞 开窗 啊! 二.血奶 年轻的母亲正在温馨的家里一边织着 毛衣 ,一边用脚轻轻拨动着摇篮,摇篮里的孩子甜甜地睡着。 突然 地震 发生了,母子一同坠入 废墟 和黑暗之中,万幸的是,母 子都 没有受伤。
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等待求援一天过去了。孩子吃尽母亲双乳里最后两滴奶,哭声渐渐 衰弱 。
再不获救,孩子将被渴死先于母亲而去绝望中和母亲两手乱扒,企图从 钢筋 水泥中获取食物。突然,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孩子有救了。
一周之后,母子俩终于重见天日,孩子安然 无恙 ,母亲却永远地闭上了 眼睛 ,脸色十苍白。人们 惊奇 地发现,母亲每个手指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鲜血存活下来。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当年的 唐山 在地震中。 三.母猴的爱 在一次围猴的过程中,有一个大母猴抱着一个小猴突围出来了。
这个母猴突围的时候,背着一个别人的猴,自己还抱着一个自己的猴。跑到一棵 枯树 上,再没有地方可跑了。
一个 猎人 拿着枪和另外一个老猎人,两个人,对着猴就瞄准。正要开枪的时候,这个母猴对他们做了一个 手势 ,类似于“暂停”的手势。
一个猴能做出这样的手势来,这猴干什么呢?它给它那两个小猴喂奶,这俩猎人就想,它喂奶就等一会儿吧,就让母猴给小猴喂奶吧。那小猴可能也不太饿,吃了几口不吃了。
这时候那个母猴就把那些枯树叶摘下来,把自己的奶水挤挤,挤到这个树叶上,把这个树叶放到小猴能够到的地方,放了很多的树叶。最后这个母猴面向着两个猎人,就把自己的脸一捂,它好像在说:开枪吧。
这两个老猎人再也举不起枪来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面对的不是动物,是一个母亲,从此老猎人再也不狩猎了。 四.地震中的 母与子 有一个城市发生了地震。
救援工作在紧 张地 进行。三天后,救援工作人员依稀听得一处有“救命啊!快来救我的孩子啊!”顺着声音搜索,发现是从一片废墟中传出来的。
拔开废墟,发现一位年轻母亲四肢撑地,腰背拱起,顶着残砖碎瓦废梁,而在挡住的空间下,有一个 婴儿 ,躲在他身下,熟睡着。这位母亲不住地叨念着:“快救我的孩子!快救我的孩子!”当救援工作人员把她们救上来后,她第一句话就问:“我的孩子怎么样?我的孩子怎么样?”医护人员告诉她:“你的孩子很好,没有危险。
7.关于母爱的小故事
山洞里住这狐狸妈妈和小狐狸,小狐狸肚子饿了,呜呜地哭着向狐狸妈妈要吃的,“呜——呜——妈妈,肚子饿了。”
狐狸妈妈说:“你等着,妈妈这就给你找好吃的。” 狐狸妈妈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对不起,我的孩子饿得直哭,让我摘一串葡萄吧。”狐狸妈妈这么说着,跳上葡萄架,摘了一大串葡萄,忙忙往山里跑。
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家就在眼前,狐狸妈妈听见小狐狸呜呜的哭声了,可是它实在跑不动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坐下来休息。忽然,远处传来了汪汪的狗叫声,猎人带着狗追来了!怎么办?狐狸妈妈大声喊:“呜——呜,有危险快逃呀!” 小狐狸听见妈妈的叫声,赶忙逃出山洞,向深山里逃去。
后来,小狐狸到处在深山里寻找着妈妈的踪影,一年、两年,小狐狸不知不觉的长大了。有一天,小狐狸来到和妈妈住过的山洞附近的一棵树下,发现树下长着一串葡萄,它尝了一颗:“呀!好甜呀!”小狐狸又想起了妈妈的话:“你等着,妈妈这就去给你找吃的。”
于是,小狐狸放开嗓子,对不知在什么地方的妈妈喊道:“妈妈,谢谢您!”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
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
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
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
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
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
嗑好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儿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
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着千言万语。
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罗莎琳是一个性格孤僻、胆小羞涩的13岁少女。
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索非娅在一家清洁公司工作,靠微薄的薪金把罗莎琳一手抚养大。
因为家境的贫困,罗莎琳常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和凄侮,这些都给她幼小的心灵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久而久之,她对母亲开始心生怨恨,认为正是母亲的卑微才使她遭受如此多的苦难。
2002年2月下旬的一天,索非娅由于工作出色而被允许休假一周。为了缓和母女之间的关系,索非娅决定带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但不幸降临了,她们在雪地里迷了路,对雪地环境缺乏经验的母女俩惊慌失措。她们一边滑雪一边大声呼救,不想,呼喊声引起了一连串的雪崩,大雪把母女俩埋了起来。
出于求生的本能,母女俩不停地刨着雪,历经艰辛终于爬出了厚厚的雪堆。母女俩挽着手在雪地里漫无目的地寻找着回归的路。
突然,索非娅看见了救援的直升机,但由于母女俩穿的都是与雪的颜色相近的银灰色羽绒服,救援人员并没有发现她们。 当罗莎琳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的床上,而母亲索非娅却不幸去世了。
医生告诉罗莎琳,真正救她的是母亲。索非娅用岩石割断了自己的动脉,然后在血迹中爬出十几米的距离,目的是想让救援的直升机能从空中发现她们的位置,也正是雪地上那道鲜红的长长的血迹引起了救援人员的注意。
多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季,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一个小男孩偷偷跑到家附近的河里游泳。他匆忙脱下鞋子、袜子和衬衣溜出了家门。
他欢快地跳进水里,没意识到一条鳄鱼正从对岸缓缓地游过来。 小男孩的妈妈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发生的一切。
恐惧霎时抓住了妈妈的心,她急忙跑到河边,使劲叫唤男孩的名字。小男孩听见妈妈的呼唤,转身往回游。
但太迟了,等他游到妈妈身边时,鳄鱼追上了他。 站在岸上的妈妈一把拉住孩子的手,鳄鱼也死死咬住了孩子的腿,一场“拉锯战”在他们之间展开了。
鳄鱼显然比妈妈强壮许多,但妈妈坚决不放手。幸运的是,一个农夫开车经过,听见妈妈的尖叫,从卡车里冲出来,开枪打死了鳄鱼。
几周后,小男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双腿和双手布满了伤痕。腿上被鳄鱼攻击的地方,伤口深得可以看见骨头。
手臂上的伤痕,是妈妈抓住他时留下的。 一名记者听说此事,到医院采访小男孩,他问男孩是否可以看一下他的伤口。
男孩先是缓缓抬起了他的双腿。随后,他骄傲地对记者说:“看看我的手臂吧,那里有一道很深的疤痕,当时我妈妈死不松手才留下的。”
看着这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记者知道:母爱已经烙在了小男孩的心里,比眼前的伤痕还深百倍千倍。 茜十。
8.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较常见的(500字)
1.感人肺腑的母爱的故事 朋友曾说过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个国家地震,母亲和3岁的女儿不幸被埋在废墟里,一耽误就是好几天。
救护人员找到时,女儿已经死了。母亲并不知道实情,死死扛着一块摇摇欲坠的楼板,她顽固地认为,自己扛着的这块楼板若坍塌下去,将会夺走女儿的生命。
艰难的几天里,母亲不吃不喝,竭尽全力扛着楼板,唯一的信念是必须坚持下去。 救护人员挖出了女儿的尸体,同时,他们惊奇地发现,如果母亲此时放弃,扛着的那块楼板压下来,必将引起一串连锁反应,结果将是她被活活砸死。
救援人员意识到,最重要的一步棋,是隐瞒女儿死亡的真相,否则母亲会失去支撑下去的力量。救援人员告诉母亲,她的女儿很好,因为她扛住了楼板,孩子已得救了,而女儿现在最大的愿望,是盼望能平安地见到妈妈。
母亲最终获救了,有关人员发现,以母亲身体的孱弱,几乎不可能坚持那么多天。能让她坚持下去的理由,是保护女儿的那种本能。
母爱转化为一种巨大的能量,这用一般常理解释不了。 不由地想到美国电影《母女情深》。
这是部拼命渲染母爱的经典影片,其中一场戏,外婆带着两个外孙去看望病危的女儿,从病房里走出来,外婆心如刀绞,舍不得女儿,又心疼即将失去母亲的外孙。接下来的一段戏出乎意外,和外婆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那个差不多快10岁的小外孙此时此刻,不仅不悲哀,还在斤斤计较自己与母亲的过节儿,竟然脱口说了句极不恭敬的话。
愤怒的外婆随手给外孙一记耳光,这记耳光有力而且响亮,看了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母爱往往是在回味中,才能具体行动地感觉到它的存在。
如果说一部好电影,总有几个让人震惊的镜头,总有几个让人难以忘怀的细节,那么这部获奖的好莱坞最佳影片,最打动人的就是这场戏。《母女情深》运用了不同的艺术方式,来再现母爱的主题,一种是最容易意识到的,是母亲对女儿爱的直截了当,看着心爱的女儿一步步逼近死亡,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如同剜心割肉。
写足了这种痛,也就是写好了爱。 另一种母爱是还没有意识到的,是潜在的,不易察觉到的。
小男孩正属于逆反年龄,他这个岁数,还不太会去想到母亲对他的关爱。在他个人的经验中,母爱是对他的教育,是对他种种不合适行为的不允许,是指责,是苛求。
别人眼里的母爱,在当事人心目中,却是不爱。 2.今天姐姐来电话,说后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
每年都想着,今年怎么就忘了呢?今年应该是母亲的六十八岁大寿。电话打过去,母亲竟然也忘记了。
一再说生日不过了,你们不要乱花钱买东西,有空就过来吃顿饭,并且嘱咐我,“你身体不好,天气冷了,不要出来,好好养病。” 母亲生了我们兄妹三人,按母亲的话说,我是最让母亲放心的一个。
除了小时候摔断了腿躺了两年,以后上学、工作、结婚生子,一切都很顺利。我是母亲的安慰。
然而,就在今年的国庆节后,我查出了左侧股骨头坏死,用上了双拐。怕母亲经不住打击,不敢把消息告诉她老人家。
四处求医的过程中一直没敢回家。然而,母亲却像是有预感一样。
远在北京的哥哥只是在电话里说了一句“小妹的腿不太好”,她马上就问“是股骨头坏死吗?” 那晚母亲的电话非常简短,跟我核实后就放下了。我知道,那夜父母亲肯定一夜未眠。
第二天匆匆赶回家。等我走到胡同口的时候,母亲已经站到楼下了。
看到我的双拐,母亲的泪再也没能忍住。在我的一再安慰、解释、劝说和坚持下,母亲才没有跟我回来照顾我。
虽然如此,母亲的电话随时跟着我。替我买好了菜、买好了乌鸡、买好了补钙的大骨头。
每次回家她都算计着我到家的时间,早早地在楼下张望。回来时她又算好时间,打电话确认我安全到家了才放心。
一次回家,母亲说哥哥来电话了,说我的病可以手术治疗,要在股骨的另一侧取一块骨头做成股骨头再移植上。母亲就很着急,说:“为什么让她受两次罪呢?在我的身上取一块骨头做股骨头给她吧。
我老了,什么也不怕了,瘸了、瘫了都没事。”我的母亲呀,您对儿女那份无私的爱让我如何承受! 记忆中的母亲是坚强而又倔强的。
当姑娘时,母亲是美丽又能干的。高挑的身材,两条又黑又亮的长辫子,是家里的顶梁柱。
然而母亲却顺从了包办婚姻。虽然多年的婚姻生活有苦有甜,但是缺少了刘巧儿追求婚姻自主的幸福和甜蜜。
当时,父亲一人在外地工作,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在农村种地,生活得却并不比别人差,只三年就盖起了农村很少有的三间大瓦房。当然这得益于母亲的勤俭持家。
1978年我摔伤了腿以后,全家迁居济南。当时母亲是有机会出去工作的,但是为了照顾我,她还是留在家里当了家庭妇女。
以后也只是在街道上工作。但是母亲很要强,她带头承包了馒头组,每天早晨四点就赶去上班。
后来,又带头承包了一个小商店。虽然母亲的收入不是很高,但是足以补贴有三个老人三个孩子的家庭。
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母亲也老了,母亲患了高血压,腰明显地弯了,头发也花白了。
母亲应该享福了,可是孩子们每一种不如意都让她挂在心上,怎么能安心享福呢? 每个周六,母亲都会站在阳台上盼着我们回去吃顿饭,但是在电话里。
9.关于母爱的短篇故事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
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
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
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2 2006年4月8日,下午6点,微山湖畔夕阳西下,褚敏带着儿子高明在妹妹家里玩。
高明在院子里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从汽油桶里抽油的姨父却发生了意外。由于油桶压力大,汽油喷溅出来,恰好该处距离厨房很近,溅出的汽油被蜂窝煤炉迅速引燃,刹那间,大火吞噬了整个院子。
院子里一共有4个人:高明、高明的小姨、高明的姨父和褚敏。此时此刻,褚敏在院子门口附近,距火点南侧七八米,是当时现场离火最远的人。
只需要一秒钟,向外挪动一米远,她就可以毫发无损。火吐着蓝色焰苗腾地升空,褚敏的脚本能地朝向院外移动。
可是转瞬之间,她的脚尖扭转,居然冲进火海,冲过了火势最凶猛的着火点,一直冲到儿子身边。因为高明位于起火点北侧两三米处。
母爱是一种能够战胜本能,战胜恐惧的力量。 3 一个年轻的母亲因患白血病久卧病榻,身心越来越疲惫。
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就趁医生、护士不注意的时候拼命为女儿编织了一件毛衣。毛衣织完藏在枕头下,人也从此进入半昏迷状态,后来她隐约听见护士的议论,知道自己不出3日将远离亲人,心里倒也十分镇定。
第二天突然听到病房外有鼓乐声,问床前守护的丈夫,丈夫只得告诉她,再过两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学生们在操练。年轻的母亲咬咬牙说:“我一定要活过儿童节,我不能死在6月1号。
不然,每到儿童节,女儿想起这天失去母亲,她能高兴吗?”果然,这个年轻的母亲再半昏迷状态下与死神周旋,时不时微睁开眼睛问,什么时候了?终于坚持到6月2日,她松了一口气:“好了,我要同你们说再见了。”说完指指枕头下,含笑而去。
10.短篇的母爱事例
这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在一个风大雨大的夜晚,一辆肇事车将她从斑马线上撞飞了出去,又在茫茫夜色中逃逸,她又是幸运的,交通事故绿色生命通道使她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最好的医疗救护,也没有医疗费用上的后顾之忧,自从入院以来,她一直昏迷不醒,医生说:她脑部神经受到损伤,也许永远也醒不了,她还有身孕已经五个多月了!出于治疗上的需要应该考虑引产!当她从神经科转到妇产科的时候,医生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实施这个手术,她腹中的胎儿不仅发育正常,而且在一些生命指数上高于同一期胎儿,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她的身世也是个迷,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她匆匆的旅程是与谁相约,她腹中孩子的父亲是谁,这其中是有怎样的故事,只要她不清醒,都将无从得知,更没有人知道,在出事之前,他的日子是快乐还是悲伤。
时光就这样在她昏迷中一天天地过去了,终于有一天她被推进了产房,然后医生骄傲的宣布说:五公斤重的男婴健康极了!护士把孩子抱过来给她看,他们觉得虽然母亲是个植物人,也应该让母子见见面,随着婴儿本能的吸乳,母亲的脸上显出种种冲动,她的胸前竟然乳湿一片!乳汁在一点一点的分泌。此后,每当护士小姐把孩子抱过来给他喂奶的时候,她的脸上都会浮现出这种幸福洋溢的表情,有时嘴里还会发出呢喃细语,犹如一个快乐的母亲对着自己的孩子唱歌。
三个月后,又依次让孩子吃的饱饱的,她终于平静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入院的时候,她体重一百二十一斤,分娩后八十六斤,临终前的体重只有六十三斤,她是用自己的血肉在孕育和哺育这个孩子的!本来她生下孩子以后就可以走的,但怕孩子孤单,又坚持着陪他在人生路上走了一段。
后来我们为她买了一块平价墓地,没有她的名字,也没有她的生平,简单的墓碑上只有一行文字:一个浑身闪耀着母爱光辉的女人! 有一种美丽的语言能说尽母爱吗?我觉得不能。 有什么神奇的标尺能衡量母爱吗?我认为不能。
我读过一则报纸:去年6月一个夜晚的一场大面积泥石流,在一瞬间就冲毁了四川省美姑县的4个村庄,吞噬了一百五十余条生命。一位年轻的母亲,不顾自己的大腿已被乱石压断,在齐腰深的泥石流中双手高举着仅有几个大的婴儿,艰难地挺立了四个多小时。
她一直坚持到清晨,等来了救援的人们,婴儿竟然毫发无损! 我读这则报道时,热泪不知不觉顺着脸颊流下。泪眼模糊中,眼前似乎屹立着一尊神光环绕的雕塑,那就是我们的母亲!那环绕她的正是中华母亲的母性这光! 我曾经在《读者》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在南京“7.31”空难中,飞机上的乘客几乎全部丧生,然而有一个名叫丹妮的女婴却奇迹般地活着。
原来在飞机失事的瞬间,丹妮妈妈贡红梅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乱石异物和扑面的烈焰,贡红梅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小丹妮的生命。母亲把女儿搂得那样紧,以至救援人员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小丹妮救出来。
我读这篇文章已经是几年前了,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可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篇文章在我心灵上引起的震憾!我流着泪思索着一个与我年龄不相称的问题:母爱是什么?似乎这一刻起,我找到了答案。 有一天,我哥哥给我抄来一首小诗,诗的题目是《一碗油盐饭》: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
我眼扫过这首小诗的时候还在懵懂状态。第二遍细读这首小诗时,我的泪水流下来了。
为了这样一位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还要给孩子准备一碗油盐饭的母亲,为了这样一位在贫寒与凄苦中竭尽全力给孩子以温馨和慈爱的母亲。透过凄风苦雨,我似乎看见,在千千万万的穷困乡村里,有着千千万万这样穷困而伟大的母亲! 和众多同学一样,我从小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长大。
或许因为拥有太多,反而有点儿体验不到母爱的珍贵了。直到妈妈离我去远方工作,直到我离开家乡来职中念书,使我与父母有了长时间别离。
那段时间,每当看到同室女伴与前来探望的母亲开心地聚在一起时,我都要悄悄躲在一边。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