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田文的故事简短(孟尝君50字小故事)


1.孟尝君50字小故事

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名闻天下,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得拜齐相,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出名,纳门客

孟尝君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后,广纳门客,而他所招纳的门客鱼龙,混杂,既有其他诸侯国的客人,也有逃亡流窜的犯人。司马迁到过孟尝君当年所管辖的封地——薛地,见当地有很多地痞流氓,与附近邹地和鲁地的风气截然不同,向当地老人询问原因,都说是孟尝君当年招纳四方门客的时候,许多奸恶之人趁机来此。

所以,在孟尝君管辖薛地的数十年间,他的封地不仅是诸侯宾客向往之所,更成为附近各国犯罪人员的藏污纳垢之地。当形形色色的人员在短时间内汇集薛地时,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

被嘲笑,杀百姓

得知秦昭王听信谗言想要杀掉自己,孟尝君火速逃离秦国,来到了赵国。

此时,孟尝君忽然萌发了想要见一见同样闻名于列国却又素未谋面的赵国名人——平原君,于是来到了平原君的封地。得知孟尝君到来的消息,周围近百里的赵国人纷纷来到平原君所在的城池,在城门里外以及街道两侧等待,想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然而,当孟尝君一行出来之后,街道两旁的人群中传来一阵阵异样的笑声,还有人对孟尝君指指点点。因为他们发现久闻大名的偶像级人物竟然是一个又矮又瘦的小男人。孟尝君怒火顿生,当即下令门客对嘲笑自己的赵国人大开杀戒,片刻之间斩杀数百人,然后一句话没留就走了。

不重用,灭祖国

回国之后,齐湣王迫于舆论的压力,把丞相的位子给了孟尝君。但是,齐湣王并不信任他,为了防止他夺权,还一直暗中寻找借口想要除掉他。

孟尝君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夜逃到了魏国。不久,燕国为了报复之前的灭国之仇,发兵攻打齐国。而魏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任命孟尝君为魏相,让他联合秦、赵两国,与燕国组成多国部队去攻打齐国,孟尝君不但没有推辞,反而全力以赴。最后,齐湣王死在楚国人手中,齐国也差点儿亡国。

2.谁能告诉我孟尝君的故事

焚券市义

当初,冯谖听说田文乐于招揽宾客,便穿着草鞋远道而来见他。田文说:“承蒙先生远道光临,有什么指教我的?”冯谖回答说:“听说您乐于养士,我只是因为贫穷想归附您谋口饭吃。”田文没再说什么便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

某日,田文出布告,征求可以替他至封邑薛城收债之人,冯谖自愿前往。临行前,冯谖问田文:“债收完了,要买什么东西回家呢?”田文回答:“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罢。”于是冯谖去了薛地,债券合同对完之后,矫造田文的命令,把债券合同烧毁,人民高呼万岁。

冯谖赶回去,一早便求见,田文奇怪他怎么那么快回来,问曰:“您买了什么回来呢?”冯答曰:“我看您家中丰衣足食,犬马美女皆有,所以我买了‘义’回来。”问曰:“什么是买‘义’呢?”回答:“您不照顾、疼爱人民,而加以高利,人民苦不堪言。

我于是伪造了您的命令,烧毁了所有的借据,民众都欢呼万岁,这就是买‘义’。”田文听完之后很不高兴。过了一年,齐湣王对田文说:“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于是削除田文的职位。田文回到封邑,人民“迎君道中”,田文才明白冯谖市义的用心。

扩展资料:

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号孟尝君。田文出身齐国贵族,是个超级二代,爷爷是齐威王,伯父是齐宣王,在位的齐闵王和他是堂兄弟,父亲靖郭君田婴曾是齐国的相国,封地在薛,所以孟尝君又被称为薛公。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他们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之所以热衷养士,因为他很早就尝到了养士的甜头。孟尝君的父亲田婴,也是一个高官得坐,骏马得骑,老婆自然也多,老婆多孩子就多,光儿子就有四十几个,孟尝君是小妾所生的庶出,而且出生日期不好,被自己的父亲嫌弃。

是母亲托人偷偷养大的,长达后回了家,劝父亲散财养士,门客们对于舍得花钱的人,肯定是赞赏有加,孟尝君的父亲也因此选择了他做接班人。

孟尝君继承了父亲的封地爵位和家产后,有感于养士带来的巨大好处,他更加舍得花钱招揽门客。人生在世不过名利二字,钱是不缺的,那就只有追求名声了,听说有这么大方的主公,越来越多的人投到他的门下,,就连犯罪在逃的他都来者不拒。一时间孟尝君名扬天下,门客上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田文

3.谁能告诉我孟尝君的故事

焚券市义当初,冯谖听说田文乐于招揽宾客,便穿着草鞋远道而来见他。

田文说:“承蒙先生远道光临,有什么指教我的?”冯谖回答说:“听说您乐于养士,我只是因为贫穷想归附您谋口饭吃。”田文没再说什么便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

某日,田文出布告,征求可以替他至封邑薛城收债之人,冯谖自愿前往。临行前,冯谖问田文:“债收完了,要买什么东西回家呢?”田文回答:“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罢。”

于是冯谖去了薛地,债券合同对完之后,矫造田文的命令,把债券合同烧毁,人民高呼万岁。冯谖赶回去,一早便求见,田文奇怪他怎么那么快回来,问曰:“您买了什么回来呢?”冯答曰:“我看您家中丰衣足食,犬马美女皆有,所以我买了‘义’回来。”

问曰:“什么是买‘义’呢?”回答:“您不照顾、疼爱人民,而加以高利,人民苦不堪言。我于是伪造了您的命令,烧毁了所有的借据,民众都欢呼万岁,这就是买‘义’。”

田文听完之后很不高兴。过了一年,齐湣王对田文说:“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于是削除田文的职位。田文回到封邑,人民“迎君道中”,田文才明白冯谖市义的用心。

扩展资料: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号孟尝君。田文出身齐国贵族,是个超级二代,爷爷是齐威王,伯父是齐宣王,在位的齐闵王和他是堂兄弟,父亲靖郭君田婴曾是齐国的相国,封地在薛,所以孟尝君又被称为薛公。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他们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之所以热衷养士,因为他很早就尝到了养士的甜头。

孟尝君的父亲田婴,也是一个高官得坐,骏马得骑,老婆自然也多,老婆多孩子就多,光儿子就有四十几个,孟尝君是小妾所生的庶出,而且出生日期不好,被自己的父亲嫌弃。是母亲托人偷偷养大的,长达后回了家,劝父亲散财养士,门客们对于舍得花钱的人,肯定是赞赏有加,孟尝君的父亲也因此选择了他做接班人。

孟尝君继承了父亲的封地爵位和家产后,有感于养士带来的巨大好处,他更加舍得花钱招揽门客。人生在世不过名利二字,钱是不缺的,那就只有追求名声了,听说有这么大方的主公,越来越多的人投到他的门下,,就连犯罪在逃的他都来者不拒。

一时间孟尝君名扬天下,门客上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文。

4.田文的轶事典故

当初,冯谖听说田文乐于招揽宾客,便穿着草鞋远道而来见他。田文说:“承蒙先生远道光临,有什么指教我的?”冯谖回答说:“听说您乐于养士,我只是因为贫穷想归附您谋口饭吃。”田文没再说什么便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

田文的仆人以为冯谖是个要饭的,于是给他很差的饮食。不久,冯谖倚柱弹着剑:“长剑啊!我们回家吧!这里没有鱼可吃!”田文的仆人告诉田文,田文下令以冯谖同其他门下有鱼可食之客。过不久,冯谖倚柱弹着剑:“长剑啊!我们回家吧!出门没有车!”仆人都在笑他,又告诉田文,田文下令以冯谖同其他门下有车可乘之客。又过了不久,冯谖倚柱弹着剑:“长剑啊!我们回家吧!这里无法养家活口!”仆人都以冯谖贪心不足,非常讨厌他。田文问冯谖:“冯先生有亲人吗?”对曰:“家有老母!”田文派人供给冯谖的母亲生活用品,于是冯谖不再弹剑。

某日,田文出布告,征求可以替他至封邑薛城收债之人,冯谖自愿前往。临行前,冯谖问田文:“债收完了,要买什么东西回家呢?”田文回答:“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罢!”于是冯谖去了薛地,债券合同对完之后,矫造田文的命令,把债券合同烧毁,人民高呼“万岁!”冯谖赶回去,一早便求见,田文奇怪他怎么那么快回来,问曰:“您买了什么回来呢?”冯答曰:“我看您家中丰衣足食,犬马美女皆有,所以我买了‘义’回来。”问曰:“什么是买‘义’呢?”回答:“您不照顾、疼爱人民,而加以高利,人民苦不堪言。我于是伪造了您的命令,烧毁了所有的借据,民众都欢呼万岁,这就是买‘义’。”田文听完之后很不高兴,说:“好了,别再说了,先生请去休息吧!”

过了一年,齐湣王对田文说:“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于是削除田文的职位。田文回到封邑,人民“迎君道中”,田文才明白冯谖市义的用心。 冯谖之后又对田文说:“兔子狡猾而有三窟,现在只是逃过死路而已。现在君已经有一窟,臣恳请君再让臣为君凿另外二窟。”

田文给了冯谖车辆五十乘,青铜五百斤,向西去秦国,对魏惠王说:“齐国罢黜了重臣田文而让他回到封邑,诸国之中谁若先一步迎他入国便能强盛!”于是魏惠王空出上位(指相位),让原来的相作了上将军,派使者带着黄金千斤,百辆车子,去聘请田文。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田文说:“千金是相当贵重的利益,百乘是显得使者目的的慎重,齐王这下一定会知道的!”魏国使者来求田文入国数次,田文都推辞不入秦。齐国朝臣听见消息,朝野震撼,齐湣王写了一封密函,派太傅携带佩剑和纹车二乘,前往谢罪,并请田文回来再当宰相。于是田文风风光光的回朝就任宰相(挟外援以再登相位)。

冯谖再对田文说:“希望你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庙。”于是齐湣王将宗庙立于薛地(立宗庙于薛)。宗庙建成后,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那些走掉的门客听说田文重新当上了相国,又来投奔他。田文很恼火,对冯谖说:“我失势的时候,他们不帮助我,都溜了。多亏先生竭力奔走,我才得以重新担任相国。他们有什么脸再来见我呢?如果谁再来见我,我就唾他的脸,骂他一顿。”冯谖说:“公子大可不必这样做。您现在做相国正需要大家扶持,可不能赌气,把宾客赶走了,那样谁还给您办事呐?不如还像当初一样热情地招待他们,也显得您的度量大。”田文说:“先生的话,我敢不听吗?”

田文在齐担任相国数十年,没有任何的大小灾祸,都是出自于冯谖的计策和谋略。 赵王把武城封给田文。田文在他的门客中挑选了一些人去担任武城守吏,并对他们说:“俗语不是说‘借来的车子就使劲跑,借来的衣服披在外面’吗?”他们都说:“有这样的说法”。田文说:“我觉得这话不对。那借来的衣服和车子,若不是亲友的就是兄弟的。赶着亲友的车子使劲地跑,把兄弟的衣服披在外面,我认为不能这样做。现在赵王把武城封给我。希望你们去后,不要砍伐树木,不要破坏房屋,谨慎从事,让赵王了解我善于治理。这样,我们才可以完全能管理好武城。”

5.孟尝君与冯瑾的故事是什么

冯谖买仁义

春秋时,齐国的孟尝君手下有个非常出色的谋士叫做冯谖,经过他的出色策划,孟尝君重新获得齐王的信任,当上了齐国的相国,并且进退自如,冯谖说:“您现在可以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了。”这就是成语“高枕无忧”的来历。但是,冯谖刚开始表现并不出色,还因为受到的待遇差而发牢骚呢。

春秋时,齐国有个人叫冯谖(xuān),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本领,他说“没有”。因此孟尝君不太在意他,手下的人也只拿粗茶淡饭给他。不久,冯谖靠着柱子,敲击着佩剑唱道:“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孟尝君听说后就说:“给他鱼吃,和一般食客一样。”过了几天,冯谖又敲击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车坐啊!”左右的人都笑他。孟尝君又说:“替他配上车。”再过了几天,冯谖又敲击起剑唱道:“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儿无法养家啊。”左右的人都认为他贪得无厌。孟尝君知道后就问:“冯先生有亲属吗?”他回答说:“家中还有老母亲。”孟尝君就派人供给冯谖的母亲吃用,冯谖再也不发牢骚了。

孟尝君为了养士,在自己的封地薛地贷款给很多人,收取利息。有一天,孟尝君召集门客说:“谁愿意帮我到薛地收帐呢?”冯谖站出来说:“我愿意去。”辞行的时候冯谖问道:“如果帐收完了,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动身赶往薛地,但很快就回到齐国的都城,孟尝君很奇怪,立即接见他问道:“那么多帐您这么快就收完了吗?”冯谖说:“都收了,钱我也花光了。”孟尝君问:“您都买什么了?”冯谖说:“您让我看您缺什么就买什么,我认为您珍珠宝贝、猎狗骏马、美女奴仆都不缺,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帐款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现在您的封地就只有薛地,那里是您最后的保障,您不抚爱那里的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么行呢?因此我擅自伪造您的命令,把帐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约文书,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的说:“我知道了,您歇着吧!”

过了一年,齐王不再信任孟尝君,孟尝君辞去了相位,只好回到他的领地薛去。隔着老远,就看见薛地的人民都扶老携幼,到路边来欢迎他。孟尝君回头看着冯谖道:“您为我买的‘仁义’,我今天才见到啊。”

冯谖从此得到孟尝君的信任,更加尽心的为孟尝君办事。在他出色的谋划下,孟尝君又在齐国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的祸患。

付出有回报 孟尝君一再满足表现平凡的冯谖的要求,所以冯谖忠心耿耿的为他办事,不计较一时的误解。薛地的百姓由于孟尝君免除他们的债务,对他也感恩戴德。一个人如果对身边的人太过小气,不愿意为他们付出,又怎么能换来别人真心对待你呢?广施恩德的人,不必担心没有回报的时候。危急关头,总有人会出来帮助你。

6.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情节

齐国有个名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托人请求孟尝君,说他愿意在孟尝君家里当个食客。孟尝君问:“客人有什么爱好?”回答说:“他没有什么爱好。”又问:“客人有什么才能?”回答说:“他没有什么才能。”孟尝君笑着接受了他,说:“好吧。”

孟尝君身边的办事人员因为孟尝君看不起他,便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办事人员把这情况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按照门下的食客那样对待。”过了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办事人都笑话他,并把这情况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按照门下坐车的客人一样对待。”于是冯谖乘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说道:“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看待了。”这以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回去吧!(在这里)没有办法养家!”办事人员都厌恶他,认为他一味贪求不知满足。孟尝君问道:“冯先生有父母吗?”答道“有个老母亲。”孟尝君派人给她吃的用的,不让她缺少什么。于是冯谖再也不唱歌了。

后来孟尝君出了一个通告,询问家里的食客们:“谁熟悉会计工作,能替我到薛邑去收债么?”冯谖(在通告上)签名,写道:“我能。”孟尝君看了感到奇怪,说:“这(签名的)是谁呀?”左右办事人说:“就是唱那‘长剑啊,回去吧’的人。”孟尝君笑着说:“客人果真有才能啊,我对不起他,以前不曾接见他。”便特意把冯谖请来接见他,向他道歉说:“我被一些琐事搞得很疲劳,被忧患缠得心烦意乱,生性又懦弱愚笨,陷在国事家事之中,(不得脱身与先生见面),得罪了先生。先生不以(我对您的简慢)为羞辱,还有意替我到薛邑去收债么?”冯谖说:“愿意(替您)做这件事。”于是准备车马,收拾行李,载着借契出发。告辞的时候,冯谖问:“债款收齐了,用它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里缺少的东西(就买些回来)。”

冯谖赶着车到了薛邑,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老百姓都来核对借契。借契全核对过了,(冯谖)站起来,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债款赐给老百姓,随即烧了那些借契。老百姓们欢呼万岁。

冯谖一直不停地赶车回到齐国(都城),大清早就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对他回得这么快感到奇怪,穿戴整齐来接见他,说:“借款收齐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呀?”答道:“收完了。”问:“用它买了什么回来?”冯谖说:“您说‘看我家所缺少的’,我私自考虑,您宫里堆积着珍宝,猎狗和骏马充满了牲口圈,美女站满了堂下,您家所缺少的只是‘义’罢了。我私自用债款给您买了义。”孟尝君问:“买义是怎么回事?”答道:“现在您有个小小的薛,不把那里的人民看做自己的子女,抚育爱护他们,反而趁机用商人的手段在他们身上谋取私利。我私自假托您的命令,把债款送给了老百姓,随即烧了那些借契,老百姓高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给您买义的方式啊。”孟尝君不高兴,说:“好吧,先生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用先王的臣子作我的臣子。”孟尝君便到他的封地薛邑去。离那里还差一百里路,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他。孟尝君回头看着冯谖说:“先生给我买义的道理,今天才算见到了。”冯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仅能避免死亡。现在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垫高枕头睡大觉呀。请让我替您再凿两个洞穴。”

孟尝君给冯谖五十辆车,五百斤金。往西到梁国去游说。(冯谖)对梁惠王说:“齐国把它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诸侯国来,诸侯国中首先迎接他的,就会国富兵强。”于是梁惠王把相位空出来,让原来的相做上将军,派遣使者带一千斤黄金,一百辆车,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到齐国,提醒孟尝君说:“一千金,是很厚重的聘礼,(出动)一百辆车,是显赫的使节。齐国该听说这情况了。”魏国的使者往返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去。

齐王听到这些情况,君臣都惊慌害怕起来,就派遣太傅送一千斤黄金、两辆彩车、一把佩剑(给孟尝君)。封好书信向孟尝君道歉说:“我很倒霉,遭受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那些逢迎讨好的臣子所迷惑,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希望您能顾念先王的宗庙,姑且回来统率全国人民吧!”

冯谖提醒孟尝君说:“希望您向齐王请来先王传下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庙。”宗庙建成了,冯谖回来报告孟尝君说:“三个洞穴都已凿成了,您可以暂且高枕而卧,安心享乐了!”

孟尝君做了几十年相,没有一点祸患,都是(由于)冯谖的计谋啊

7.战国时期冯媛的故事

《战国策·齐策四》:齐人冯谖家贫,托食孟尝君(名田文)。

因自言无能,孟尝君便笑予收留。“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蔬菜)。

居有顷,倚柱弹基剑。歌曰:‘长铗(剑把)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来冯谖为孟尝君谋划,营就三窟,为孟尝君手下最得力的谋士。《史记·孟尝君列传》载作“冯驩”。

这是冯媛弹铗的故事。简单说就是冯媛不满被孟尝君忽视而弹铗。

而后得到重用。

8.孟尝君高枕无忧的小故事100字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一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说:“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