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由来简短故事


1.飞机的由来语言,简练点

在19世纪的欧洲,人们对“旋翼飞行器”或称“直升飞机”(它们出名后的叫法)颇感兴趣。路易斯·布雷格特与雅克·布雷格特兄弟俩建造了一架精心设计的直升飞机。它有着4个聚集在飞行员周围的水平旋翼,飞行员坐在飞机的中部。 兄弟俩于1907年9月在法国杜埃试验了自己的航空器。他们没有去冒自由飞翔的危险,而是用绳子把飞机拴在地面上后再启动发动机。直升飞机上升了1·5米,然后又重新降落到地面。与此同时,法国人保罗·科尼也在制造一架直升飞机。1907年11月他在科西厄克斯进行了第一次飞行。这一回,直升飞机作了一次短暂的、无绳子拴着的低行。直升飞机终于离开了地面。 尽管布雷格特兄弟俩和科尼进行了试验,第一架实用的直升飞机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制造出来。伊戈尔·西科尔斯基在1939年建造了第一架真正成功的直升飞机vs—300。

婷、

2.飞机的由来

人类有史以来就向往着能够自由飞行。

古老的神话故事诉说着人类早年的飞行梦,而梦想的飞行方式都是原地腾空而起,像现代直升机那样既能自由飞翔又,能悬停于空中,并且随意实现定点着陆。例如哪阿拉伯人的飞毯,希腊神的战车,都是垂直起落飞行器。

然而它们毕竞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太低,不可能创造出载人的飞行器,可以说,那是人类飞行的幻想时期。即使在幻想时期,仍然产生了直升机的基本思想,昭示了现代直升机的原理。

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古代的玩具“竹蜻蜒”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画。 竹蜻蜒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载于晋朝(公元265—420’年).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中。

它利用螺旋桨的空气动力实现垂直升空,演示了现代直升机旋翼的基本工作原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写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设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现在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机玩具。”

这种玩具于14世纪传到欧洲,带去了中国人的创造。 欧洲人将它作为航空器来研究和发展。

“ 英国航空之父”乔治?凯利(1773一1857年)曾制造过几个竹蜻蜓,用钟表发条作为动力来驱动旋转,飞行高度曾达27m。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直升机的发展史由幻想时期进入了探索时期。

欧洲产业革命之后,机械工业迅速倔起,尤其是本世纪初汽车和轮船的发展,为飞行器准备了发动机和可供借鉴的螺旋桨。经过航空先驱者们勇敢而艰苦的创造和试验,1903年莱特(Wright)兄弟创造的固定翼飞机滑跑起飞成功。

在此期间,尽管在发展直升机方面他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努力,但由于直升机技术的复杂性和发动机性能不佳,它的成功飞行比飞机迟了30多年。 20世纪初为直升机发展的探索期,多种试验性机型相继问世。

试验机方案的多样性表明了探索阶段的技术不成熟性。经过多年实践,这些方案中只有纵列式和共轴双旋翼式保留了下来,至今仍在应用。

双桨横列式方案未在直升机家族中延续,但在倾转旋翼/机翼式垂直起落飞行器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俄国人尤利耶夫另辟捷径,提出了利用尾桨来配平旋翼反扭矩的设计方案并于1912年制造出了试验机。

这种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成为至今最流行的形式,占到世界直升机总数的95%以上。 经过20世纪初的努力探索,为直升机发展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并取得显著进展,有多架试验机实现了短暂的垂直升空和短距飞行,但离实用还有很大距离。

飞机工业的发展,使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迅速提高,为直升机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条件。旋翼技术的第一次突破,归功于西班牙人Ciervao他为了创造“不失速”的飞机以解决固定翼飞机的安全问题,采用自转旋翼代替机翼,发明了旋翼机。

旋翼技术在旋翼机上的成功应用和发展,为直升机的诞生提供了另一个重要条件。 1907年8月,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研制出一架全尺寸载人直升机,并在同年11月13日试飞成功。

这架直升机被称为“人类第一架直升机”。 1938年,年轻的德国人汉纳赖奇驾驶一架双旋翼直升机在柏林体育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飞行表演。

这架直升机被直升机界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试飞成功的直升机。 1936年,德国福克公司在对早期直升机进行多方面改进之后,公开展示了自己制造的FW61直升机,1年后该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1939年春,美国的伊戈尔?西科斯基完成了VS300直升机的全部设计工作,同年夏天制造出一架原型机。这种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构型成为现在最常见的直升机构型。

20世纪40年代,美国沃特西科斯基公司研制的一种2座轻型直升机R4,它是世界上第1种投入批量生产的直升机,也是美国陆军航空兵、海军、海岸警卫队和英国空军、海军使用的第一种军用直升机。该机的公司编号为VS316,VS316A。

美国陆军航空兵的编号为R4,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编号为HNS1,英国空军将其命名为“食蚜虻”1(Hoverfly1),英国海军将其命名为“牛虻”(Gadfly)。 到30年代末期,在法国、德国、美国和苏联都有直升机试飞成功,并迅速改进达到了能够实用的程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要,加速了这一进程,促使直升机发展由探索期进入实用期,直升机开始投入生产线生产。到二战结束时,德国工厂已生产了30多架直升机,美国交付的 R5、R6直升机已达400多架。

20世纪的后半期直升机进入航空实用期,直升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数量迅速增加。至今已有几万架直升十机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军事领域。

直到今天,经过人类100多年的不懈努力,直升机技术技术不断突破,使其应用效能和飞行性能不断改善,从而更适合于使用的拓展,技术上也逐步趋于成熟。 20世纪90年代,直升机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出现了目视、声学、红外及雷达综合隐身设计的武装侦察直升机。

典型机种有:美国的RAH66和S92,国际合作的“虎”、NH90和EH101等,这些新型的直升机又被人们称为第四代直升机。这一时期的直升机,采用了先进的发动机全权数字控制系统及自动监控系统,并与机载计算机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

3.发明飞机的故事(要简短哦

1877年冬天,一场大雪降在美国的代顿地区,城郊的山冈上到处是白茫茫一片。

一群孩子来到堆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着自制的爬犁飞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顿时响起阵阵笑声。

BEQ亲子资源网 在他们旁边,有两个男孩静静地站着,眼睁睁地看着欢快的爬犁从上而下划过。大一点的男孩叹道:“嗨!要是我们也有一架爬犁该多好啊!”BEQ亲子资源网 另一个孩子撅着嘴说道:“谁叫我们爸爸总不在家呢!”他灵机一动,又接着说道:“哥哥,我们自己动手做吧!”被称做哥哥的男孩一听,顿时笑了起来,愉快地说道: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对呀!我们自己也可以做。

走,奥维尔,我们回去!”于是,两个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里飞快地跑去。BEQ亲子资源网 这弟兄两个就是莱特兄弟,大的叫威尔伯,小的便是奥维尔。

他们从小就喜欢摆弄一些玩意,经常在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的爷爷是个制作车轮的工匠,屋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弟兄两个把那里当作他们的乐园,经常跑去看爷爷干活。

时间一长,他们就模仿着制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两个决定,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与同伴们比赛。

当天晚上,弟兄俩就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非常高兴地说道:“好,咱们共同来做吧!”BEQ亲子资源网 于是,弟兄俩个跑到爷爷的工作房里,找到很多木条和工具,不加思索就干了起来。

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不行”妈妈阻止他们说,“干什么事情得有个计划,我们首先得画一个图样,然后才做!”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弟兄俩个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同妈妈一起设计图样。妈妈首先量了兄弟俩身体的尺寸,然后画出一个很矮的爬犁。

“妈妈,别人家的爬犁很高,为啥你画的爬犁这么矮?这能行吗?”弟弟奥维尔不解他问。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制成矮矮的,这样可以减少风的阻力,速度也就会快多了。”

妈妈温和地解释道。弟兄俩个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应莽撞,应首先弄懂道理。

BEQ亲子资源网 过了一天,莱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俩把它推到小山冈上,刚放在山坡上,就跑来了一个男孩。

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快来看呀,莱特兄弟扛了一个怪物!”这个男孩大惊小怪地叫道。BEQ亲子资源网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围了上来,指手划脚地议论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

莱特兄弟不以为然,勇敢地说道:“谁和我们比赛!”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先前跑过来的男孩连忙叫道:“我来!我来与他们比赛!”说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过来。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比赛结果,当然是莱特兄弟获胜,孩子们再也不嘲弄这个爬犁,反而围起来左瞧右看,似乎想从中找到什么。

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莱特兄弟非常高兴,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去了。BEQ亲子资源网 圣诞节到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

圣诞节早晨,爸爸把礼物送给了他们,兄弟俩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子好怪好怪的。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

“鸟才能飞呢!它怎么也会飞!”威尔伯有点怀疑。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爸爸笑了一笑,当场做了表演。

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可以飞上天。

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BEQ亲子资源网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

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1896年,莱特兄弟在报纸看到一条消息:德国的李林塔尔因驾驶滑翔机失事身亡。

这个消息对他们震动很大,弟兄俩决定研究空中飞行。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这时候,莱特兄弟开着一家自行车商店。

他们一边干活挣钱,一边研究飞行的资料。三年后,他们掌握了大量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决定仿制一架滑翔机。

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他们首先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然后一张又一张地画下来,之后才着手设计滑翔机。1900年10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了他们第一架滑翔机,并把它带到离代顿很远的吉蒂霍克海边,这里十分偏僻,周围既没有树木也没有民房,而且这里风力很大,非常适宜放飞滑翔机。

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兄弟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滑翔机装好,先把它系上绳索,像风筝那样放飞,结果成功了。然后由威尔伯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来,但只有1米多高。

BEQ亲子资源网 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吉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弟兄俩非常高兴,但并不满足。他们想能否制造一种不用风力也能飞行的机器?BEQ亲子资源网 BEQ亲子资源网 兄弟俩反复思考,把有关飞行的资料集中起来,反复研究,始终想不到用什么动力,把宠大的滑翔机和人运到空中。

有一天,车行门前停。

4.少年先锋号飞机来历

“中国少年先锋号”

米格15系列战斗机是苏联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F86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设计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用于空战,拦截与轰炸。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飞行员驾驶着米格15系列英勇作战。王海大队、李汉、韩德彩、张积慧、赵宝桐等一批优秀飞行员击落包括F86在内的各型战斗机、击毙美军王牌飞行员的故事广为流传。

除了战争本身,围绕着米格15,在中国还发生过全民捐献战斗机的感人故事。故事发生在1951年,一位志愿军战士来到了江苏省姜堰市姜堰小学,给孩子们做报告。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让同学们深受鼓舞,但是更加让他们揪心的是英雄叔叔说的两句话:一句是“我们的武器装备比敌人要落后很多”,另一句是“全国人民每支援我们一件先进武器,我们的战士就可以少流一次血”。

听了志愿军战士的报告,全校的孩子们立刻踊跃捐款,大家纷纷拿出了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你100元,他500元(那时候100元相当于现在的一分钱)。1951年6月4日,来自姜堰小学的一份倡议书在全国广播:“全国亲爱的小朋友们:为了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关于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号召,支援志愿军叔叔早日凯旋,我校全体同学经过详细讨论后,大家决定自愿节省糖果钱,用来购买飞机。但我们的力量太微弱,全国有千千万万的小朋友,只要大家共同行动起来,积少成多,一定可以购买好多架飞机……”

6月5日,这份倡议书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转发,得到了全国少先队员的踊跃支持。很快,全国的少先队员都投入到这次“用糖果换飞机”的运动中。

为了捐赠飞机,好多孩子捐出了自己的镯子、银锁。而且根据当事人回忆,其实“糖果换飞机”的口号并不实际,因为对于当时的孩子,糖果是非常稀有的奢侈品,根本没多少人吃过糖果。好多孩子捐献出的,是自己的生活费!而且孩子们也学会了积极创收:“麦田里的麦穗,池塘里的鱼和虾,垃圾堆里的废铜烂铁,山里的野果,都被孩子们历经艰苦找来换成钱,捐赠出去为志愿军叔叔买飞机了。”

最后,举全国少先队员的力量,终于为志愿军换回了一架珍贵的战斗机,它被命名为“中国少年先锋号”。

5.短篇童话故事

小鸭和小鸟

小鸭是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给自己起的名字。小鸟是小鸭身上的一

架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给自己起的名字。

小鸭身上有几百架飞机,可她只对小鸟情有独钟。这是由于小鸟每

次在小鸭身上着陆时动作很轻,小鸭几乎感觉不到疼,不像有的飞机

借着陆的机会使劲儿往她身上压。

小鸭喜欢在无边无际的海洋里游弋,这是因为有小鸟与她同行。小

鸭爱看小鸟从她身上起飞,看他在水天一色的空中翱翔,期待他在她

身上着陆。严格说,那不叫着陆,叫吻。

小鸟离开飞机制造厂就和小鸭在一起,他还从未在别的跑道上起降

过。他发誓一辈子只在她的跑道上着陆,只在她的跑道上起飞。

一天,小鸭发现自己的甲板上气氛和往常不一样,飞机身上挂满了

杀气腾腾的炸弹。她在停机坪上的机群里看见了小鸟,他的机翼和机

身下全是炸弹,这饰物她不喜欢。

飞机摩肩擦踵争先恐后从她身上起飞,去执行轰炸任务。当小鸟起

飞时,她要求他不要投掷炸弹,她说那座城市里也有爱得死去活来的

恋人,也有飞机一样的小伙子,也有跑道般的姑娘。

小鸟答应了。

他走了。小鸭注视着小鸟尾部的清烟,直到看不见。

飞机陆续返航了,飞机身上的炸弹都不见了。

小鸭看见了正在接近她的小鸟,她还看见小鸟身上的炸弹一颗不

少。

指挥塔不允许小鸟着陆,携带炸弹的飞机在航空母舰着陆是大忌

有引爆航空母舰的危险。

要么返回那座城市投弹,要么葬身大海。

小鸟选择了后者,他不愿意剥夺那座城市里的跑道上的飞机或飞

机下的跑道。

小鸟挂着炸弹在小鸭上空盘旋,他们默默注视着对方。他是她的

飞机,她是他的跑道。

终于,小鸟的燃油耗尽了。

他们知道,分手的时刻到了。小鸭希望来生小鸟还在她身上起飞。

小鸟希望下辈子还在小鸭身上着陆。

小鸟与大海合二为一。

海面上掀起了冲天的巨浪,那是小鸟最后一次为小鸭释放的液体

礼花。

从此,大海成了维系他们的情感纽带。

※ 来源:·BBS 清华大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