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路历程该怎样写
我的心路历程 在《做人与作文》的编写过程中,同时也是我自己心灵成长的过程,因为我知道,只有当自己成为一个爱心、责任、自信、激情的人时,写出来的书才会有血有肉有感情,才能真正触动孩子们的心灵,在那些日子里,我不仅仅是在编书,更是在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所以,《做人与作文》编写的过程也是我自身品质完善的过程。 学会感恩 古有“文以载道”,今有“文如其人”,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其学习成绩,学生做人的态度决定了作文思想的高度。
《做人与作文》主要是通过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让学生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有时候读到一些故事,我自己常常也会禁不住泪流满面,或许更多的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
每天早上我们都会跳“励志晨操”,是由我们公司自己创作的,为的是把我们“全民励志”的理念推广给每一个中国人。一开始我不太明白,公司为何要“浪费”这宝贵的时间来跳操,这好象只有学生时代才会去做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早上,我突然领悟到了它的含义。 那天早上我学会了一首手语歌,叫做“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伴我永远去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那天我才知道, 原来这首歌的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她和母亲相依为命。
由于家里很穷,为了生计,妈妈不得不每天早出晚归去赚钱。小女孩每天总是倚在门旁,盼着妈妈回来,因为妈妈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带来一支年糕,可知这是她童年最美的美味了。
有一天,小女孩在家等了很久很久,妈妈也没回来。天已经很黑了,外边又下着雨,依然没有妈妈的身影。
于是,小女孩决定沿着妈妈每天走过的路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很远,终于在路边发现了躺在地上的妈妈。
小女孩推了推妈妈,喊了两声没有回答,她以为妈妈睡着了,便坐下来,捧起妈妈的脸,擦去妈妈脸上的泥水,让其枕在自己的腿上,睡的舒服些。就在这时,小女孩发现妈妈的眼睛还睁着,她突然意识到,妈妈可能死了。
这时,她十分恐惧,使劲地推着妈妈,却发现妈妈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根年糕……她拼命地哭啊哭啊,却没有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一直在哭。不知多久,小女孩最后才感到妈妈可能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于是她用手去合妈妈的眼睛,却怎么也合不上。
她想,是妈妈担心我,不放心我吗?她忽然明白该怎么做了,擦干泪,她要让妈妈知道她会坚强地活下去,让妈妈放心地去,于是,她用手语,在雨中一遍又一遍地“唱”着这首“感恩的心”,雨水、泥水、泪水顺着她坚强的小脸向下滑。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她就这样在雨中“唱”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闭上。
听到这个故事,给我带来的是来自心灵的震撼,我当即写下了在我的生命中永远也难以忘记的一个故事——“永留利息在人间”。我想我们的一生中要感谢多少人啊! 我家里很穷,但我不能放弃学业。
虽然我不知道是否能圆我小时侯的大学梦,但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我要读书! “永留利息在人间?”,不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吗?”一个人在世上能把私利看淡到如此境界,确实是不易。每每想到这句话时,我不再落泪,因为我已学会如何去拥有这样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心胸。”
恩惠在人间必会在人间得到丰厚的“利息”。“永留利息在人间”,人活在世上,有这样一种澄明的心胸,才能昭如日月,平淡坦然,人生才算得上是大智慧! 当我把“永留利息在人间”编入《做人与作文》,我在想:希望每个读到这个故事的人都能将恩惠留在人间,时时心存善念,心存感恩。
如今,我每天都在感激生活。我感谢上苍给了我们食粮,感谢母亲给了我思考的大脑,感谢给了我无穷欢乐的朋友,感谢清晨每一次初升的朝阳,我也感谢每一天所遇到的每一个陌生人。
感恩其实如此简单:一个微笑,一声答谢,一个电话,一封家书…… 当我学会感恩时,我才真正明晰幸福的含义;当我学会感恩时,我才能笑对人生的风雨;也只有当我学会感恩,我才能承担起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为别人照路,也照亮了自己,让更多人拥有幸福,自己也会福在其中。
2.心路历程作文
“高山无语,深水无波,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也非淡而无味之淡,而是素净质朴,宁静深沉;是深邃的执着,是内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是我所能想到的关于人生境界的极至,也许着极至只界定于我个人的范围吧,等哪一天,心中无功名、无利禄、无喜亦无忧,那么这个境界就算达到了,只是不知这一天要在什么时候,可能是好几百年以后,现在是不可能的。也惟有想想罢了,或是在梦里将其实现。
走进《三重门》的那段日子里,我以为我找到了自己,殊不知那仅仅是一个现象,只是自己在中学的生活里,找到了某些相似,可以说心依然是那么的空茫,融入了郭敬明,他那淡淡的悲伤,忧忧的情怀和那低沉的笔调,似乎唤起了自己内心的共鸣。尽管如此,我依然无法确定自我,就仿佛秋风一阵一阵的悲伤而来,我无法判断是悲伤被秋风送来,还是秋风本身就悲伤。
也许二者兼并,也许什么都不是。可见人的复杂。
好想古老的远方有一个童话。可以把自己融入的童话。
有美丽的公主、英俊的王子,还有漂亮的宫殿。当然,什么也没有也可以,只要他是一个童话。
然而,童话,能融入我的童话并不存在,只是古老的寓言还存在着。他说:你永远都无法知道鱼是否快乐,但别人也永远无法知道你是否知道鱼是否快乐。
就像没人知道,站在遥远天际的是一条孤独的海龙,还是一道孤独的荣耀。在人生中,简单的童话只能是一个梦,复杂的寓言却是我们的必修。
忘却了自己原本可以放弃,枕着头什么也不用去管,所谓文艺、所谓青春、所谓梦想,其实都是看不见的事物,就像记忆里繁盛的夏日亮光,强烈得不行,可是仔细回味那热度、气味和形状,却也只能在大脑里模糊成一片,然后紧紧的贴在眼皮底下,真希望他能永远的贴在那儿。可,这永远恐怕也只有定格了才行吧。
那些夏日里暴雨横穿天空的季节,在阳光里蜕化出翅膀,覆盖住秘密。这秘密除了厌倦、无助还有忧伤,覆盖住潜伏在柔软的心脏里。
等待着有一天覆盖的外物能被捅出一个口子,然后将一切的积压统统释放。一瞬间,还自己以自由。
也许我应该钦佩古人,因为我始终不解陶渊明何以能以如此轻松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后人视为富贵财富的东西,能够执起笔潇洒挥动,不问世俗,只问心。还有那梅妻鹤子,茫茫的孤独、长久的空寂,他如何忍受,如何度过。
很是遗憾,我不懂酒,不懂喝酒,更别谈品酒。如果懂,也许我就知道答案了吧,不知品酒是否如品茶一般。
噙在嘴里,慢慢送下,顺势通过五脏六腑,让每一角,每一落都得到触摸,然后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留在唇齿间的丝丝余香,以此来让自己沉淀,不过这是一门高深的功夫,要有一定的道行方可修行,亦要有一定的天赋方可修成,诚然我不解。接下来我不知道会融入谁,但肯定不会是自己,一直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可又怕去拥有所需要的,就注定了始终无法融入自己,始终无法达到人生的境界。
那么,就继续让那秘密覆盖,并潜伏在柔软心脏的最柔软处吧。只是期盼,期盼在今后的日子里自己不在被困扰也就行了。
夏日的阳光是强烈的,能把我刺伤。夏日是短暂的,尽管它带着悲伤。
3.一篇心路历程怎么写满500~600个字啊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以这句话开始讲述三个悲凄而又震撼人心的故事。
(一)荆刺鸟
传说中有一种鸟,它一旦飞离巢穴就要去寻找荆刺树,这一路上它穿山越岭,追寻心中的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它找到的时候就把自已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树枝间婉转鸣唱,那歌声胜过百灵鸟,那歌声让夜莺惭愧,那歌声响遏流云,在空中久久回荡.一次心路历程的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没有比翅膀更高的天 空,没有比绝唱之路更长的历程.
它的生命里流淌着崇高的美,令人景仰.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生命的流程里,我们面临的种种,旅途的跋涉,没有人敢发出狂言:我将一路直通向成功.但也不是说我们成功的机会渺茫,只要我们的心有坚定的信念,用心行走,走出每一步多彩的脚印,永不退缩,勇往直前.每一步的前进都向成功接近了,她会向你招手,向你微笑.
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收集的人是你,获得的人也是你.以博大的胸襟完成心路成程,才能到达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才能静观云卷云舒的至高境界.
(二)凤凰涅磐
凤凰的出生注定了这一生的寻求:浴火重生的苦难历程.为了心中那不灭的愿望,为了心中深藏的理想,为了生命的永恒,义不容辞的远择了浴火之路.人们啊!在你一生中的追求,你可曾为它走上”浴火”之路,为了那不灭的灵魂!
我们有太多的路要走,我们有太多的梦要寻求.神五飞天,神六环游,承载着飞翔的梦,然而这决不是完美的结束,而是漫漫长途的开始,这是万里长征的起步,国之强大,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仍需要量遨游。
长长的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枯叶蝴蝶
四川峨眉伏虎寺周围繁衍着一种很丑的蝴蝶,叫枯叶蝶。枯黄的“栀子叶”点缀着细细的脉络和微白的斑斑点点,但又有谁知道,这便是枯叶蝶憔悴的装束?又有谁知,它要承爱的生活之苦,为了心中的梦,行走在艰辛的路途中早已忘记什么是苦,心中的煎熬,脚步作出最完美的注释:痛苦的心路是孕育成功的温床!
(四)人生历程
生命的旅途决不是坦途,充满荆刺,布满困苦,等待我们去穿越!
青莲居士走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诗仙之路;
东坡居士踏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之路;
范大学士开创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旷达之路
人生历程是最美的乐章,每一步都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它不可能都是成就人生的关键却会成为失败的罪魁祸首.
用心,是的,我们可以用心去铺就人生华美的乐章,矢志不渝,誓不罢休,为了人生的绝唱,为了浴火重生,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心路去经受那人生的历程。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要做到的也仅是如此
4.求10条简洁的短的读书笔记要短的
读《命运》有感 前阵子在书城买了本书,叫《滴水藏海》,里边有300个经典的哲理故事。
现在我来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运》。 《命运》讲的是连个孩子的命运,一个被高僧占卜为“状元”,另一个为“乞丐”。
二十年后,当初的“状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却成了“状元”。 上帝说:“我赋予每个人的天分之占他命运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在于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这段话,我很受触动。把握,把握命运,多简单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运,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随时都可以改变它的!只要你愿意 读《永别了武器》有感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哈姆雷特》读后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的代表作.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的传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剧中人霍拉旭所说: 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 曲折选宕的情节,紧紧围绕着复仇 而展开.哈姆雷特从德国的威登堡匆匆赶回国内,是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与叔叔克劳迪斯的婚礼,这已使哈姆莱特疑窦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宫城堡的露台上与父亲的亡魂相见,亡魂哀诉,这桩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为,并要他为父报仇.至此,他开始了艰难的复仇历程,与克劳迪斯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向克劳迪斯发出了复仇之剑.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爱也彻底,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复仇也彻底.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复仇记》后最大的感受.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仇也是需要养精蓄锐的,并不是凭着一时的心绪就可轻举妄动的.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的.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在确认了所要寻找的人以后,他并没有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所见的那样,于恩人抱拳云赴汤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剑刺死.他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却从来不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为了报恩而来.如果说他的报恩令人感动,那他的复仇则是如此的淋漓尽致,在我们也有几度的叫好后不免有点心惊. 《释梦》读后感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横跨半个世纪,对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如果以影响的范围作为衡量伟大的标准,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动了人类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类的无意识是无法被意识所控制,人类的潜意识中蕴含了巨大的心理内容,他以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释梦》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学术著作.通过对梦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红与黑》读后感 作家笔下展现的,首先是整个法兰西社会的一个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维里埃尔城的政治格局.贵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长是复辟王朝在这里的最高代表,把维护复辟政权,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在政治上得势视为天职.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原是小市民,由于投靠天主教会的秘密组织圣会而获得现在的肥差,从而把自己同复辟政权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玛斯隆是教会派来的间谍,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监视之下,在这王座与祭坛互相支撑的时代,是个炙手可热的人.这三个人构成的三头政治,反映了复辟势力在维里埃尔城独揽大权的局面.而他们的对立面,是为数甚重,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咄咄逼人的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司汤达一方面向人们描述了保王党人的横行霸道,一方面又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握有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定将是最后的胜者.《红与黑》成书于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汤达竟像是洞悉了历史运动的这一必然趋向. 一只狗,一生情 ——读《再见了,可鲁》有感 (361021)集美中学高二7班 李晓惠/发表于中学生语文(有节选)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小猫、小狗,并不仅仅因为它们的可爱与单纯。
日本有个作家叫石黑谦吾,他说,他的生命中出现过很多只狗,它们仿佛是与他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