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侏罗纪公园观后感求一篇侏罗纪公园的观后感,要300字的
《侏罗纪公园》三部曲观后感1 看来我的眼力还不太差,没多久就看出来第一部中的女主角Ellie就是前阵子David Lynch的《INLAND EMPIRE》的女主角.这女人的面相越长越刻薄了我觉得,还是年轻时的样子顺眼些.2 和绝大部分灾难片一样,配角全部无一生还,主角全部幸免于难,甚至连严重一点的伤(行动不便,昏迷不醒,缺胳膊少腿等)都没有,只不过意思意思,额头和手臂上挂些彩.由此可见,灾难片结局可简单概括为:主角的天堂,配角的地狱.3 常识:他日遇到恐龙,先不要惊慌,因为恐龙分肉食和素食两种;不过鉴于要分辨这两种恐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那么我们最好的对策就是:原地不动保持静止,因为很多恐龙都只能看到活动的东西;不过如果某人撞到的是第一部中提到的**龙,你不动它也一样看得到你,那么就撒丫子狂奔吧,找棵树爬上去;可是如果这个倒霉的某人是跟我一样的体育白痴,跑也跑不快,树也根本爬不上去,那么就……只有自求多福了.4 第三部太夸张了,非要插个破镜重圆的故事进来,别扭.5 三部片子的铺垫工作都做得很好,进入小岛之前主角有意无意地介绍了什么恐龙,冒险家们在小岛上肯定就会遇到什么恐龙,通常来说这些特邀嘉宾/客串主角都是很凶恶的肉食恐龙.6 据说还有四/五,不过我不打算看下去了.。
2.侏罗纪公园1 影评 2000字
《侏罗纪公园》:艺术与娱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在法国的公映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1902年,同样来自法国的一位电影大师梅里爱推出了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之旅》。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幻电影的诞生与电影史的肇始几乎是同一时间。
人们的非凡想象力,从一开始就赋予了科幻电影以绵延不断的长久生命力,一路走来经过了100多年。这一百多年里,许多科幻精品横空出世重写电影历史,推动着这个独特的片种不断的创新发展,并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果电影是梦的话,科幻电影可以说是最瑰丽的一个。 电影是影像的艺术,所以绝佳的创意必须有足够强硬的技术支持才能展现给观众,流芳百世。
这也是绝大多数经典的科幻电影作品都产在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端的美国的原因。由于技术所限,早期的科幻电影多显得粗糙,特技效果让人不敢恭维,没有多少留给人们铭记的经典。
而这种情况在1968年的一部横空出世的作品打破,可以说,这部作品代表着科幻本义,这就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这部伟大的作品不仅有着深刻的含义,其逼真的特技效果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仍让人叹为观止。
而它也是直接促成乔治•卢卡斯拍摄后来享誉全球的《星球大战》系列的重要原因。而它科幻电影NO.1的地位也直到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的出现才被打破。
迄今为止,不论任何的科幻电影评选中,这两部作品也一直牢牢的占领着前三甲的两个席位,其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可由于其超前的意识和深邃的思想,它们无一例外的在刚刚上映时受到或者是票房或者是票房的冷遇,尤其是《银翼杀手》,当年票房惨败评论戚戚,可随着时间的检验,自身的价值逐渐显现,已经成了后来者居上的典范。
不同于以上一类经典科幻电影的风格,有一类导演的科幻作品,从来都是艺术和娱乐兼具,如此兼容并包的定位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席卷全球票房的同时,在评论界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类导演的代表中最出名的有两个,一位是用《异形2》《深渊》《终结者》等一系列科幻作品开创科幻电影新概念的詹姆斯•卡梅隆,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电影的标志性人物,他的电影也牵动着整整一代人回忆。犹太裔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展现了本民族特有的华丽到奢侈的想象力,并在其中注入了自己始终保持着的一颗童心。
纵观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科幻作品占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从最初的《第三类接触》的神秘莫测,到《E•T外星人》的童心未泯,《人工智能》的温情和残忍,《少数派报告》的质疑反思,再到去年上映的《世界大战》中的末世情结。每一部作品无一不是在讲述观点的同时又用他丰富到令人咋舌的科幻元素的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眼光。
而在这其中最颠峰的科幻作品便是1993年让全世界为之惊叹的《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 我们没有生在美国,我们同样没有生在70年代,因此在没有足够的文化铺垫的前提下,我们这一代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星战》系列的巨大的魅力,更不用说是对这种由电影而产生的文化的狂热拥蹙了。
可是,我们会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有这么一部科幻作品,让全世界的影迷如潮水般涌进电影院为之疯狂,而这种情形直到1997年的《泰坦尼克》出现后才重现了一次。这部作品就是《侏罗纪公园》,那个还原了恐龙的奇异世界。
《侏罗纪公园》至今仍然以9亿多的票房成绩排在全球票房排行榜的第六位,排在前十位影片几乎被近几年的《魔戒》和《哈利•波特》系列霸占着。而在它们十年前就已经出现的《侏罗纪公园》是前十名中唯一一部上个世纪的影片。
也许票房并不能成为衡量一部电影的全部标准,可这一系列数字已经完全可以验证它独到的艺术魅力,正如影片中不可一世的霸王龙一样,《侏罗纪公园》完全称得上是艺术与娱乐结合最佳的科幻电影霸主! 影片改编自著名科幻小说家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的同名小说作品。讲述了约翰•哈蒙德博士在进行恐龙研究过程中发现一只吸了恐龙血,被困在树脂化石中的蚊子。
他从蚊子体内的恐龙血中提取出DNA,复制出真正的恐龙,并建成一个恐龙“侏罗纪公园”。没想到的是,公园发生意外事故后又遭人破坏,恐龙出逃造成了灾难性局面。
这是一个典型的“软科幻”故事(科幻作品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自然科学为科幻构思的作品,作家力图把每一种科学发明写得符合自然科学能够加以解释清楚的程度,如果出现不合情理的解释,也是由于受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软科幻一般不会刻意去对作品中提到的科学发明的科学根据进行过多的解释,甚至也不顾这种超前的科学构想是否有可能实现,因为对于作家来说,他所关注的是这一科学发明出现后,或者是在这一特定科技背景下,将会发生什么事,社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未来的社会将会是怎样的。
因此有人认为,软科幻以包括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社会科学为科幻构思的作品。杜渐:《世界科幻文坛大观》第一册,108页)。
斯皮尔伯格看中这个故。
3.关于《侏罗纪公园》的影评带中文翻译
《侏罗纪公园》:艺术与娱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被美国电影同业评定为100分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素有“电影神童”之称。是好莱坞电影的标志性人物,他的电影也牵动着整整一代人回忆。由于从小钻研电影的表达方式,他对电影技巧的掌握,可以说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同时,斯皮尔伯格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透过电影镜头来看世界,因此让他长期保持了丰富的幻想力和赤子之心。在他创作的众多作品中最颠峰的科幻作品便是1993年让全世界为之惊叹的《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至今仍然以9亿多的票房成绩排在全球票房排行榜的第六位,也许票房并不能成为衡量一部电影的全部标准,可这一系列数字已经完全可以验证它独到的艺术魅力,正如影片中不可一世的霸王龙一样,《侏罗纪公园》完全称得上是艺术与娱乐结合最佳的科幻电影霸主!
斯皮尔伯格深谙如何控制影片的节奏,使得故事的发展一直张驰有度。本片的几位“人类主角”都不是片酬高昂的大明星,但却形形色色、更添生气,有着利欲熏心的胖子,有天真勇敢的兄妹俩,有一方面为失败而痛心一方面为保护家人而坚定的老博士,有镇定冷静的男主人公艾伦博士。然而,本片最重要的特点是电脑特技的制作,影片刚开始,伴随着约翰•威廉姆斯史诗般壮阔的音乐,在哈蒙德博士的指引下,我们在荧幕上第一次看到那个已经消失了几百万年的庞然大物的时候,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影片中的恐龙们,不再是以往影片里单调笨拙的配角,它们凭着各异的性格和特点成为了绝对抢眼的主角。温和柔顺的食草梁龙对着小女孩的一个巨型喷嚏至今想起来还让我捧腹,在原野上受惊集体狂奔的恐龙的出现是影片第一次群体恐龙出现的场面,那种气势来势汹汹扑面而来。流畅而又扣人心弦是斯氏的长项,杯中颤动的水波纹,被扔到车顶鲜血淋淋的羊腿,挂在树上不断下坠的汽车,10万伏特的高压电网,智力惊人的迅猛龙,这些都让你提高了肾上腺,睁大瞳孔,乍起汗毛,让你心动过速的同时大呼过瘾。
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是:Life will always find the way out!生命总会找到出路!为了达到控制岛上物种的目的,放养的恐龙都是母性的,防止自然交配。但是为了适应自然的大型爬行动物们在特殊的环境中变异了设定好的性别,并在公园内开始了不受控制的繁殖。接着,一系列的失误使得看上去完美的防护系统逐渐崩溃。失去控制的史前大蜥蜴们开始危及人们的生命。
斯皮尔伯格看中这个故事,也正是因为它丰富娱乐元素表象下对社会科学发展带来恶果的深刻反思:自然规律是不容相悖的,否则必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影片表达了作者对科技带来的对人类生存系统冲击的担忧,并以血的残酷警示着那些自认为可以将自然踩在脚下的人们。科学是不是可以让人类自以为是全世界的主宰,可以支配自然而超越自然?当然,导演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可以看到,这体现了现代西方在经过20世纪以来对于科学的反省后,对科学的局限性的认识。科学不能成为人类狂妄自大的借口。
结尾一幕,逃出生天的人们坐在直升机里飞离了小岛,外面是一望无际波光嶙嶙的海面,刚才惊魂甫定的他们此刻已经恢复了平静,看着身边熟睡的孩子他们对视而笑。一手缔造了“侏罗纪公园”的约翰•哈蒙德博士抚摸着手杖上那只琥珀化石陷入了沉思。这是全人类的反思,激战之后的透彻淡然,掺杂着对生命规律的敬畏。几百万年来地球赖以生存的自然法则,不会因为人类的自以为是而轻易改变。而世界上还存在着多少拥有了高端科学技术就以为自己是上帝的渺小的人啊!在悠扬的乐章中,斯皮尔伯格让我们带着这份淡淡的忧虑结束了观影。而直升机也慢慢消失在金色的夕阳之中,毕竟,他是爱着人类的,所以,他让我们飞向了希望。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部包含着人文关怀、科技警示、炫目特效的精彩影片,多年后再去看仍然大呼经典。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影片做到了没有瑕疵。把斯皮尔伯格结合艺术与商业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在影史上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侏罗纪公园》电影观后感
快开学了,妈妈说让我最后的放松一下,去看一场电影《侏罗纪公园》,结果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让我紧张了,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电影的内容吧,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惊险刺激的《侏罗纪公园》。
电影讲述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博士通过一只吸了恐龙血,被困在树脂形成化石中的蚊子,提取到恐龙的DNA,创造出活体恐龙,建造了一个侏罗纪公园。一些科学家受邀来到这个世外小岛上观光浏览。就在这时,风暴来了。岛上一个贪心的工作人员将所有电源关闭,拿走了恐龙的胚胎,使得岛上的所有的恐龙失控。恐龙冲破高压电网,危险逼近,危机四伏,科学家们与恐龙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放弃拯救公园,离开了小岛 。
《侏罗纪公园3D》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它包含了人文关怀、炫酷的特效,十分精彩。也真心希望大家去感受一下吧!
5.电影侏罗纪世界影评600字
22年后,人类和恐龙的利益达成了一致,,
侏罗纪世界里已经完全褪去了当年的简陋蛮荒感,一个现代而精致的升级版universal studio+野生动物园横空出世,完美融合了观赏性、娱乐性、互动性
一头沧龙在大小朋友的骑待中,朝吊起的鲸鱼高高跃起,腾空,张嘴,吞噬,翻转,落水。。整套动作难度系数极高,一气呵成,传统的海豚顶球项目无可比拟。。观众瞠目结舌,随后使劲鼓掌。
宾主尽欢。一个盛世。
完全可以唱起赞歌:
侏罗纪的天,是晴朗的天~侏罗纪的恐龙好喜欢~~
除了一只新品种的暴虐龙。
它史无前例的高智商、狡诈、残暴和血腥。。能躲避人类的红外监控,还能使用一定的策略,会伪装,会壮士断腕般取出体内追踪器,可谓有勇有谋。
暴虐龙是公园负责人为了吸引眼球取的名字,事实上它mix了多种基因,包括树蛙、迅猛龙、霸王龙等等,,
人类无法定义它是什么品种,用主角的话说,它也想知道“我是谁”,要确认自己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因此,它一出笼,便横冲直撞地碾压了企图制服它的人类,对其他食草类恐龙也毫不顾念香火之情。
十步杀一龙,千里不留行。
杀了这老半天,终于有肉食性恐龙看不下去了,卧槽你这是要干嘛呀。
我们看到,恐龙们一直在这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要猪有猪,要羊有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这样轻松又待遇丰厚的正式工作,比起老祖宗们居无定所食无定时不知道强哪儿去了,这时候恐龙对人类的姿态,不说是俯首称臣,起码是比较服气的
加上人类也给它们看过了彗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亡的科教宣传片,更不敢造次。。和人类火拼,损人不利己,纯属吃饱了撑着
在这个大前提下,几只见到同类老大哥一时激动被策反的迅猛龙,很快就认清了形势,再次反水,站回了东家这边。。第一部那头霸王龙虽然已经年迈,但也责无旁贷站出来了,和迅猛龙一起围攻暴虐龙。。而给予致命一击的是那只表演明星沧龙,不愧是侏罗纪公园的优秀员工。
这是本片最好看的30分钟,老前辈联手教育愣头青。最后,侏罗纪公园铲除内患,人类脱险,重建工作指日可待。
所以,这部片子也可以叫做:侏罗纪之以和为贵
6.《侏罗纪公园》的两百字观后感
来我的眼力还不太差,没多久就看出来第一部中的女主角Ellie就是前阵子David Lynch的《INLAND EMPIRE》的女主角。这女人的面相越长越刻薄了我觉得,还是年轻时的样子顺眼些。
2 和绝大部分灾难片一样,配角全部无一生还,主角全部幸免于难,甚至连严重一点的伤(行动不便,昏迷不醒,缺胳膊少腿等)都没有,只不过意思意思,额头和手臂上挂些彩。由此可见,灾难片结局可简单概括为:主角的天堂,配角的地狱。
3 常识:他日遇到恐龙,先不要惊慌,因为恐龙分肉食和素食两种;不过鉴于要分辨这两种恐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那么我们最好的对策就是:原地不动保持静止,因为很多恐龙都只能看到活动的东西;不过如果某人撞到的是第一部中提到的**龙,你不动它也一样看得到你,那么就撒丫子狂奔吧,找棵树爬上去;可是如果这个倒霉的某人是跟我一样的体育白痴,跑也跑不快,树也根本爬不上去,那么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4 第三部太夸张了,非要插个破镜重圆的故事进来,别扭。
5 三部片子的铺垫工作都做得很好,进入小岛之前主角有意无意地介绍了什么恐龙,冒险家们在小岛上肯定就会遇到什么恐龙,通常来说这些特邀嘉宾/客串主角都是很凶恶的肉食恐龙。
6 据说还有四/五,不过我不打算看下去了。
7.《侏罗纪公园》观后感想
[《侏罗纪公园》观后感想]
《侏罗纪公园》在我们小的时候很流行,但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电视,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了,想想,小的时候大家都是那么勤奋,长大以后,懒惰最终是战胜了勤奋,《侏罗纪公园》观后感想。所以还是长大了以后比价多时候看电视、电影。
昨晚只是看到第二部,真的没有信心再看下去了。当我们面对这种这样的自然灾害的时候,才会深切地体会到人类在自然的面前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所以保护自然才能拯救人类。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在自然面前也并不是措手无策的。
当我看到恐龙在追着人类跑,不是踩死就是活生生地吞下去的时候,觉得我们人类无论怎样都是逃不脱恐龙的魔爪。在电视上可以看到很多的恐怖片,例如僵尸片,但是只要我们不呼吸,僵尸就不会发现我们,如果我们手中有符,一些武功,仪器,还可以制服,相比之下,僵尸比恐龙可爱多了;就算是疯狗,只要我们跑到高处,它也耐不了我们、、、、、看了这些恐龙之后,我才发现,之前所看的什么所谓的恐怖的东西,其实是我们没有看到更加恐怖的东西而已。
那些恐龙,把我们人类叼起来,然后跟另一个恐龙分着来吃,一个恐龙一半。那个场景真的很想我们在分着一只小鸟,但是现实中得小鸟,是很难射下来。而恐龙捉一个人却是极其容易,观后感《《侏罗纪公园》观后感想》。他们就像猎狗那样盯着自己的食物不放。现在开始觉得,我们宰杀了那么多动物和植物,是不是也像侏罗纪公园里面的恐龙一样恐怖可恶呢?生活中有很多人比恐龙还要恐怖的。
有时候不喜欢片里面的一些角色,因为他们对恐龙的痴迷程度已经达到疯狂了。对一件事情的执着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你的疯狂而连累了同伴,甚至让同伴牺牲,这样就是疯狂到变态了。像里面的一个场景,那个男主角将那只受伤的幼龙报回来医治,而引来了母恐龙,最后是恐龙的大扫荡,在悬崖边上差点丢了自己的性命,最后要牺牲一个伙伴,这种行为太可恶了。救动物也要看对象,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像狗那样有感情的。面对这些冷血的,没有感情的恐龙来说,救了就是将自己送上绝路。假如某人的爱心泛滥到非救不可的程度,那就去救吧,但是不能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前提下。我们都没有主宰别人生命的权利。
最后,假如是我被丢进恐龙堆里,真的宁愿自杀,真的是太恐怖太血腥了。即使幸运到没有死掉,也会被吓成神经病。
〔《侏罗纪公园》观后感想〕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8.观侏罗纪公园从生物的角度来看并写一篇观后感
暑假里,我们还有幸观看了《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多启示。
这部电影所描述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博士建造了一个里面有着恐龙和远古植物的侏罗纪公园,他们提取远古蚊子的血液样本,并克隆出远古恐龙。当受邀请的人参观侏罗纪公园时,公园里的一位工作人员将所有系统和电源全部关闭,并闯入禁区,拿走了所有恐龙的胚胎,但却在离开时遭遇恐龙身亡。因为电源关闭,所有恐龙都闯了出来,游客们陷入了险境。但这些机智、勇敢的游客最终还是成功的摆脱了困境,离开了公园。
看了这部电影,我认为建造公园的博士,有这样的想法和创造的能力和意识确实是好的,但是,如果破坏了地球的生态规律也是不对的,既然大自然的选择让恐龙灭绝,就不应该把他们在克隆出来。如果人和恐龙这两种生物在同一时代生存的话,必将会引发一场大战争,可能会共同灭绝。
我们再转移到第二个话题,我认为,那个偷胚胎的工作人员非常的自私。他只为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后果地关掉了所有系统,这样做,使所有的防恐龙电网全部失效,让恐龙肆无忌惮地去伤害人类,这不就是只为一时之利的表现吗?这样的恶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果然,它在运输的路途中被恐龙害死。而那些恐龙胚胎将永远沉于大河之下。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我们不能改变大自然的规律,如果改变了,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也不能自私自利,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长久的利益,给他人和世界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