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咱几篇简单的说明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著名的飞行员贝克驾驶的飞机在太平洋中坠毁,他侥幸逃生.在救生船上漂流了21天,正在他求生无望之际,被一艘经过的鱼船所救.
回国后,有人问他:”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贝克说:”从这件事中学到的东西是:一是等待希望;二是假如有水喝,有事物可以填腹,你就不应该抱怨.”
一个人有了水、食物,还要什么呢?对于生活而言,要的可以很多,香车、豪宅、咖啡……但对于生存而言,只要一杯水、一些食物足以.
但是,人心不古,自己总是很少去想已经有的东西,但却念念不忘得不到的东西.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抱怨,甚至养成一种习惯,抱怨自己的衣食、住所、学习等等的不如意,而忘记了自己已经拥有的.
他们不会去等待,只是无休止地抱怨,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情绪.
其实每一个人是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的.
有一位女作家在街头遇到一个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十分破旧,身体看上去也十分虚弱,但是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神情.女作家在她那买了一枝花,然后与她攀谈起来.女作家问:”你看起来很高兴?”
老太太说:”为什么不呢?”
耶稣在星期五被人钉在十字架上,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事,可是3天后,却是复活节.
所以我遇到不幸的时候,从来不抱怨.我只想着只要等3天,一切就都正常了.
这是一种平凡而又智慧的生存方式.抱怨无济于事,还是等等吧,也许3天过后,就是另外一种诠释了.
2.谁有简单的说明文阅读理解
1、说明文着重揭示自然界潜在奥秘、生物生存背景和产品工艺原理,多解释性、定义性、说明性长句,甚至可能会出现多种从句叠现的现象,因此说明文时同学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始终以平静的心态阅读原文,解答试题。同时应认真分析长句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这样才能对其做出准确理解。
2、说明文因为其体裁的客观性,所以作者的态度也往往采取中立。说明文是用言简意赅的文字介绍、解释事理。一般来说,说明文都写得条理分明,有一定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因此,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洁。
3、说明文的第一句通常为主题句,开宗明义、点明全文要说明的对象,如上所述,说明文的行文方式有其特点,即主要有比较、对照和分类几种格式,每篇短文以一种为主,有时几种兼用。
3.说明文阅读常识 简短一点
说明文要看分答题,这个你自己领悟。
把每一段开头句子都画下来,在概括方面会有用的。 其实说明文比较简单,但一定要有原文意识(回原文找)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解题技巧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中,说明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就说明文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考查类型及答题对策分别进行总结、归纳,原来同学们感觉困难的说明文阅读,也没有什么神秘的。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 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说明文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①的说明顺序对②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①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②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四: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4.我急需一篇短一点的说明文
我的家
我家位于三环内, 昆玉河沿岸. 虽然不大, 但显得精巧, 别致.
从气象局向南走便是我住的小区. 2号楼五层的东门是我的家. 进入大门, 首先看到我家基本上是用红榉木装修成, 并且家具,地板全由木头制成, 像个小木屋. 走廊北边是厨房.穿过走廊, 北边是主人卧室. 南边是客厅, 客厅南侧是阳台.
我的小屋,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小天地。每天回到家里,走进我的小天地,心里就会感到十分的舒适、轻松, 一切烦恼都抛之脑后. 我的小屋在走廊,厨房,主人卧室中间. 大概十来平方米. 小屋的门是推拉门. 进入后, 西南边是宽1米多的小床. 床北边是书架, 书架上分层码放着各类图书. 按层分小说、散文、科幻、历史、人物传记等类别。书是我最爱看的,它是我的老师,是帮我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每当我遇到问题时,我都要向它们请教。每当我感到心身疲惫时,我便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来阅读,此时我会忘记一切疲劳、烦恼,感到无比的快乐。书架东边是书桌. 我的书桌很大, 长约1.5米. 书桌西边陈列着一台新款奔4电脑, 它是银蓝色的. 西边有打印机, 打印机东边有数码相机, 书桌底下的台子上有扫描仪, 宽带网接口, 设备很齐全. 在学习中, 我遇到了困难,便可以上网校寻找答案。累了,还和电脑杀一盘棋,休息一下。自从有了这台电脑,我便不再寂寞,我可以通过互联网向老师请教问题,可以和朋友聊天。电脑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当然, 电脑游戏早已成为我人生最大乐趣之一. 每逢周末, 我都回过把瘾. 电脑东边是一个从美国进口的护眼灯. 它全身为天蓝色, 无频闪,亮度适中,电压稳, 更好地保护了我的心灵之窗. 窗台上有一盆君子兰和一盆无土栽培. 君子兰花香很淡, 但花色极浓, 几十朵相拱而立, 能够立到几十天. 他们群立在面前给我力量, 给我鼓舞. 无土栽培一年能结一次红红的珍珠椒. 让我常到了丰收的喜悦.
我的小屋是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方, 是我学习和休闲娱乐的地方.
这就是我温馨的家, 我爱我的家.
5.初一说明文阅读给几篇,我明天要考试
内在的成因、原理、发展规律等为主。
形式上,事物性说明文一般采用总分式之类的结构,而事理性说明文一般采用层进式结构。事理性说明文还常运用一些设问句,既引出话题,又作为一段或全文围绕的中心。
解题思路第1题,识别类型,可从说明对象的属类和说明的内容来加以识别。识别说明顺序,可以运用排除法:非时非空即逻辑。
解答第2题,要仔细阅读全文,尤其要弄清楚第二、三、四段都是围绕概念,即“什么是信息”说明的。第三、四段举例说明“信息”必须具备的本质特征——具有某种意义。
弄清了这些,答案就不会选错了。第3题,识别①,要注意它揭示的是“信息”这一概念的全部本质特征,而不是部分本质特征。
前都属于下定义,后者属于作诠释。识别②,要注意它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上,它把同类归在一起;形式上,它用了分号。
识别③,要注意“和”是介词,而不是连词,“和……同等”是作比较的结果。第4题,解答①,要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1句话联系起来,答案就清楚了。
解答②,可参考第2题的思路解说。解答③,可运用比较法,看删后是否符合实际。
解答④,要弄清“加工”的含义比“生产”更进了一层,这里是指对原信息加以筛选、提炼,使之达到更完美的标准。因些,两个词如果对调 ,就不符合逻辑了。
第2题遥感卫星①信息技术革命,是传送信息技术的更新,是获取信息手段的突破。获取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些深层次关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a遥感卫星就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它远在太空就可以看清人们在地面察觉不到地质断层,代替人们勘察无人区内的情况,发现地下的石油、古迹。
②我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坡、塌方灾害困扰。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直找不出内在原因,只能年复一年的在灾害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
然而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的显示出,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立即采取了加固地层的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③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国土普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途径。
b例如,我国对于青藏高原等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之地进行普查,遥感卫星提供的一幅照片的覆盖面积是航空照片的140倍,只需1人用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解译判读工作;如用飞机航拍,则需30人用几个月时间;如用人工则需几年。④我国石油地质队员在对柴达木盆地“伊克雅乌汝”油气构造进行调查时,26人苦战4个月,才测出568个点,以此绘制出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图;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还发现了地面测量中无法发现的断层构造。
⑤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利用遥感卫星图片,发现了一批古代遗迹。比如内蒙古昭乌达盟附近的一座被黄沙深埋的古城,在遥感卫星照片上被发现,并确认是元朝忽必烈为其女儿鲁国大长公主兴建的应昌古城。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对本文结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①a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 B、作诠释)②b句除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何具体作用? 3、第四段画浪线句子所说明的对象的特征之一是 4、理解第二段中加点词 :①“一直”不能删掉,这是因为 ②“才”的用法是 。
A、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B、表示对比之下数量少C、表示事情发生得晚 D、表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然后怎样关键提示以上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整体感知说明文内容的能力。整体感知说明文内容,指的就是能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理清结构和理解文意,等等。
“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这是《教纲》提出的要求,据此,中考对说明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格外看重,我们必须予以足够重视。解题思路解答第1题,先要整体把握文意,明确第一段末句的几点意思对下文的作用,据此就能一举两得,揭开“顺序”和“结构”之谜。
第2题,解答①要弄清下定义和作诠释的根本区别,用换位法(主语与连同定语在内的宾语互换位置)加以鉴别,换后意思不变的是下定义,换后意思发生逻辑错误了,就是作诠释。解答②,目光要在“航空照片”、“飞机航拍”和“人工”上聚焦,并揣摩作者的用意,就不难看出意在用它们跟遥感卫星的工作效率用比较,以突出遥感卫星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解答第3题,只要扣住“仅”和“还”这两个副词,答案就会撩开面纱。第4题,解答①要看到“一直”是与“长期以来”相照应的,便可揣摩出它对查找“内在原因”的难度之大起了强调作用。
解答②,要联系上文理解,会很快排除A和B,却可能会在C和D中犹豫不决,但只要联系“长期以来”和“一直找不出”去揣摩,你就会觉得选C才是准确的。第3题永恒办公室①或许再过个十年、十五年,你工作的办公室不必禁锢在闹市深处狭窄的房间内了,你将自由地在任何地方工作。
那时人类已进入“永恒办公室”时代 ,24小时内,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得到赖以工作的信息。“你就是你办公室”,这句在今天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口号将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6.给我抄一篇简短的说明文
会跳的鸡蛋 当我说鸡蛋会跳时,肯定有人问:“鸡蛋怎么会跳?”。
这是我在书上看到的。“会跳鸡蛋实验法”是把一个放着醋的广口瓶里放一个鸡蛋,把瓶盖拧紧放四天四夜,鸡蛋就会像跳跳球一样跳起来。
我赶快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上午我打开瓶盖,咦!醋的表面漂浮着许多小气泡,我想这可能就是醋和鸡蛋的化学反应吧!下午我心里痒痒的,总想打开瓶盖看看,又害怕不停打开瓶盖会对实验有影响。
最后还是因为好奇心忍不住打开了瓶盖又看了看,泡泡没了,可上面有一层棕色的膜,我轻轻的用手去摸了一下,好像还有点弹性,这下我才放心了。一天,两天、三天、明天就是实验的最后一天了我又激动又紧张呀!第四天,我早就站在鸡蛋旁等,我连几分几秒都记得5,4,3,2,1,0,我高兴的打开瓶盖,鸡蛋的壳已经完全脱落了,我拿出鸡蛋把它身上的醋洗干净。
然后拿到茶几上轻轻一松手,鸡蛋弹了起来,我成功了。
7.求说明文阅读题,最好5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 O题。
(1 1分) 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
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 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 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
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据预测,今后l 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
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
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1.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有哪些明显的优势? (3分) 2.作者在②③两段中列举了大量数据,目的是什么? (2分) 3.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请从文章两处加点的词语中任选一处,写出它的表达效果。(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
(12分) 如果你能在夜间观赏到海发光,那是相当瑰丽的。它似星光万点,又似乳光一片,更似绚丽多彩的礼花。
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海火”,这种迷人的景象是谁引起的呢?是谁的杰作呢? 有一种海发光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这主要是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其本身多呈玫瑰红色,平时凭借其体内的一种脂肪物质就能微放光明。
发光的特点是,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但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它们受到化学刺激时才比较鲜明。
当海上风浪把它们推向砾石海岸时,它们受到更大的触发而发光。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紧接一拨,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为火花型海发光。
还有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的。它们发光强度较弱,其特点是不论什么海况,也不管外界是否扰动,只要这种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
这样的细菌多在河口、港湾、寒暖流交汇处,特别是下水道入海处被污染处最多,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之为弥漫型海发光。 另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绵、苔虫、环虫和蚧贝等。
水母躯体上有特殊的发光器官,受到刺激便发出较大的闪光,有些鱼体内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资和氧作用而发光。这种发光通常是孤立出现的,在机械、化学作用刺激下,才比较醒目,它们发出的海光特点是一亮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这种的海发光被称为闪光型海发光。
海发光不仅绚丽多彩,美丽诱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与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海损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
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报天气,我国辽宁、河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
(选自《语文报》) 1.请简要概括绚丽多彩、美丽诱人的“海发光”的成因。(3分) 2.不同类型的海发光各有什么特点?(3分) 3.“火花型海发光”为什么会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3分) 4.海发光与生产建设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3分) 三、二维条形码 ①条形码有一维条形码和二维条形码之分。
一维条形码就是今天人们已经非常熟悉的普通条形码,它的信息仅靠黑白条纹的宽窄来表达,在平面上以单一方向分布排列。一维条形码虽然只能编码几十个字符、数字,还脱离不了对数据库的依赖,但它的使用已经极大地提高了电脑采集数据和处理信息的速度,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大大改进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眼下,这种条形码几乎覆盖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商品和流动物件。二维条形码是在一维条形码不。
8.一篇超级简单的说明文
21.它们能忍受陆地上细菌不能忍受的121℃以上的高温。除了能忍受高温外,这些古老的细菌还有一些奇特的属性,它们能忍受超级低温和盐度高的环境,强酸和强碱都不怕,可算是能忍受恶劣环境的“终极生物”了。
22.据古生物学家推测”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的作用应该是承上启下连接
23.你没划线 呵呵
24,耐高温细菌的发现为寻找外星生命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线索
25.本文标题与内容对应,标题耐高温细菌有望揭示生命起源,文中提及科学家指出,这次发现不仅仅是找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对研究生命的起源也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个大火球,燃烧了若干亿年才慢慢冷却下来,这些古老的耐高温细菌可能就是在地球的高温时期形成的。如果这个假说正确的话,生命起源的研究就有了新的思路。与标题呼应。
9.给几篇说明文阅读题,要答案
七、(2006年莱西)阅读《绿色塑料》,完成13一17小题。
【本题满分15分】 绿色塑料 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
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
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
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
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
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⑦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
他们利用生语文试题第6页(共12页) 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碱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 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
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13。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
(3分) 1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 15。
阅读第②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2分) 16。
仔细阅读第⑤、⑥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4分) 相同: 不同: 17。
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4分) (本题满分15分,共5道小题,其中第13小题3分,第14、15小题各2分,第16、17小题各4分) 【参考答案】13。
说明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绿色塑料的特点及种类。(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4。
用具体事实说明“白色污染”难以根除(后果十分严重)。(共2分,“用具体事实”1分,说明“白色污染问题严重”1分。
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5。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共2分,大意正确即司。得相应的分) 16。
相同:最终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不同: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
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 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共4分,相同点1分,不同点3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7。答题要点:使用普通塑料袋的危害;“绿色”塑料袋的特点;使用“绿色”塑料袋的意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共4分,每个要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