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诵读的意义是什么
经典诵读是弘(扬中办证)扬中华文化很好的形式。诵读晚会有利于缅怀先辈,体会生生不息的民族生机,并从文学艺术作品中寻找价值的肯定和情感的皈依。
上海、江苏、湖南等地观众纷纷表示,诵读晚会别开生面,艺术家朗诵得非常有感情,看了很受感染,晚会既是对昨天的缅怀、对今天的肯定和对未来的展望,也是把为了革命胜利而献身的先辈、正在为国家建设努力的人们以及青少年的未来联系起来的充满豪情、真情和激情的活动。
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形式,纪念亲人、革命先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很有意义,希望以后更多地举办这样的活动。北京、山东等地网友留言,他们在优美的朗诵中深情怀念那些故去的先烈和普通人,形式不同,情怀永在。希望在各个中小学大力开展经典朗诵活动,扬中华文化。
扩展资料
经典诵读贯彻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有关精神,充分依托校教育资源和优势,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积极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及讲解经典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2.经典诵读的意义
目前恰逢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形势,回溯源头,传承文明,经典诵读活动成为我校办学特色上的一项新的探索。自上学期起,我们就确定开展了以 “诵经典、品古韵、做君子、传美德”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精选中国古代、近代诗词、散文中的名篇精品,编印成校本教材 《走进经典》,在全校师生中掀起了诵读热潮,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和支持。
新学期伊始,学校就把这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决定把经典诵读持续开展下去,打造成我们实验中学素质教育上的一大亮点。学校成立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专门负责此项活动的运作,逐步建立起与这个活动相适应的完整而富有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
这项活动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语文教师具体实施,计入语文教学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诵读比赛,把比赛成绩作为考核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活动中,学生接触到了最具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识记和掌握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同时,逐步认识、领会了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通过教师进一步挖掘诵读的深层意义,引导学生写诵读心得,谈比赛体会,使学生不但达到知识积累的目的,还要培养敦厚好学、通达事理、胸襟开阔、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秀品德,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了,语言和精神世界都得到了明朗和提升,我们达到了预期效果。正如有的家长所说: “我们的孩子通过参与这项活动,积淀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步入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次活动的”。
3.开展经典朗诵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诵读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每一
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孩子们在经典诵读中修养德行, 学会做人。
诵读经典不仅丰富了几
代人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家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的大家的心灵,使大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扩展资料:
经典诵读能让孩子感受文字的节奏,这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诵读得多,灵巧的修辞,
铿锵的声韵,潜移默化中就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在写作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常常耳濡目染于经典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将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
4.诵读经典的意义
诵读课文,记忆力明显增强 经典诵读具有激发潜能与智慧的作用。
有助于审美教育与人文思想教育,拓展思想深度。大量识字: 每天坚持诵读20分钟,1年可轻松识字2000个以上,快速进入早期阅读,”早成才的孩子一定要早识字”.许多所谓的”神童”其实都是”早期大量识字和阅读”的孩子. 提高作文水平: 孩子认字多了,就会喜欢看书,看书多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就多,所谓”胸有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因此,诵读经典的孩子,大多说话流利,作文水平明显提高,遣词造句,引经据典。
.. 提高记忆力: 坚持认真诵读经典的绝大部分孩子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各科成绩明显提升,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他的记忆力、理解力的高低。诵读经典的孩子,记忆力和理解力都会显著增强,这时孩子读学校里的教科书易如反掌,考试成绩根本不用担心。
品德纯善: 读经典的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关心他人、成为众人公认的好孩子、好学生。 少儿诵读经典的好处1.熟知汉字音形义等功能特点,少儿用手指字诵读,自然识字,培养专注力、记忆力,增强语文能力、文 言文能 力,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达成正确的读书习惯,博古通今,建立成就根本。
2.诵读经典要求尊师重道,身心恭敬,正心诚意,培养诚信性格,秉性脾气向良性健康发展,自然健全人格,另取得“文化治疗”多动症,自闭症等。3.大声朗读,不断重复,乃至熟记于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圣贤道理,指导人生,心灵手巧,提高才艺、运动、劳动技能。4.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陶冶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深入背诵如流水,耳聪目明,经典美文,圣贤智慧,诵读而通达心的作用,心慧而脑智,健全身心综合能力,智慧善人生。
5.经典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精气神合一,身心神合一,天人合一等等意境所形成的智慧文字能量,久经不衰,承传万古不灭。诵读经典引领智慧之门,身体健康,精神崇高。
6.道医学对于诵读经典作用生理的机理简述:“心在窍为舌”“心气通于舌”,开口朗诵,打开心的外窍舌,五德能量补充心气;“肝开窍于目”,目视“经文”,调动肝脏功能;声带发音,抑扬顿挫,有声有调,寻声找音,调动肺脏功能;耳通肾脏,声波振动,同频共振,耳听其音,调动肾脏功能。7.诵读经典要求坐姿端正,身心松、静、自然,舌、口、目、耳、心、脑并用,五官、五脏、身形、手配合。
用正确的方法开口诵读经典,久而达到开心窍、启智慧、修心性,调脏腑、补德能,而自然识字、会意、妙悟、灵觉、获能、印心,轻松成就人生.大量识字: 每天坚持诵读20分钟,1年可轻松识字2000个以上,快速进入早期阅读,”早成才的孩子一定要早识字”.许多所谓的”神童”其实都是”早期大量识字和阅读”的孩子. 提高作文水平: 孩子认字多了,就会喜欢看书,看书多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就多,所谓”胸有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因此,诵读经典的孩子,大多说话流利,作文水平明显提高,遣词造句,引经据典。.. 提高记忆力: 坚持认真诵读经典的绝大部分孩子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各科成绩明显提升,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他的记忆力、理解力的高低。
诵读经典的孩子,记忆力和理解力都会显著增强,这时孩子读学校里的教科书易如反掌,考试成绩根本不用担心。 品德纯善: 读经典的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关心他人、成为众人公认的好孩子、好学生。
少儿诵读经典的好处1.熟知汉字音形义等功能特点,少儿用手指字诵读,自然识字,培养专注力、记忆力,增强语文能力、文 言文能 力,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达成正确的读书习惯,博古通今,建立成就根本。2.诵读经典要求尊师重道,身心恭敬,正心诚意,培养诚信性格,秉性脾气向良性健康发展,自然健全人格,另取得“文化治疗”多动症,自闭症等。
3.大声朗读,不断重复,乃至熟记于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圣贤道理,指导人生,心灵手巧,提高才艺、运动、劳动技能。
4.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陶冶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深入背诵如流水,耳聪目明,经典美文,圣贤智慧,诵读而通达心的作用,心慧而脑智,健全身心综合能力,智慧善人生。5.经典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精气神合一,身心神合一,天人合一等等意境所形成的智慧文字能量,久经不衰,承传万古不灭。
诵读经典引领智慧之门,身体健康,精神崇高。6.道医学对于诵读经典作用生理的机理简述:“心在窍为舌”“心气通于舌”,开口朗诵,打开心的外窍舌,五德能量补充心气;“肝开窍于目”,目视“经文”,调动肝脏功能;声带发音,抑扬顿挫,有声有调,寻声找音,调动肺脏功能;耳通肾脏,声波振动,同频共振,耳听其音,调动肾脏功能。
7.诵读经典要求坐姿端正,身心松、静、自然,舌、口、目、耳、心、脑并用,五官、五脏、身形、手配合。用正确的方法开口诵读经典,久而达到开心窍、启智慧、修心性,调脏腑、补德能,而自然识字、会意、妙悟、灵觉、获能、印心。
5.国学经典诵读的好处和意义有哪些
原发布者:xihualizhen123
经典诵读的意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的智慧、世界的瑰宝,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对世界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社会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广大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语文素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学校特在今天举行“经典诵读”比赛。希望以此次“经典诵读”比赛为契机,掀起诵读经典和现代文的热潮,也掀起学习语文的高潮,提高同学们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及个人的文化的塑造。增强记忆力,激发潜能与智慧。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开发同学们的右脑。发展同学们的语言及写作能力的提高。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加强经典诵读训练,可以陶冶情操,丰富语汇,在作文中可以引经据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底蕴。还有助于审美教育与人文思想教育,拓展思想深度。所以,我们要以这次“经典诵读”比赛这个平台为起点,让我们一起与经典同行。一、诵读课文,记忆力明显增强。经典诵读具有激发潜能与智慧的作用。诵读经典是利用上善治
6.国学经典诵读的好处和意义有哪些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xihualizhen123 经典诵读的意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的智慧、世界的瑰宝,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对世界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社会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广大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语文素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学校特在今天举行“经典诵读”比赛。希望以此次“经典诵读”比赛为契机,掀起诵读经典和现代文的热潮,也掀起学习语文的高潮,提高同学们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及个人的文化的塑造。
增强记忆力,激发潜能与智慧。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开发同学们的右脑。
发展同学们的语言及写作能力的提高。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加强经典诵读训练,可以陶冶情操,丰富语汇,在作文中可以引经据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底蕴。
还有助于审美教育与人文思想教育,拓展思想深度。所以,我们要以这次“经典诵读”比赛这个平台为起点,让我们一起与经典同行。
一、诵读课文,记忆力明显增强。经典诵读具有激发潜能与智慧的作用。
诵读经典是利用上善治。
7.经典诵读的意义 这道题怎么答
经典诵读的意义 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人类文化的瑰宝,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 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所承载的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
我 们日日诵读浸润,人生的启迪,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逐渐养成,生命才能掏溶出 深度和高度,正是厚德载物的大基础。所有的聪明智慧唯有建立在这个平台上才 能尽其用。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灿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 的体现。
学生通过学习(当然是自由的阅读,自觉的学习,主动的体验),了解 并掌握已有的文化世界,就能较好地被文化所塑造。而经过文化塑造的人就有可 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
我们以诵读经典为主渗透常规语文朗读,来促进现代文的学习。这二者的相 辅相成对孩子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及个人的文化的塑造有着深远的意 义。
实现了不一样的课堂与教学效果,对此,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诵读课文,记忆力明显增强 经典诵读具有激发潜能与智慧的作用,水结晶试验表明,诵经典正是利用上 善治水的重要方法,调用能量之法,运用自己的声波音能,承载丰富美善智能量 的经典语言,文字信息,反馈给自己的体内之水,从而改善整个身心气质,达到和 谐身心、开智益慧的目的。 读书,强调“口诵心惟”。
“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 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在使无声的书面 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
语言正是在 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书读百遍,其 义自见” 诵读对学习力的强力影响正是建立在对记忆力的拓展和优化基础上的, , 具有开发右脑的作用。
具有开智的意义。 我们一年级的孩子读经典能达到倒背如流。
他们每次背诵常规语文的时候也 用背经典的方法熟读成诵,背得很快,这正是诵读经典带来的极强记忆的神力。 美国医学博士杨定一医师在台湾进行儿童读经典所经历的身心变化的科学 试验再次证明读经典的儿童其记忆力更强。
二、有助发展孩子的语言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 甚至熟读成诵, 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 积累语言材料, 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 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抒发自己的感情, 从而发展语言。
叶老说,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重视并加强经典与现代文的阅读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诵读需恭恭敬敬,一心一意,不急不徐, 字字清楚轻松愉悦。
经典,乃悠扬自得的雅正中和之音,我们每天坚持不懈,读 圣哲之言,体圣哲之心,发圣哲之语,定在之中,慧在之中。现代文阅读更需声 情并貌,在读经典的影响下恭敬认真地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
熟读而后能悟,悟 而后能用,用而后能生巧,巧而后出新,诵读就是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放在自家 智慧库里,随用随取。用多了,自然心灵手巧,会有神来之笔、天造之功。
鲁迅,茅盾等老一辈文学大师他们青少年学习的也是文言文,为他们深厚的 文学功底的建立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我们的孩子每天读经典,耳濡目染被文化的韵味而感染,陶冶情操,丰富语 汇,在作文中可以引经据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底蕴。
三、诵读有助于审美教育与人文思想教育,拓展思想深度。 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来观照教材,我们的教育便会指向人的终极关怀: 披文入情,因情悟文,由文明理;让学生通过体验、理解的方法,感悟人生,实 现自我。
经典的核心是以德育人, 常规语文的核心也是将语文联系生活对人进行思想 教育。其每一篇文章都往往蕴含着一个人文的思想,让我们理解课文思想更有广 度与深度。
让学生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的意义是深远的,请让我们一起 与经典同行。
8.经典诵读有哪些好处
做什么事情,我必须要看理由才会马上付诸行动的。
“经典诵读”在我决定要推广的前一年就看过了它的好处,但是那时候,我还是无动于衷的,所以现在推广时,有些家长也是我当年的表情——半信半疑,我会理解他们,每个人对自己不认识的东西,都是不太相信的,都有一个了解的过程。我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是经典诵读的推广者,现在孩子们叫我老师,但是!——我首先是一个母亲,是一个非常热切要了解现今的教育模式、教育状况的母亲,是一个想找一种“既想省钱,但又能教育出优秀儿女”的方法的母亲。
但是我发现很多家长都带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班,而且收费奇贵,我在想:“为什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什么兴趣会一直伴随着女儿,让她终生受益呢?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当中。后来真的有孩子给我教了,我才开始有了“强迫”自己接触经典机会,我这个已经过了30岁(不是13岁)没救的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祖先原来是如此的伟大,读经典,我不主张看注解的,因为十个人就有十种的看法,让孩子无所适从,而且经典是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体验到妙处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多了就自然会懂的。
那些“反对者”根本就没有读过,当然也根本没有在教学上实践过,怎么会有依据出来说话呢?请看我发现了什么吧,也许你们会笑我的,连这个也不懂:例如: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出自《论语》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是做人的根本,百行以孝为先,没有这个作为“根”,就没有成就事业的“果”。一切事情也不会心想事成。
因为假如违背了这个“道”,当然方向会错,目标也会走偏。试想想一个对自己父母不好的人,一个心术不正的人,他能为社会作出怎样的贡献呢?“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无常也许是“不执着”的意思吧,这一句我不太懂,但是后一句“以百姓心为心”,我倒是学进去了,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上,怎样体现自己的价值呢?那就是要把自己放在社会这个天平上去秤一秤了,社会与我(任何人)是息息相关的,社会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百姓过得好,也就是我过得好。
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做对社会公众有害的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易经》这句话,我一直以为是佛家劝人行善时说的。谁知道它竟然出自《易经》。
现在想来,不无道理的。如果一个人,他心存善念,处处为别人着想,自然心态好,心胸开阔,因为他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心就踏实;脸上总是喜悦的笑容,那么他的人缘就会好,事情也就会容易成功,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相反,一个人如果处处想的、做的,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这种人心胸狭窄,站得不高,看的也不会远了;到了哪个单位也不会受欢迎,当然人缘不会好到哪里去,在心态上也只会怨天尤人,不是苦瓜脸,就是皮笑肉不笑,好运也不会降临到他头上,做的事情也不会是成功的。
有一句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想改一下:“机会是留给心态好的人。”
所以,这句话不是迷信的,相反它说明了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就看你善不善,是真善的还是假善的;是真心的为民做事的还是沽名钓誉的。
我们教孩子读的就是这些,所以我非常地坚信,读了这些书的孩子,我们不会担心他们的前途,因为他们的胸怀是博大的,见识是丰富的,行为是优雅的,意志是坚强的。智慧与见识会比一般没读过的一定强很多,他们绝对是有理想的、成为社会中的中流砥柱的下一代。
志向要从小树立,不是一般的“学者、专家”,只看到“经典诵读”是开发潜能的一种,这样未免心胸狭隘、眼光短浅了。当然了,培养孩子的潜能,这个绝对不用怀疑的。
试想想:一个能背诵充满智慧的、几万字的孩子,他在自己的头脑中,自然会以他喜爱的方式整理过滤,等需要的时候了,很自然就能调动出来了。那么,这样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少年,你还会担心他写不出好文章吗?他对文字已经非常敏感了,你还担心他不爱阅读吗?他有远大志向了,还担心他成为不良少年吗?这是不可能的,你不让他学习,他反而会跟你“急”呢!还有,一个能大段大段地背诵英文经典的孩子,你还担心他不会听,不会读,不喜欢阅读外文著作,看到“老外”会胆怯吗?不会的!什么叫胸有成竹,就是这个道理。
况且孩子读起来真的不辛苦,因为13岁以前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你不让他背这些经典,他也会背广告词的,那么我们做家长的,为什么不愿意每天花一点点时间、精力,陪他们读一些长大后,一辈子都起作用的东西(健康伟大的人格)呢?这实在是可惜!太可惜了!在这里我想说,如果孩子将来学习不好,你不要骂他,因为你错过了教育的最好时机,(有些虽然知道经典诵读,但是你也不教);如果将来孩子性格不好,自私自利,你也不要骂他,因为你作为家长,没有接受这些经典的引导,当然,你不会言传身教,引导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就如只学武术,不修身(武德),他不会成为一代宗师;他最多有一个好身体,但心态是否健康,那就要看天意了。
我,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