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的语言
方言是一种地域文化现象,如皋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受吴语影响较大,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亦有渊源关系。
方言的形成与小农经济的相对封闭有一定关系。方言是长时期形成并定型的,所谓洋泾滨英语大概只是在晚清和民国初年上海少部分人群中使用,并无多少影响,所以不可能影响如皋方言,加之少(去声)是用来表示咸的一个方言,使用频率最高的应该是围着锅灶打转的妇女,她们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更少,绝对不会受到洋泾滨英语的浸染。
及使有一点影响,其程度也不至于为所有人接受并成为方言而完全丢掉了原先用语。现在会点英语的人应该比清晚民初多了不知多少,年轻人说话时不时蹦出什么古德拜/三克由之类的洋话来的不在少数,但还是无法取代我们中国人的固有用语。
因某发音的巧合,将方言往外国话上联想或许有点牵强附会的意思。我不懂方言,更不懂英语,随便一说而已。
如皋是古城,相比较于周边而言接受的西化思想比较早、比较深。词语比周边一些地方也更具有外来语的典型性 没相管(gun)没治了、没人过问(同泰州话).实为“不相干”三字。
伢儿(nga er)小孩子。 诺刻儿那时。
匝刻儿这时。 什的——什么。
搭啪——搭姘头。 喜喜儿——蜘蛛。
冷暴——寒潮。 爷爷嗲嗲 外公婆嗲嗲 伯父大大 叔叔臊二 姐姐假假 哥哥锅锅 妹妹眯子 我的——瓦的 丈夫男强 老婆女养 姑姑——亮亮 姑父姑长 姨夫姨上 女儿——阿偷 儿子——小伙 你吃饭了吗?——你果曾吃噶啊? 嚣张老象不劣的/老毕入象的 东西——杲昃 晚饭呀饭 晚上—呀的 睡觉——猴皋 困皋 大便乌死 (大便窝死) 小便乌需 (小便猜需) 逃跑累掉啊 受苦——挨稿 罗嗦叽咕肉姑 碗类—大碗、二碗、三铃儿、他碗儿 小板凳——爬爬儿 一下子——一蛤头 拖鞋嗒洒儿 小板凳——爬趴儿 刚才——先豆儿、擦儿 青蛙水鸡 锛? 明天门道 今天更道 昨天册(2声)道 蛤蟆癞宝 脖子颈刚 蚯蚓 河仙 蜈蚣百脚 螺蛳鸥裸儿 螃蟹爬海 斧头——胎五 厕所==毛港 鲫鱼——救鱼 黄鳝——长鱼 鲤鱼——花鱼 河蚌——河外 小鱼罗果儿 母鸡老卯鸡 水开了——水透到了 粥溢出来——粥噗出来啊 睡觉挺告睡告困告猴告两告 没办法——么得八发 瞎说淡话入糊话 嚼聊精 猪要生了——猪子要哈 疯狗哈狗 回家嘎去 你这个家伙 你果死形 抽陀螺涩将脑儿 做梦=做老二嗲 好像=好枪 吃晚饭床呀饭 摩托车——魔塌叉 小提桶——小提亮儿 费话多繁噶没得命 胡说八道叼嘴八舌的 淘米的器具 淘裸儿 拖鞋 搭塞儿 瞎说==区子 笨蛋=报应 短裤——裤头 烧水的罐子——汤罐 我跑啊跑啊跑还是没有追到她——偶累啊累啊累杀噶雅不曾拴到她! 天蒙蒙亮——天麻麻亮 很大——无太(三声)不太 赌钱瘩子胡 玩硬币== 涩钱墩 绷绳=== 绷大河 玩台球===打卡拉球 抓知了==抓假累 推铁圈趋铁环 弹弓=====皮弓 撒枪(脚踏车链条做的,可以打火柴头的枪,很响) 涩炮====(扔在地上,或墙上,可以响,不用点火) 哗炮=====(纸折的,一甩可以响)。
如皋方言词汇有哪些
如皋方言趣谈
方言、土话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共有的精神财富所以在外地,听到乡音就感到亲切。
如皋方言,可以归纳为几大类:反意类、吴语类、古文类、走调类、无法解释类。
反意类土话
反意类的如皋土话是很有趣的。一个”凶”字,无论在字典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好的意思,所以人们都不愿意和”凶”字沾边。但是如皋人却反其道而用之,把一个”凶”字用活了。如皋人称赞人能干就用”凶”字。
例如:”他二婶,你看我家新娘子,真”凶”!一早就把全家的衣服洗了,又煮了早饭,又去喂猪,现在又到田里去了。。哎!真”凶”啊!”
这里夸新娘用了一个”凶”字,把一个聪明、勤快的新媳妇儿夸的活灵活现。
又如:妈妈夸四岁的小女儿:”哎呀!我家的小凤儿”凶”啊!把自己的小手绢洗干净了!学会扫地了,真是越来越”凶”了!”
又如老太太询问刚从娘家回来的媳妇:”你娘这些时身子果”凶”的呀?”这里把问候语”身体好吗?”变成”身体”凶”吗?”从而把”凶”字直接和”好”字挂钩。把”凶”字变成”好”字的同义词。
还有一个”恶”字,和”凶”字一样是个坏字,与”恶”字相连的都不是好词。
但如皋方言中说人”恶”是褒奖,称某某人很”恶”是说某某人精打细算,工于心计。如皋方言中所谓”恶人”,一般无权无势,无施暴的能力,但精明能干,精于治家,对内对外一分一离都算的清清楚楚。如皋人再说某某人很”恶”时,是带着一种羡慕、欣赏和善意的。
还有”精明”一词,本意是精细、聪明,但是如皋土话称某人”精明”是说此人”小气”、”吝啬”、”小人”。
例如,一个人说:”王老汉真”精明”,外孙满月,送外孙一套小衣服,不但样式过时,质量也不好,他女儿一看,原来是她自己小时候没穿过剩下的衣服,急的骂她老爸是个”精明鬼”!”另一个回答道:”唉,你还不知道那老汉是有名的”精明鬼”,跌个跟头也要抓把泥的人吗!”
吴语类土话
如皋话属于长江中下游官话体系,但如皋地处中原与吴越交汇处,历史上操吴越语的江南人,到此经商、垦荒者也不少,因此如皋土话中夹杂不少吴侬软语。
例如:吴语”黄”和”王”都读成(wang)。所谓”黄王不分”,但如皋话中”黄王乱分”,如”黄河”、”黄山”、”黄土”、”黄花”。。中的”黄”字发音和普通话一样读成(huang)。但在说黄瓜、黄酒、黄牛。。中的”黄”字时,又说成吴语”王”(wang)。
因此,”黄瓜开的是黄花”,要说成”王瓜”开的是”黄花”,一句话中有两个黄字写法一样,但发音不一样,令人哭笑不得!
又如”江”字,如皋人说江苏、江南、江北、江西、江水等”江”字和普通话一样读成(jiāng),但在姓氏中的江姓、地名江阴、植物江芦等话中”江”字要用吴语”钢”(gāng),因此就有”钢经理过长江,到钢阴喝江水泡茶,吃钢豆煮饭,买了一船钢芦回江北”令人笑掉大牙的组合语句。
南腔北调的如皋土话,令人好奇,令人发笑。如今我们到如皋乡下去,还能听到这样的语言。
古语、文言类土话
在如皋方言中至今还存在着古汉语、文言文土话,细细品味也是极有意思的。
最有趣的是,称已婚男人为”男将”,称已婚女性为”女将”。”男将”、”女将”是古代带兵打仗的领袖人物,在古代这种称呼绝非一般军士可以随意使用的,更不用说小老百姓了。如今这种称呼只有《三国》、《水浒》等古典小说里可以见到,在戏剧舞台上可以听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只有称呼特别能干的男人和女人为”男将”和”女将”,在如皋方言中”男将”、”女将”却是对已婚男人和已婚女人的专有名词、固定的称谓。你听如皋人的日常对话:
“大嫂,你”男将”今天哪去了?”
那女人回答道:”他啊,天一亮就去请德广”女将”去了。”
又如”真看不出这个”女将”能挑一百多斤粮,象个”男将”一样。”
还有”娘娘”,这里的”娘娘”是如皋人叫母亲最亲切的叫法。如皋人以前很少用”妈妈”这个称呼,更不像电影中单用一个”娘”字来称呼母亲。
文言文或颇带文字的语言,留在如皋方言中就更多了。例如”相公”、”园后”、”上园”、”灾翁”、”志诚”、”做趣”、”做怪”、”做碍”、”做香”、”相遇”、”相好”等等。
如皋方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仔细研究,可领略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皋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如皋话,简单的来说就是如皋方言,它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受吴语影响较大,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亦有渊源关系。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官方语言)的法定地位。 如皋话属江淮方言通泰片,如皋词汇特点基本与泰州方言相同。
这里着重说明如皋话与普通话基本词汇的不同之处,兼顾非基本词汇的特殊词。 (一)基本词汇 依照北京大学《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所收1230条现代汉语普通话基本词汇及各大方言计20个代表点所反映的情况看,如皋话与江淮官话各方言最密切,与西南官话次之,跟北方官话又次之,与南方话的吴、赣、湘语再次之。
如果把词汇跟语音联系起来,如皋话与其它江淮方言及吴越楚语由于地域相连联系不断,语音词汇的相同点较多,而跟赣客话和晋话就相去甚远了。东晋义熙七年(411)如皋建县与客家先民的移民入境关系极大,从词汇上看,又与赣客晋关系远,表明了中原地区西晋以前的语言在南北朝及以后,受北方民族的影响大,变得多,如皋地处长江以北,尔后的北方移民多,也给如皋话以重大影响。
1. 形义皆异的词 淮河——银河 油老鼠——蝙蝠 牛嘶暴子——老鹰 哈蟆乌儿——蝌蚪 角螺儿——蜗牛 扁螂——臭虫 狗尾儿——谷子 2. 异形同义的词 饭前——上午 毛缸/茅港——厕所 打半日子/打摆子——发疟疾 烧人——口渴 烧锅草——柴禾 心门口——胸脯 手拐儿(外)/手弯儿(内)——胳膊肘 膝头盘儿——膝盖 融冻——化冰 溜——跑、逃 辑理——收拾、整理、料理 做香——接吻 耍子——玩儿 假儿——故事 烧抱怨纸——后悔 单单——偏偏 输赢——反正 蹬脚——台阶 佶棍——强壮(表程度) 这里要补充说明:如皋话有深厚的吴语底蕴,加上地缘接近,互相影响,如皋保留了大量吴方言词,据《简明吴方言词典》粗估,5千余条词目中,如皋与之相同或近似的就达30%。此外,如皋还有些词不明来源。
如: 耳附——理睬 举/活——发抖 告作——浪费 陷——慢 能——汁浓。《集韵》:“夷人语” 3.同形异义词 冰(冰雹)——冰(结冰、冰块) 冻(作名词:河里生冻)——冻(动词) 4.同素反序词 火萤虫儿——萤火虫 妻夫——夫妻 谈闲——闲谈 这类同素反序词如皋还有:风中=中风,弟兄=兄弟,时兴=兴时,显明=明显,齐整=整齐,蛮野=野蛮,细底=底细,易容=容易,理料=料理,竖蜓蜻=竖蜻蜓,省俭=俭省。
这类词可能是单音词向双音词过渡的痕迹,也可能有更深的含义,比如苗族称夫妻为妻夫,就与如皋相同。 5.形近词 叫驴儿——公驴 草羊—— 母羊 骚猪——公猪 花鱼——鲤鱼 癞宝——癞蛤蟆 逸蝶儿——蝴蝶 斫螂——螳螂 6.单音——双音词 天——天气 父——父亲 费——浪费、花费、破费 泻——泻肚 7.增加词素 粗糠/大糠——糠 老米饭——米饭 坟园——坟 下巴鼓儿/下巴壳儿——下巴 直当——直 8.“子”尾 表年、日的词,如皋常增加“子”尾,其中“年、日”与“子”尾 结合紧密,“朝”与“子”尾结合松散: 先年子——前年 先(去声)先(平声)年子——大前年 先日子——前天 先(去声)先(平声)日子——大前天 后朝子/后朝——后天 弯后朝子/弯后朝——大后天 昨朝子/昨朝——昨天 前朝子/前朝——前天 9.“儿”尾 如皋话有“儿”尾,普通话无“儿”尾: 鹅儿——鹅 蜜蜂儿——蜜蜂 蟋蟀儿——蟋蟀 蚕豆儿——蚕豆 短裤儿——短裤 拖鞋儿——拖鞋 痰盂儿——痰盂 如皋话用“儿”尾,普通话用“子”尾的例词: 猴儿——猴子 茄儿——茄子 包儿(点心)——包子 饺儿——饺子 杯儿——杯子 筷儿——筷子 瓶儿——瓶子 锤儿——锤子 钉儿——钉子 10.修辞性造词 ①趋吉避讳类 大仙——狐狸 船蓬子——船帆 秀顶光——秃子 ②比喻类 爬癞宝——爬行 没眼笛子——无处着手 放响炮仗——干脆、爽快 子午的/子午卯酉——互相对立、矛盾 站吖高岸上——置身事外,冷眼相看 吃嫩伢儿肉——喻心毒、虐待孤儿寡母 修五脏庙——吃饭 丫巴儿对到节——吻合 伢儿落嘎地——喻完成了,放心了 (二)对基本词汇的补充 这里选取反映本地生产、生活几个侧面、体现如皋词汇特点的词: 1.称动物的性行为,如: 爬窠 ——猪羊等动物交配 咬籽——雌鱼产卵,雄鱼紧随后上方体外授精 吆窠——驱赶发情母畜去配种 2.称猪 单头——肥育中的青年猪 老母猪——已孕、已生育的母猪 骚猪——种公猪 猪拱拱儿——猪鼻头,又称藕饼儿鼻子 3.日常生活 刀——略切一下 手面——手般面团 腰——从中间切开 耖饭锅——煮杂粮饭须在沸腾后翻一下再煮 耖粥锅——煮杂粮粥易粘锅,要从 锅内底部翻一下再煮 烀茶——旧时乡间待客礼,一只大锅中烧开水兼烀馒头、糕,请客人饮。
如皋话与普通话的区别是什么
如皋话为中国方言的一种,如皋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
如皋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根据顾黔博士的意见,属泰如片中片。《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把如皋、泰兴、海安、如东归为如皋片,实际上还包括东台东南部、张家港的段山一带,以如城话为代表。
在方言历史演变中,这一小片相对保守,积淀丰厚。与吴语有一定相似度但差异显著。
如皋话,简单的来说就是如皋方言,它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受吴语影响较大,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亦有渊源关系。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
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官方语言)的法定地位。
如皋话属江淮方言通泰片,如皋词汇特点基本与泰州方言相同。这里着重说明如皋话与普通话基本词汇的不同之处,兼顾非基本词汇的特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