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组合家庭,应该要注意怎样的事项
注意沟通,你不沟通永远不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注意孩子,多与孩子交流,不管他们表现的多么懂事,多么不在意也要交流。
让孩子知道他只是多了一个家人而不是出现一个与他抢玩具的人,另外您说是双方都有孩子那就要注意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做大人的尽量要公平,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要让他知道组合家庭不止是大人的责任,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分子也有他的责任,要让他知道自己是有用的,并不是家里多出来一个孩子后自己就被抛弃了,有事多问问孩子的意见,最好一个月有几次家庭聚会,坐在一起谈谈心彼此深入了解一下 。离婚对大人伤害大,对孩子伤害更大,对于一个新家庭孩子难免有些抵触,让孩子接受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慢慢来,总有一天孩子会接受温暖的新环境。
可能是同病相怜吧,说的有点多,希望对你有用,祝你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2.家长如何做好家校配合(1)求解
一、家校沟通配合的重要性认识 家校配合的重要性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可以互通孩子成长的情报,以便双方全面地把握孩子学业、品行发展的状况,及时给与干预和纠正。
上学的孩子,天天都在变,变成什么样子了,家长和老师眼里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从初三起上高中的学生,身心的变化都很快,他有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思想也越来越复杂,不再像小的时候那么单纯、好把握。
因为家长跟老师的角色不同,孩子在家长和老师面前的表现也渐渐不一样了。这样,家长和老师都只看到了孩子“成长变化”的“一个方面”。
因此就需要经常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孩子的成长状况,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才能有的放矢。这个沟通是双方都需要的。
二是,家校配合可以使二者的教育更好地协调一致,效果好。学校在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即在智育的开发方面作用巨大,而家庭在行为习惯养成、品德个性形成方面的作用无可代替。
通过家校配合,家长了解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品德行为的要求,比如《学习常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回家以后就可以监督和要求孩子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这样,把学校要求跟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道德养成,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是,家校配合可以更好地缓减孩子学习考试的压力,防止孩子过早厌学。目前的中国教育,是以选拔淘汰为主的升学考试教育,为了考出好成绩,学校和家长都在拼命撵着学生跑,学生忙得没有时间睡觉,星期六、星期天不能休息,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家长必须给孩子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支持,以帮助孩子缓减心理压力,树立信心。所以,要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家长就必须注意跟学校配合,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当发现孩子在学习中遇到挫折,信心不足,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就必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特别要说明的是,孩子学习的好坏,老师的评价固然重要,但实际情况是,学生更看重家长的态度和评价,应该说是“特别在乎”且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影响也就特别大。对很多孩子来说,他学习的动力首先是来自家长,首先是为家长学习,其次才是自己。
这一点希望家长仔细体会。四是,家校配合可以减少社会不良环境的对孩子的影响。
家校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修渠、铺路,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未成年人缺乏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自控能力弱,抗污染能力也不强。
松懈对孩子的管理,或者由于家校配合不力,造成孩子管理上的漏洞和空挡,游离于我们创造的环境之外,很容易被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比如沉湎网吧、抽烟喝酒、敲诈勒索、盗窃抢劫、离家出走等,从而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家长一定要重视家庭和学校的配合。
二、家长做好家校配合的三点注意1、要充分理解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动机和目的是相同的。家长到学校来找老师,是为了孩子,老师叫您到学校来,指出孩子的问题,挑孩子的毛病也是为了孩子。
不同的只是方法和手段而已,各自发挥不同作用,但大目标是一致的。这是家校配合教育的大前提,要充分理解,理解到位了,就不会在家校配合上跟老师、学校闹别扭。
即使老师和学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要理解老师和学校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咱们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这是家校配合沟通的前提。
2、孩子有了问题不能互相埋怨。没有一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有出息。
所以从学校来说,学生犯再大的错误也不能把怨气撒到家长头上,因为家长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从家长来说,也要理解,没有一个老师不愿意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成绩出色、品行好,所以,孩子有问题也是老师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孩子在学校犯了这样那样错误,家长也不能把怨气撒在老师头上,除非学校和老师有明显的责任。3、不要认为孩子犯错误是丢了家长的脸。
普天之下的父母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都能给自己长脸,这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期望也可以给孩子带来上进的动力。
但是,我们也得尊重和理解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未成年人的成长实际上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也就是说是在“不断地与错误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所以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正是他的错误才给了我们教育他的机会,才成就了我们家长的权威。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应该感谢孩子的错误。
所以,第一要理解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第二当孩子有了错误,既不要因为自己的脸面而大发脾气,对待孩子简单粗暴,毫无节制地发泄自己的不满。
也不要因此而不主动配合学校,更不要因为自己的脸面而包庇孩子的问题、或者阻挠对孩子问题的处理。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远比你的脸面更重要!这是为父母者特别要注意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