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鹤岗的历史
鹤岗市地处北国边陲,虽然开发较晚,但历史文化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
1.远古遗存
鹤岗地区远古就有人在此居住,世代传承,创造了极具地方色彩的文化。鹤岗俗称“鹤立岗”,取鹤立山岗之意。传说在上古时期,一群美丽的仙鹤来到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飞落山岗,繁衍生息,鹤岗因此得名。“鹤立岗”满语含义为“养鹿场”,所以,鹤岗又有“鹿城”之称。不只有美丽的传说,在鹤岗这块土地上还发现了不少远古遗址、遗迹,如黑头山原始社会遗址、东山包原始村落遗址、鲇鱼哈小山遗址和富力石斧、峻德石斧等。
(注:这里所说的鹤岗俗称“鹤立岗”没有完全讲述清楚,是先有上古传说以汉文得名,还是根据满文音译而得名,或者恰巧汉文应对了满文的音调?
鲇鱼哈小山遗址我无从而查,不知与宝泉岭农场四队是否同址。如果同址,我们的第二故乡堪称历史悠久哈。特别希望王朋老师能进一步挖掘这段史实。)
2.辽金文化
鹤岗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早就有人类居住,商周时期肃慎人在此居住,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黑龙江地区最早居民。两汉时期,肃慎人的后裔被称为挹娄;到北朝时,称为勿吉;唐朝时称为靺鞨。唐时属河北道黑水都督府辖区。辽金元明清时期,生活在这里的是女真人,辽属东京道乌隈于厥部;金属上京胡里改路;元朝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指挥司管辖;清朝属黑龙江督军管辖。民国时期,鹤岗地区属黑龙江省汤原县管辖。目前,鹤岗地区发现了邵家店古城、奥里米古城遗址、永生金代(平民)古墓群等辽金文化遗存。
(注:肃慎,挹娄,勿吉,靺鞨((音mò hé)为同一系民族,为女真人先世。先秦称肃慎,两汉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靺鞨,是后世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
奥里米古城遗址就在绥滨附近,历史上萝北、绥滨一带曾在辽金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非常繁荣,后突然一夜之间文明消失。)
3.抗日文化
鹤岗是一座依煤而立的资源型城市。1914年开始发现煤田,1918年开始开发煤矿,始称兴华矿山,简称兴山。1932年8月,日本侵占矿山,开始长达十余年的野蛮开采,他们不顾人民的死活,采取“要煤不要人”、“以人换煤”的政策,疯狂掠夺。十余年来,大批的矿工被打死、饿死、病死、累死,死后尸体被抛入荒山沟,形成多处“万人坑”。目前,鹤岗市的东山万人坑建设已初具规模,这是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另外,赵尚志烈士纪念馆、狼窝二战展览馆、红军纪念碑等也都从不同的侧面记述了抗日战争。
4.宗教文化
鹤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教徒最多,信奉基督教、佛教、道教教徒也不少,宗教气氛浓厚。其中,普陀山宗教文化风景区位于普陀山中部,拥有全国东南西北中五方普陀中的北普陀寺,影响较大。另外,三宝寺、露天大佛、露天观音等也较有名。
除此而外,鹤岗市近年在少数民族文化、煤炭文化、知青文化、黄金文化和俄罗斯犹太文化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开发建设,这些建设规模不大,尚未形成较大影响。
2.鹤岗的历史
鹤岗市地处北国边陲,虽然开发较晚,但历史文化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
1.远古遗存 鹤岗地区远古就有人在此居住,世代传承,创造了极具地方色彩的文化。鹤岗俗称“鹤立岗”,取鹤立山岗之意。
传说在上古时期,一群美丽的仙鹤来到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飞落山岗,繁衍生息,鹤岗因此得名。“鹤立岗”满语含义为“养鹿场”,所以,鹤岗又有“鹿城”之称。
不只有美丽的传说,在鹤岗这块土地上还发现了不少远古遗址、遗迹,如黑头山原始社会遗址、东山包原始村落遗址、鲇鱼哈小山遗址和富力石斧、峻德石斧等。 (注:这里所说的鹤岗俗称“鹤立岗”没有完全讲述清楚,是先有上古传说以汉文得名,还是根据满文音译而得名,或者恰巧汉文应对了满文的音调? 鲇鱼哈小山遗址我无从而查,不知与宝泉岭农场四队是否同址。
如果同址,我们的第二故乡堪称历史悠久哈。特别希望王朋老师能进一步挖掘这段史实。)
2.辽金文化 鹤岗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早就有人类居住,商周时期肃慎人在此居住,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黑龙江地区最早居民。两汉时期,肃慎人的后裔被称为挹娄;到北朝时,称为勿吉;唐朝时称为靺鞨。
唐时属河北道黑水都督府辖区。辽金元明清时期,生活在这里的是女真人,辽属东京道乌隈于厥部;金属上京胡里改路;元朝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指挥司管辖;清朝属黑龙江督军管辖。
民国时期,鹤岗地区属黑龙江省汤原县管辖。目前,鹤岗地区发现了邵家店古城、奥里米古城遗址、永生金代(平民)古墓群等辽金文化遗存。
(注:肃慎,挹娄,勿吉,靺鞨((音mò hé)为同一系民族,为女真人先世。先秦称肃慎,两汉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靺鞨,是后世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
奥里米古城遗址就在绥滨附近,历史上萝北、绥滨一带曾在辽金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非常繁荣,后突然一夜之间文明消失。) 3.抗日文化 鹤岗是一座依煤而立的资源型城市。
1914年开始发现煤田,1918年开始开发煤矿,始称兴华矿山,简称兴山。1932年8月,日本侵占矿山,开始长达十余年的野蛮开采,他们不顾人民的死活,采取“要煤不要人”、“以人换煤”的政策,疯狂掠夺。
十余年来,大批的矿工被打死、饿死、病死、累死,死后尸体被抛入荒山沟,形成多处“万人坑”。目前,鹤岗市的东山万人坑建设已初具规模,这是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
另外,赵尚志烈士纪念馆、狼窝二战展览馆、红军纪念碑等也都从不同的侧面记述了抗日战争。 4.宗教文化 鹤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教徒最多,信奉基督教、佛教、道教教徒也不少,宗教气氛浓厚。
其中,普陀山宗教文化风景区位于普陀山中部,拥有全国东南西北中五方普陀中的北普陀寺,影响较大。另外,三宝寺、露天大佛、露天观音等也较有名。
除此而外,鹤岗市近年在少数民族文化、煤炭文化、知青文化、黄金文化和俄罗斯犹太文化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开发建设,这些建设规模不大,尚未形成较大影响。
3.对鹤岗的简单介绍作文
我的家乡鹤岗,是个煤城,产煤的地方.名山上苍松翠柏林立,名山的那一条河像一条银白色的丝带穿城而过,把家乡打扮得像一位亭停玉立的少女。
听大人们说,过去鹤岗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小城市,只有坑坑洼洼的土路,还非常窄,每逢下雨,街道一片汪洋,人们无法行走,道路两旁也只是一些低矮的平房。店铺里的货物少得可怜,每天下午五点左右街上的行人就很少很少,显得非常冷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给家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新建了商店、医院、书店、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等,一幢楼房拔地而起,新修的柏油公路宽阔平坦。每逢节假日,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商店里的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家乡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一个“解放思想,发展经济”的热潮正在兴起。新建的儿童公园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城市东北角,那里有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绿树鲜花。
绿色的草坪上、树荫下有石椅、石凳,供人们茶余饭后憩息。公园还有滑梯、转椅、秋千,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地。
当夜幕降临、月儿冉冉升起的时候,公园里一片宁静。家乡,我爱你,这里不仅有我童年的脚印,少年的快乐,更有我对未来的憧憬。
家乡,我向你保证,我一定要学好本领,将来用我勤劳的双手把你建设得更加美丽。我的家乡——鹤岗来自费尔教育。
点这里回到顶部。
4.鹤岗市的变化历史
鹤岗原为汤原县下的一个小镇,俗称鹤立镇。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拟于此镇设置鹤立县,后因种种原因未遂。
此地是随着煤炭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自民国三年(1914年)曹凤阳在此发现炭层后。民国五年(1916年)由沈松年等人向政府提出申请,并获得了采掘权。民国七年1918年)开始开采,同年誉军鲍贵卿以及财政厅长,实业厅长等人,以个人名义投资,成立鹤岗煤炭矿有限公司,并计划扩大矿区,铺设一条从矿山到松花江岸的轻便铁道。
民国八年(1919年)六月刘尚清(黑龙江省财政厅长)任总办。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一月自矿山站(一名石头河)到莲江口铁路竣工,民国十六年(1927年)二月开始营业。九·一八事变后,建立伪满洲国,于康德元年(1934年)五月,在此设立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此后。鹤岗煤矿由满洲炭矿株式会社经营。随着煤炭开采业的不断扩大,此地迅速发展起来。
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伪满洲国实行行政机构改革之际。由汤原、萝北两县析置鹤立县,隶属三江省管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撤销三江省,鹤立县划归合江省所辖。
解放后,鹤立县升置市,名为兴山市。
1951年改兴山市为鹤岗市,后为黑龙江省所辖。
1906年(清光绪三十工年)黑龙江省开始出放“鹤字段”毛荒。1916年清丈完毕。此时在今鹤岗附近出现数十个垦荒村落。1918年(民国7年)沈松年与孙丙午等人合资15万元成立兴华煤矿公司,开发石头河地方煤矿。1926年鹤岗铁路开通,煤矿发展。1929年3月,鹤岗煤矿公司驻矿事务所设街基管理员管理街政事务,从此矿山设治,名兴山镇。
1932年8月11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兴山湖,1938年日伪将兴山镇改治兴山街,隶属汤原县。1939年改隶鹤 立县。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强殖民统治,1941年5月将兴山街改为特翰街。还驻有日本宪兵分队、日本关东军守备以,设“鹤岗刑务署”、“鹤岗矫正辅导院”两所监狱。1944年二月兴山街改称鹤岗街。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政府接管鹤岗,于1945年12月20日建立兴山市,先后隶属鹤立县、合江省、松江省。
1949年11月24日,兴山市改称鹤岗市,为松江省辖市。1954年鹤岗市为黑龙江省辖市。1958年鹤岗市划归合江专署领导。1966年鹤岗市改由省直辖。
1980年4月2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鹤岗市东风区、跃进区,设立南山区;撤销鹤岗市群力区、反修区,设立东山区;红卫区更名为兴山区;红旗区更名为兴安区。
1987年11月6日,将佳木斯市的萝北县、绥滨县划归鹤岗市。
5.有什么鹤岗历史变迁的事件
你好,尊敬的百度知道用户朋友,,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
现代史上
第一件是1949年11月24日,兴山市改称鹤岗市,为松江省辖市。1954年鹤岗市为黑龙江省辖市。
第二件是1958年鹤岗市划归合江专署领导。1966年鹤岗市改由省直辖。
第三件是1980年4月2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鹤岗市东风区、跃进区,设立南山区;撤销鹤岗市群力区、反修区,设立东山区;红卫区更名为兴山区;红旗区更名为兴安区。
第四件是1987年11月6日,**批准(国函[1997]177号)将佳木斯市的萝北县、绥滨县划归鹤岗市。
祝你天天快乐,如有不足,可以继续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O(∩_∩)O~。
6.介绍鹤岗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2006年以来,鹤岗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在两县六区的辖区内,广泛进行走访调查,开展“非遗”项目的调研和挖掘,四年来,通过不断地努力和认真的整理,到目前共整理出非物质文化资源15个。目前, 整体工作在顺利有序地进行,已成功申报并被确立为省级“非遗”名录 1项“陈祟敬评书艺术”。市级名录2项“陈祟敬评书艺术”,“龙江酒业传统酿造技艺”, 南山区区级名录1项“民间祖传剪纸技艺”。
省级的 陈祟敬评书艺术
评书由鹤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评书《武林剑侠》由民间故事《九义十八侠》演绎而来,是艺人陈崇敬在师傅陈同运早年所演评书《九义十八侠》基础上编撰而成,后起名为《武林剑侠》。陈同运演出的评书《武林剑侠》共分四套,有《珍珠灯传奇》、《西北夺宝》、《血溅宫延》等,共800回。故事以明嘉靖年间皇宫失宝灯为由,引出主人公陆小凤、马清风等人受宫延指派,在王爷朱载唇指领下,在民间江湖寻宝,最后擒拿朱成豪、严嵩等奸党,保护御王爷隆庆帝顺利登基。陈崇敬说唱的《武林剑侠》属民间清口,评书长篇,其在北方流传的百余年中不断演绎发展,极富地域性色彩。
只找到这些 。。。。。。。。。。.
7.鹤岗的交通历史
鹤岗原为汤原县下的一个小镇,俗称鹤立镇。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拟于此镇设置鹤立县,后因种种原因未遂。 此地是随着煤炭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
自民国三年(1914年)曹凤阳在此发现炭层后。民国五年(1916年)由沈松年等人向政府提出申请,并获得了采掘权。
民国七年1918年)开始开采,同年誉军鲍贵卿以及财政厅长,实业厅长等人,以个人名义投资,成立鹤岗煤炭矿有限公司,并计划扩大矿区,铺设一条从矿山到松花江岸的轻便铁道。 民国八年(1919年)六月刘尚清(黑龙江省财政厅长)任总办。
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一月自矿山站(一名石头河)到莲江口铁路竣工,民国十六年(1927年)二月开始营业。九·一八事变后,建立伪满洲国,于康德元年(1934年)五月,在此设立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此后。
鹤岗煤矿由满洲炭矿株式会社经营。随着煤炭开采业的不断扩大,此地迅速发展起来。
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伪满洲国实行行政机构改革之际。由汤原、萝北两县析置鹤立县,隶属三江省管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撤销三江省,鹤立县划归合江省所辖。 解放后,鹤立县升置市,名为兴山市。
1951年改兴山市为鹤岗市,后为黑龙江省所辖。 1906年(清光绪三十工年)黑龙江省开始出放“鹤字段”毛荒。
1916年清丈完毕。此时在今鹤岗附近出现数十个垦荒村落。
1918年(民国7年)沈松年与孙丙午等人合资15万元成立兴华煤矿公司,开发石头河地方煤矿。1926年鹤岗铁路开通,煤矿发展。
1929年3月,鹤岗煤矿公司驻矿事务所设街基管理员管理街政事务,从此矿山设治,名兴山镇。 1932年8月11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兴山湖,1938年日伪将兴山镇改治兴山街,隶属汤原县。
1939年改隶鹤 立县。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强殖民统治,1941年5月将兴山街改为特翰街。
还驻有日本宪兵分队、日本关东军守备以,设“鹤岗刑务署”、“鹤岗矫正辅导院”两所监狱。1944年二月兴山街改称鹤岗街。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政府接管鹤岗,于1945年12月20日建立兴山市,先后隶属鹤立县、合江省、松江省。 1949年11月24日,兴山市改称鹤岗市,为松江省辖市。
1954年鹤岗市为黑龙江省辖市。1958年鹤岗市划归合江专署领导。
1966年鹤岗市改由省直辖。 1980年4月2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鹤岗市东风区、跃进区,设立南山区;撤销鹤岗市群力区、反修区,设立东山区;红卫区更名为兴山区;红旗区更名为兴安区。
1987年11月6日,将佳木斯市的萝北县、绥滨县划归鹤岗市。
8.鹤岗的名胜古际
鹤岗是个新生城市名胜古际非常少,但是位于鹤岗北部80多公里的苏北县名山镇是中俄边境旅游胜地,隔江相望的是俄罗斯的是俄罗斯犹太自治洲,这里有国家一类口岸苏北口岸,有国门、国界碑、中俄会晤厅、了望塔等边境设施供您游览。
乘船游中俄界江,俄罗斯犹太州的风光近在眼前。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名山岛面积0.53平方公里,金沙铺筑、草木馥郁,鸟久花香,生态环境保护极佳,生长着桦、柳、榆、杨等多种阔叶树林。
令人称奇的是岛上的二类保护植物水曲柳树大多捉对而立,比翼生长,被人们戏称为“情侣树”。岛上还存着狐狸、黄鼬、松鼠等许多珍贵小动物,常有水禽候鸟栖息岛上。
全岛景色十分迷人。有金沙滩浴场,有俄罗斯及犹太人风情园。
犹太人风情园是黑龙江省沿边口岸线上唯一可独览两国三域风情的地方,在这里揭开世界上最神秘、最聪明、最富有的犹太人的面纱,体验犹太人风情,使您浪漫无限。名山镇中俄互市贸易区可使您亲身体验与俄罗斯人做生意的乐趣。
(1)乘船游界江:由名山码头乘上游船可在中俄界江——黑龙江中一览两国风光,俄十月区内独具特色的“木克楞”民宅和幽静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2)萝北口岸:是国际客货运输一类口岸,1993年经国家批准正式开关,过客过货各两个通道,除可直接对俄过客过货外,还可进行江海联运,直达日本海各国家。
1999年经国家批准开通了客货公路运输延伸通道,中方车辆可进入俄境内400公里,俄方车辆可进入中方境内100公里。夏季可乘车摆渡直接进入俄境内旅游,各季封江后,车辆可直达俄犹太州各地。
(3)国门、国界碑:在名山黑龙江畔有一处现代建筑风格的“H”型国门,国门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和闪闪发光的国徽,是我国国有尊严的象征。“H”是鹤字的拼音字头,寓意该国门在鹤岗境内,从施转楼梯登上国门城楼,可俯瞰滚滚的黑龙江和俄罗斯阿穆尔捷特十月区全貌。
国界碑为黑龙江省段235号界碑,碑身高约1.5米。呈方柱型,坚固的基石、醒目的国徽给人一种庄重威严而又神圣的感受。
(4)中俄会晤厅:建于1985年,位于萝北名山江岩,面积360平方米。为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正确及时处理涉外事件,打击边境地区走私、贩私和其它违法犯罪活动,防止人、畜非法越境,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驻萝北边防部队在这里通过双边会晤,解决矛盾,沟通情况,为增时中俄两国友好关系做出了不懈努力,特别在对俄贸易和开展旅游活动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会晤厅闲置时间通过工作人员引导,游人可进入会晤厅参观或在中俄两国国旗的圆桌前摄影念。 (5)中俄互市贸易区:位于萝北名山镇东部,实行境内关外封闭式管理政策。
俄方公民可持简化手续进入此贸易区。贸易区的主要活动项目有:商品交易、餐饮、娱乐、旅游观光等。
中国公民可自由进出互市贸易区,在这里既可以购买到别具特色的俄罗斯及犹太人的商品,又可以亲身以体验与外国人做生意的乐趣。 (6)名山岛了望塔:位于名山岛至高处,是为保卫国家安全而设置的观察设施。
塔高29米,塔上可同时容纳50余人。登上塔顶,俄方情况一览无余。
(7)名山岛金沙滩浴场(水上乐园):是黑龙江水长期冲积形成的滩涂,沙质细软、颜色金黄,是夏季嬉水的极好场所,餐饮、健身、娱乐设施齐全,备有太阳伞、帐篷、充气垫、救生衣和泳衣和泳帽等品。浴场背后有大片繁茂的柳树林,大有海南林风貌。
江中畅游、沙滩浴日、柳下乘凉,让你尽享回归大自然之美。 (8)名册岛度假村:名山岛设有十几处供游人度假休闲的别墅区,建筑风格多姿多彩,服务风格各异,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饮食有南北各种风味小吃,有现捕现烹的黑龙江特产“三花五罗鱼”。
在避暑度假旺季,这里召开中小型会议、集体度假野游、家庭休闲、情侣渡蜜月的理想场所。 (9)名山岛犹太人风情园:仿照以色列犹太建筑的传统风格设计,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荟翠了犹太民族的的优秀思想和文化。
设有近200平方米的歌舞餐厅和各种餐饮娱乐包房、客房,聘请犹太厨师、犹太歌舞团和犹太服务小姐进行表演和服务,可接待会议和团队游客。身临其境,您可尽情欣赏犹太人美丽多情的狂欢舞姿;品味锋太人独特的美味佳肴;领略犹太人诙谐幽默的艺术情趣等。
(10)名山岛俄罗斯风情园:是仿俄罗斯都市欧洲建筑风格及乡村“木克楞”民居为一体的建筑群,面积1500多平方米。内设俄斯民俗文化展览饮馆、俄式面包房、俄式餐厅、的式歌舞厅、俄式客房。
聘请俄罗斯面包师、歌舞团和服务小姐为您表演和服务,使您不必到俄罗斯就可以领略到地道正宗和风情万种的俄罗斯风情,并可以购到正宗的俄民间工艺品等小商品。 (11)名山岛龙王庙:相传东海龙王敖广的小儿子黑龙投胎人间后,在东海北岸的大江里与危害百姓的一条凶恶的白龙进行了殊死搏斗,在百姓的帮助下终于赶走了白龙,两岸人民过上了太平生活,因此百姓把这条江叫黑龙江。
为了这个美丽支人的传说,后人在名山岛上建造了一座龙王庙,一年四季都有人到此供奉香火,既表示对黑龙的拜谢,又祈祷风调雨顺,康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