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争先恐后造句
一、用“争先恐后”造句:
1、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2、人们争先恐后地为伤员们献血。
3、惊慌的旅客争先恐后,想挤进救生艇。
4、那些人争先恐后地爬上汽车,以惊人的速度开跑了。
5、明星一出现,记者们就争先恐后地提出各种问题,要他回答。
二、“争先恐后”的意思: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三、词语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第十四回:“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直抢上来。”
四、引证解释:
许地山《桃金娘》:“大家一听金娘要回来,好像吃了什么兴奋药,都争前恐后地搭竹架子,把各家存着的茅草搬出来。”
四、用法、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人的动作等。
2.争先恐后造句
一、用“争先恐后”造句:
1、志愿者争先恐后地参加这一冒险的比赛。
2、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到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3、机上的乘客争先恐后地朝后的出口走去。
4、迎春花争先恐后地开放了,远远望去,像一只只蝴蝶在枝条上看风景。近看又似春春姑娘的彩色头发。
5、山崖上悬挂着一匹银白色的飞瀑,争先恐后地直奔下来,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
二、“争先恐后”的意思: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三、词语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第十四回:“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直抢上来。”
四、引证解释:
叶圣陶《未厌集·抗争》:“大家没有注意这是谁说的,只觉得这办法真是个坚强的后盾,争先恐后地拍着手心。”
四、用法、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人的动作等。
3.争先恐后造句
1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 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3 语文课上,大家争先恐后回答问题。
4 植树的时候人人争先恐后,都想为绿化祖国多贡献一份力量。
5 人群争先恐后地涌进超市购物。
6 大鸡、小鸡一见饲养员阿姨把饲料端来,便争先恐后地跑过来。
7 夏令营活动通知一发下来,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去报名。
8 大家争先恐后购买国库券,以支援国家建设。
9 课堂上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10 明星一出现,记者们就争先恐后地提出各种问题,要他回答。
11 那些人争先恐后地爬上汽车,以惊人的速度开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