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日志简短的


1.班级日记20篇简短一点100字

08年9月10日 开学这天,几乎所有人都很早来到了学校,经过一个暑假无所事事的折腾,大家的脸上都显露出几丝难得的疲倦。

我独自坐在这冷清的教室里,看着窗外轻风吹扰的喇叭花。 黑板上是班主任不知在什么时候写下的隶体: “欢迎来到高一168班学习!” 一个夏天已经过去了。

08年9月25日 气氛压抑到让人无法呼吸。 班上走读生只有11人,其余大部分学生都是乡村中学上来的,怀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美好憧憬,视学校为圣地,整天拼死拼活地读书,自习课你能听到的唯一声响是讨论题目的声音。

每天循规蹈矩的束缚简直把我逼到几近疯狂。 好吧,我屈服。

我尽量放下那些无理取闹的想法,不再像初中那样在课堂上大呼小叫,不再像初中那样下课时间横冲直撞。 在这个所谓的“尖子班”里,唯一的奢望就是快点下课回家睡觉。

08年10月7日 第一次觉得这个班也挺好玩的。 晚自习,白炽灯煞白的光影下,几个倒霉的走读生因为上网“被捕”而正好被无事可干的班主任叫去办公室。

在他们走出教室门的那一瞬间,不知是谁高呼一声:“风萧萧兮易水寒,”然后全班人马极其配合地接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随后全班都笑成一团,连整日阴沉沉的班主任也好气又好笑地乐呵了一阵。 是啊,这样多好。

08年11月1日 人是会变的。 没有多少人能够乖乖地在“规矩”两家坐一辈子,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班不可能同时养上几十个乖孩子、好学生,就如一个穷人一夜暴富后可能因此迷失了原本善良的心灵,也如“近墨者黑”般没有几个人能“出淤泥而不染”,168班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死气沉沉了。

课间时追打的人群往往能“炸”开整间教室,自习课上也出现了某些不安分分子的窃窃私语,男生女生也开始打成一片,班上的纪律也越来越需要维持。 不是说这种风气有多好,而是这样才算正常。

08年12月1日 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 他是班主任的一个亲戚,小小的个子,整天游手好闲,靠了点关系插进这个尖子班,却并不招人待见。

乡村的孩子大多喜欢把自己掩藏在一个深深的黑洞里,排外心理较严重,请观察下面三个场景: 一、年级组长突然来到班上,说班上有人惹事,大家不约而同地把怀疑的眼光投向本来无辜的他; 二、班上组织乒乓球赛,下午几乎所有学生都到运动场疯玩了一把,唯独他全然不知; 三、晚自习时,许多人都在议论着他过去的“劣迹”,而他一言不发,独自尴尬。 他过得并不顺心。

09年1月12日 日子像是天空中到处飘荡的云朵,总是让你捉摸不透。感觉没过多久,就已经临近放假。

由于考试进行得过早,最近几天都是呆在学校以自习的方式度过。 没人会在假期临近时留恋学校的生活,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影子照在大家身上,仿佛是在煎熬。

大家都重复地做着一些事,比如上午看上半天小说,伴着铃声去食堂就餐;下午干脆睡上半天;晚上用那台破到不行的旧电脑看上几部电影,伴随着对明天的祷告进入梦乡,然后又开始新的一天。 这样的生活往往比读书更累。

09年1月16日 学校难得地“爷们儿”了一把。 被寂寞逼疯的原来不止是学生,还有老师。

终于,在诸多班主任的强烈要求下,两个年级组长冒着被罚款的风险,“灵活处理”一番,提前一天放假。 当天晚上,还有十几个因为赶不上回家的车而被迫第二天启程的寄宿生来到教室自习,整栋五层大楼早已空无一人,据说他们抱着书本睡了一宿。

09年2月15日 一个漫长假期的度过总会给人带来几丝心烦意乱,就像是大家得知班主任被换的消息后极不冷静地大骂“傻X”,结果惹来新班主任的不满一样。 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依旧有许多同学之间基本上形同陌路,除了稍微形成的默契外,其余一无所有。

这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悲哀,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的“舞台”。 09年4月5日 新班主任管理太过严厉,使某些不安分分子有些怀念前任班主任的“无为而治”。

时间像是慢慢掺入空气中的药粉,而老班的严厉则如一根长长的导火索,终于,有些人难受至极,喷出一把火焰,将整个班级氛围迅速炸开。 他们纷纷要求转班。

老班倒也不慌不忙,她先实行缓兵之计,假意同意他们的要求,然后跑到年级组办公室如此这般一番后,还有哪个班敢接收他们? 面对“姜还是老的辣”的“残酷现实”,他们几个还是没能将这出戏演完。 09年4月20日 再次发现一些问题。

其一,班上的人很谦虚。这体现在每逢老师表扬某同学时,此人一般在20秒内不会起立,直到大家开始起哄才会慢悠悠地现个脸。

不过,目前还没弄清楚他们究竟是胆怯还是耍大牌,抑或确实是太谦虚。 其二,团结是我们班最大的优点。

虽然彼此之间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都懂得互相关照,老班一般很难从我们这儿套出半点秘密,大家也乐于为集体利益牺牲自己。 只是表现形式邪门了一点儿。

比如老班为了整治班风,让同学们不记名投票选出最不守纪律的学生,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如班上最近又来一个插班生,但由于她占了点本班的便宜——毫无理由地坐到一个绝佳位置——而被大家拒之门外,只得由老班出面解决。 09年4月27日 。

2.班级日记20篇简短一点100字

08年9月10日 开学这天,几乎所有人都很早来到了学校,经过一个暑假无所事事的折腾,大家的脸上都显露出几丝难得的疲倦。

我独自坐在这冷清的教室里,看着窗外轻风吹扰的喇叭花。 黑板上是班主任不知在什么时候写下的隶体: “欢迎来到高一168班学习!” 一个夏天已经过去了。

08年9月25日 气氛压抑到让人无法呼吸。 班上走读生只有11人,其余大部分学生都是乡村中学上来的,怀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美好憧憬,视学校为圣地,整天拼死拼活地读书,自习课你能听到的唯一声响是讨论题目的声音。

每天循规蹈矩的束缚简直把我逼到几近疯狂。 好吧,我屈服。

我尽量放下那些无理取闹的想法,不再像初中那样在课堂上大呼小叫,不再像初中那样下课时间横冲直撞。 在这个所谓的“尖子班”里,唯一的奢望就是快点下课回家睡觉。

08年10月7日 第一次觉得这个班也挺好玩的。 晚自习,白炽灯煞白的光影下,几个倒霉的走读生因为上网“被捕”而正好被无事可干的班主任叫去办公室。

在他们走出教室门的那一瞬间,不知是谁高呼一声:“风萧萧兮易水寒,”然后全班人马极其配合地接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随后全班都笑成一团,连整日阴沉沉的班主任也好气又好笑地乐呵了一阵。 是啊,这样多好。

08年11月1日 人是会变的。 没有多少人能够乖乖地在“规矩”两家坐一辈子,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班不可能同时养上几十个乖孩子、好学生,就如一个穷人一夜暴富后可能因此迷失了原本善良的心灵,也如“近墨者黑”般没有几个人能“出淤泥而不染”,168班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死气沉沉了。

课间时追打的人群往往能“炸”开整间教室,自习课上也出现了某些不安分分子的窃窃私语,男生女生也开始打成一片,班上的纪律也越来越需要维持。 不是说这种风气有多好,而是这样才算正常。

08年12月1日 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 他是班主任的一个亲戚,小小的个子,整天游手好闲,靠了点关系插进这个尖子班,却并不招人待见。

乡村的孩子大多喜欢把自己掩藏在一个深深的黑洞里,排外心理较严重,请观察下面三个场景: 一、年级组长突然来到班上,说班上有人惹事,大家不约而同地把怀疑的眼光投向本来无辜的他; 二、班上组织乒乓球赛,下午几乎所有学生都到运动场疯玩了一把,唯独他全然不知; 三、晚自习时,许多人都在议论着他过去的“劣迹”,而他一言不发,独自尴尬。 他过得并不顺心。

09年1月12日 日子像是天空中到处飘荡的云朵,总是让你捉摸不透。感觉没过多久,就已经临近放假。

由于考试进行得过早,最近几天都是呆在学校以自习的方式度过。 没人会在假期临近时留恋学校的生活,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影子照在大家身上,仿佛是在煎熬。

大家都重复地做着一些事,比如上午看上半天小说,伴着铃声去食堂就餐;下午干脆睡上半天;晚上用那台破到不行的旧电脑看上几部电影,伴随着对明天的祷告进入梦乡,然后又开始新的一天。 这样的生活往往比读书更累。

09年1月16日 学校难得地“爷们儿”了一把。 被寂寞逼疯的原来不止是学生,还有老师。

终于,在诸多班主任的强烈要求下,两个年级组长冒着被罚款的风险,“灵活处理”一番,提前一天放假。 当天晚上,还有十几个因为赶不上回家的车而被迫第二天启程的寄宿生来到教室自习,整栋五层大楼早已空无一人,据说他们抱着书本睡了一宿。

09年2月15日 一个漫长假期的度过总会给人带来几丝心烦意乱,就像是大家得知班主任被换的消息后极不冷静地大骂“傻X”,结果惹来新班主任的不满一样。 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依旧有许多同学之间基本上形同陌路,除了稍微形成的默契外,其余一无所有。

这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悲哀,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的“舞台”。 09年4月5日 新班主任管理太过严厉,使某些不安分分子有些怀念前任班主任的“无为而治”。

时间像是慢慢掺入空气中的药粉,而老班的严厉则如一根长长的导火索,终于,有些人难受至极,喷出一把火焰,将整个班级氛围迅速炸开。 他们纷纷要求转班。

老班倒也不慌不忙,她先实行缓兵之计,假意同意他们的要求,然后跑到年级组办公室如此这般一番后,还有哪个班敢接收他们? 面对“姜还是老的辣”的“残酷现实”,他们几个还是没能将这出戏演完。 09年4月20日 再次发现一些问题。

其一,班上的人很谦虚。这体现在每逢老师表扬某同学时,此人一般在20秒内不会起立,直到大家开始起哄才会慢悠悠地现个脸。

不过,目前还没弄清楚他们究竟是胆怯还是耍大牌,抑或确实是太谦虚。 其二,团结是我们班最大的优点。

虽然彼此之间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都懂得互相关照,老班一般很难从我们这儿套出半点秘密,大家也乐于为集体利益牺牲自己。 只是表现形式邪门了一点儿。

比如老班为了整治班风,让同学们不记名投票选出最不守纪律的学生,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如班上最近又来一个插班生,但由于她占了点本班的便宜——毫无理由地坐到一个绝佳位置——而被大家拒之门外,只得由老班出面解决。 09年4月27日 很享受现在这种单调却又不失安恬的生活。

很喜欢现在这个。

3.班级日志表格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雪莲”班级日志记载表第 周 月 日 星期 天气 值日班长 值日干部 出勤情况 迟 到 早 退 旷 课 事 假 病 假 人数 姓名 人数 姓名 人数 姓名 人数 姓名 人数 姓名每日寄语 值日班长 纪 律情 况 节 次 科 目 教 师 课堂纪律 备注 好 中 差 晨 读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午休情况 第6节 第7节 第8节 课前静息情况 卫生情况 教 室 负责人 得分 扣分原因 包干区情况 晚自习情况 值日教师 作业情况 批改情况 改错情况 班级的焦点与亮点 班主任回音壁 ★注:上课老师在好、中、差(课堂纪律)栏上打“ ”,并签上姓名;在备注栏上记录具体情况(哪些学生?什么事情?)。

4.120字日记:为班级做贡献

班级是什么?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团结。我们身处同一个班集体,每一个同学都是班里的一份子,每一个同学都应该为班级的成长出一份力。我们常说“班级要拧成一股绳”,这“绳”呀,就是班集体,而“绳”是由一小根一小根细丝拧成的,这一根根细丝就是班集体种的每个同学。虽然一小根很容易拉断,但只要把它们拧成一股来就难以拉断。这就叫作团结。也就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有集体观念,要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

要想生活在一个幸福的集体中,就应该人人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为班级出力、为班级添光彩。说到为班级添光彩,其实很简单:把倒了的扫帚、铲子扶起来摆正;把讲台上的粉笔灰擦掉;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是些丰功伟绩,不是些巨大投资,只是些生活中的琐事罢了,但只要我们人人都做到这些,大到搞好自己的学习,小到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那我们这个班集体能坚不可摧,无人能敌。这些不都很简单吗?恍然大悟之后我们能不能做到呢?还有,我们做这些不需要大张旗鼓,因为在我们心里,为班集体做一件事是不需要任何酬劳和夸奖的。我们只知道,只要能让班级得到应有的利益和荣誉,我们做什么都可以。

今年田径运动会,我报名参加了女子接力赛,报名时,同学们都热血沸腾、争先恐后地跑到体育委员那里,我也不甘示弱,经过重重阻碍,我终于报到了名。虽然身上又压上了一个不轻的负担,但我现在只是更加抓紧时间,集合训练时总少不了我,除了集合训练,我还抽空余时间叫上同学或家人一起出去跑。其目的不是为了那张写着我的名字的奖状,而只是为了给班级添光彩。啦啦队也是很重要的一员,他们总是在后面默默地支持着我们,虽然他们没有任何荣誉,但没有他们,运动员们也是不能独自完成整个过程的。这也就说明团结是多么重要。

俗话说得好:“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班集体就是要求我们劲往一处使,不各扫门前雪,人人都为班级添光彩。这样,一个优秀的班级才会诞生。

5.我们的新班主任日记

班主任日记

我每天在教室里度过大量的时间,希望用全部的身心感受每个孩子的不同和闪光点。我努力的将自己的精力用在他们身上,因为怕时间太久,失去热情。

我写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心情,然后放在网络上,暂时看看别人的反应。我需要的不是一个教书匠,而是一个研究者。了解教育,研究教育,服务教育,为了更好的教育,为了教育更好。忽然发现,其实,教师,可以做的像一个政治家,一个记者,一个研究生,一个教授,反此种种,只要你每天充满激情,定有不错的收获。

我思考,然后实践。我关怀,希望不是徒劳。

我不喜欢破口大骂学生,也不喜欢打他们,因为我内心充满仁慈和关爱。

我制定自己的班规,希望可以好好的,努力的让他们过的舒服。我希望他们不是怀着冷漠和拒绝别人的心态,在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而是,怀着无限的憧憬和美好的梦想,与周围的人和谐互助的度过每一分钟。人,在一个快乐的圈子里,才有可能保持积极的斗志和美好的愿望,一旦心是冷的,对一切都将失去兴趣,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学习做人,然后才是做事。

6.小班主任日志200之字

我心目中的老师

老师,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老师,是含辛茹苦的园丁,辛勤地培育我们,老师,是一支小小的蜡烛,照亮了我们,燃烧了自己。老师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下面我就讲讲我心目中的老师。

我心目中的老师有一双温暖的手,在我们刚步入学堂时呵护我们,保护我们。我们摔倒了,老师用他那双手将我们扶起,鼓励我们在摔倒后坚强地爬起来,在困难中鼓起勇气前行,于是,我学会了坚强,不放弃。

我心目中的老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当我们犯了错,不安地等待老师的批评时,老师的眼睛里流露出的不是严厉,也不是凶巴巴的,而是宽容与慈祥,于是,我学会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我心目中的老师,有一张神奇的嘴,它说出的话,文质彬彬,很有素养。但是,我最喜欢听老师说:“很好!”当我们完成一件事,做完了作业,纪律,成变好了等等,老师都会说:“很好!”简简单单两个字,却给了我们自信,给了我们希望,于是,我又学会了鼓励别人。

我心目中的老师。。

总之,我心目中的的老师很伟大,他教会了我许许多多。老师把知识传授给了我们,像父母一样给予我们关爱,但更多的,是从老师身上学到的做人的道理。老师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永远都是高大的!

7.求一篇班级日记,自己写的,实在点的,谢了

很快在小学的生涯结束了,马上就要升到初中了,但是燕窝有两个初中,我被很自然的分到了我爸爸在的燕窝镇初级中学,海霞被分到了燕窝镇高中部,当时知道和她分的不是一个学校,心中很是伤心了一段时间,但是时间是最好的药,当上了学之后就慢慢给淡忘了。

我们在开学之前,提前进行了摸底考试,用来分班的,我们学校每个年级都是五个班,我还记得我当时考的是全校十几名,我很自然的被分到了爸爸所教的一(一)班,爸爸是班主任,我家后来搬家了,我家的隔壁陈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英语老师是胡老师,政治老师张老师,音乐老师是我堂姐,大姐姐,地理老师是董老师。我现在还对那时的事记得很清楚,因为在这一年里的确给我留下了很多的回忆。

我爸爸虽然是班主任,当时我既然没有当成班长,只是当了一个小小的组长,是最小的班干部了,没有办法,也许爸爸不想别人说闲话吧!哈哈。

到了初中我们才开始接触早自习和晚自习,刚开始时,对早晚自习很好奇,都觉得上得挺有意思的,但是时间一长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早上起那么早去读英语,真是折磨人呀,还要大声读。其实初一的上学期英语,很简单就是26个字母和一些很简单的单词,其实在上学之前,里面的东西我都会读了,所以读起来更加觉得没有意思了。

那时我上爸爸的课时最老实,坐着一动不动,不敢动呀,要不回去又要受罪了。但是其他课时我不是很老实呀,哈哈!那时我们班还搬来了一个从武汉过来的学生,他叫盼,不过这是他的第二个初一,当时对他的印象就是,很活泼,很主动,英语很好。我和辉那时也都分到这个班上,这也许就是有缘吧,哈哈。班上还有第一名进班的颖,我是以第三名的成绩进的班,还有成绩在小学时很好的娴,后来和我有很多故事的静,不知道怎么说的芳,还有我的侄女芸,我的表哥庆,很喜欢惹事的寒,还有我的表侄重。

那时刚到初中,对初中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时间都刚到比较新鲜。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男的和男的玩,女的和女的玩,我还记得,女的都喜欢玩跳橡皮筋。男的都喜欢一起玩体育运动,比如打篮球,斗鸡,在操场的草地上打斗。

慢慢长大的我们开始明白了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事情,但是还是不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