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溪字的诗句
关于溪的古诗:《入若耶溪》
【原文】:
入若耶溪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译文】: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作者简介】: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含有”溪”的诗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李白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峨眉山月歌》李白(唐)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早梅》张谓(唐)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天。《咏怀古迹 五首之一》杜甫(唐)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绝句漫兴九首》杜甫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难忘。《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唐)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青溪》王维(唐)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唐)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宿王昌龄隐居》常建(唐)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答李浣》韦应物(唐)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溪居》柳宗元(唐)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秋月》朱熹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三衢道中》曾几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春泛若耶溪》綦毋潜(唐)
包含溪字的诗句
《赋得白日半西山》李世民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
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
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李隆基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
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
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
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
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李隆基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
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
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
带洛字和溪字的句子
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
朱颜含远日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
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
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
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
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滨游。
禽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
《赋得樱桃》李世民
华林满芳景。
乔柯啭娇鸟,翠色影长津,洛阳遍阳春,低枝映美人
带有溪字的成语
1.斩岸堙溪
拼音:zhǎn àn yīn xī
释义:堙:堵塞、填满。铲平高岸,填塞河沟。比喻修整与开辟道路
2.溪壑无厌
注音:xī hè wú yàn
注解:比喻人的贪欲太大,难得满足。溪壑:山里的河流深谷。
出处:《国语·晋语八》:“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 〈注:“餍”同“厌”〉《南齐书·谢脁传》:“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
3.綦溪利跂
拼音:qí xī lì guì
解释:綦,甚,极。利,通“离”。跂,通“歧”,分歧。指故作高深,立异离群。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王先谦集解:“綦溪,犹言极深耳,利与离同……离世独立,故曰离跂。”一说,綦溪,邪径;利跂,利其歧途而不循正途。
4.妇姑勃溪
发 音 fù gū bó xī
释 义 妇姑:儿媳妇和婆婆。勃溪:争斗。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比喻因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
出 处 庄周《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