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比喻的好句子
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5.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6.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7.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8.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9.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10.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带有“喻词”的句子一定是比喻句吗
在逐题分析语文试卷时,有一道修辞手法的测试题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失分.这引起了我的刨根究底.试题是这样的:“从下面这段话中找出一句用了修辞的句子.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有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段话是《一面》中对鲁迅的外貌描写,作者抓住他的面孔、头发、胡须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面孔”句和“胡须”句都有喻词“好像”,学生便误把前句也画为比喻句了.殊不知前一个“好像”与后一个“好像”有本质之别.所谓比喻,就是“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不难看出:上例中前句的本体为“面孔”,喻体为“人(的面孔)”加上喻词,成了“面孔像人(的面孔)”的形式,本体和喻体是同一事物,在本质上相同的一种事物比较,显然不构成比喻.后句本体为“胡须”,喻体为“隶体‘一字’”,加上喻词,成了“胡须像隶体‘一’字”的形式,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形状的相似点来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