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人面桃花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唐•孟綮《本事诗》载:博陵人崔护,及 士第后,于 清明日游于城南,遇人家,即叩门求入,有女子应门,问其谁耶,护自称 酒渴求饮,女子“独倚小桃斜柯户立,而意属殊厚。”
崔眷盼而归。来年 清明,崔护重游此地《“忽思之,情不可抑。
往往寻之,门墙如故,而锁 扃之。因题诗于左靡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 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乃以 此典指词人艳遇,或形容情缘不偶的惆怅。
清•石孝友《谒金门》:“人 面桃花在何处,绿荫空满路。”清•周之琦《三姝媚》词:“系马垂杨,但 翠眉还识,旧时人面。”
清•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鸦背斜阳闪闪 红,桃花人面薄纱笼。”。
“人面桃花别样红”是哪里的诗句
“人面桃花别样红”此句衍化自:《题都城南庄》。
【原文】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简介】
《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八。
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译文】
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分外绯红。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
【作者简介】
崔护(?831)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县)人。贞元十二年(796)时登第(即进士及第)。大和三年(829)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另一首《五月水边柳》一诗写柳,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从各个角度描摹垂柳的万千风情,写得尽态极妍,惟妙惟肖。各诗作中的“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物象纤无隐,禽情只自迷”、“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等都是极难得的对句,充分显示了殷功炉火纯青、完美无缺的艺术。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doc/*
人面桃花这首诗的来历
人面桃花 [rén miàn táo huā]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出 处
唐·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典 故
唐朝时有一位到京城应考的读书人,有一次他到城南郊外游玩,看到一间小屋很不错,就找借口走进去看看。没想到一看就看上了屋里一位美丽的姑娘。第二年清明节他又回到那间屋子,却看见大门锁着,人已经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于是就提笔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后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不死心的他又回到那个地方,这一次大门不但没深锁,还看见姑娘的父亲,姑娘的父亲伤心地告诉他说:“我女儿因为看了他写的诗因此得了相思病,没想到竟因此而死了。”他听了之后非常难过,情不自禁抱着姑娘大哭,没想到这时姑娘却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昏倒而已。不久后,身体渐渐痊愈的姑娘就和读书人结成了夫妻。
有哪些关于桃花的古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李白《箜篌谣》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王维《桃源行》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秦观《点绛唇·桃源》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赵孟頫《东城》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张元干《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桃源行》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元稹《离思五首》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胡祗遹《阳春曲·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