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苦海的诗句词句


一、有没有什么类似表达“脱离苦海”这种感觉的诗句

1、《登科后》

作者:孟郊 朝代:唐朝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

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

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2、《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4、《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二、那首诗描写脱离苦海往生极乐的

阿弥陀佛!师兄,极乐世界并非我们此世间意识观念的产物。

也就是说依我们此世间的意识观念,其实是无法揣测的。师兄,极乐世界的众生有大福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这个甚至是天界众生都无法比拟的。师兄如果看过《阿含经》,佛在上面对天界众生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天界众生随其福报大小,而显现不同的依报世界。天界众生都不可以依我们世间的逻缉思维来分析和推理了。

何况极乐世界?天界当中,大致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当中,还有男女之相,已不需劳作,一切所需,应念即至。

到了色界天与无色界天,连男女二相及食色之欲都不存在了。他们以禅悦为食,已经远远脱离我们当下众生的段食形态!从表相上来看,极乐世界众生不需劳作,念佛念法念僧,修习佛法是众天人的工作。

他们积累福报的方式是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修习佛法。关于众生的寿命,无量寿经当中有过非常详尽的解说,众生生于极乐世界,寿命有限量者,佛不取正觉。

我们当深信佛语,生大信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得不退转。师兄,我相信,极乐世界有更深的含义,非我们世间的观念逻缉所能揣测理解。

等到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一切自然明白!如同鸟儿不能体会鱼儿在深海中自在畅游的乐趣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