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不严的词句


1.我国执法不严的原因

产生执法不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原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

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职能性因素 即政府经济职能不清。

就经济职能而言,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承担着经济人与执法人的双重职能。一方面,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利益的代表者与企业经济利益相混同。

政府与企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政府必然要干预或参与企业的经营,并从这种干预和经营中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政府又以经济执法人的身份参与对市场、企业的管理与监督,保证企业依法进行经营活动。

这种经济人与执法人的双重职能使政府在实施法律、法规时,犹如运动场上 “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一样,往往因利益的驱动而疏于经济监督,因而对法律、法规的实施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经济利益的混同,导致了地方政府对地方企业违法的庇护。

从纵向分析,财政分配上的“分税制”即按比例上缴与留存的体制强化了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利益的维护。这种维护往往是通过对中央的挤兑来实现的。

很难想象,地方政府作为执法者会对这种挤兑依法进行严厉制裁,因为法的实施首先是以其对自身的经济利益的维护为首要条件的。地方对中央财政的挤兑是通过两种手段来实现的:一种是,政府通过制定本来与国家法律、法规不相符合甚至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来实现。

如许多公益性事业名目繁多的收费相当一部分就是以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形式规定的。另一种是,政府通过庇护地方企业的违法行为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7616631从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如震惊上下的相关省市土地违法等案件就是如此。

从横向分析,政府作为执法者,本应严格依法办事,而应从全局出发,不应区分经济违法行为是损害本地区利益还是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乃至整个国家利益。但是在政府利益与企业利益相混同的情况下,这点则难以做到。

地区执法者往往因维护本地的利益而默认本地区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方保护主义”。如贵州省大龙工业园长期超标排污得不到根本治理,既损害了当地老百姓的生存权也损害了周边邻近省的社会和经济利益。

其次,经济利益的混同,导致对经营责任人的处罚不力。我国管理的约束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让法人及其经营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的形式来达到使企业合法经营的目的,但是现实中执法部门“以罚代法”的现象使违法行为得不到严惩,进而使违法成为常态,守法反而得不到利益。

在政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相混同的情况下,这种约束方式亦被软化了。企业与政府的经济利益相混同,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既可以说是为企业谋利,也可以说是为政府谋利。

当企业经营责任人违法时,则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他是为了当地的利益作想,而不是谋一己私利,基于这一逻辑,政府作为执法者当然难以严格依法处置为政府谋利益的人。于是,在经济违法中,经营责任人的责任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调一个单位又重新任职。

显然以经营责任人的处罚不力,使法律在经济领域的威慑力量减弱,从而使其一般预防的功能失去作用,导致更多的经营者违法,进而形成一种执法不严的恶性循环。 2、体制性因素 即执法体制不顺。

严格执法依赖于一个疏密有度、分工合理、职责分明的执法体制和能公正地代表国家行使权力、高质量的执法主体。在这方面,我们存在着种种弊端:①立法有待进一步完备,法规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不协调、不配套、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适应市场经济关系的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②执法的利益趋向,严重地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本来,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执法权应是相关部门的基本职能,国家应保证其相应的执法经费,但是,我们现行的行政执法主体既有行政部门,也有社会团体,甚至还有企业。

这些相关机构的运行经费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执法中的各种收费收入。在执法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这些部门能够执法公正。

③管理多头。对某一法律、法规的实施,我们往往是许多执法队伍都可插手。

有利可图的都争着管,无利可图则谁也不管,以致形成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如一些城市的城市管理部门既有城管和市政、规划、环卫、建管、园林、工商、交通、交警等专业管理部门,又有创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办公室、城市文明管理办公室等综合管理部门。

这几大队伍齐上阵,互相扯皮又互相推诿,其执行效果很难想象。④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在我们现行的行政执法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员的第一学历是初、高中毕业又未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有的甚至是聘请离退休人员。在他们自己对有关法律、法规就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又怎么能严格执法?⑤执法队伍缺乏独立性。

分散于各行政主管部门中的执法队伍在执法中受制于各主管部门,使其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当部门的利益与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冲突时,往往因主管部门的干预而牺牲了法律、法规的尊严。 3、政策性因素 即政策对法的冲击。

在我国,法与政策同为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法是社会的最高权威,政策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规范,当政策与法律相抵触时,应严格依法办。

2.形容执法的成语

执法如山 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罪加一等 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执法不阿 阿:迎合。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严刑峻法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言出法随 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严惩不贷 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一网打尽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约法三章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3.执法不严的国家

这个问题说道点子了.其实说哪国不严.其实都是差不多.

像我们国家.还不是一样.有钱就是最大.楼主懂我意思么?

如楼主的意愿.我找到了:越南应该算吧

近年来广西防城港”蚂蚁搬家”式的公然走私贩私十分猖獗。记者近日就此实地追踪调查时,当地干部群众呼吁,执法单位应加大打击走私行为的力度,一要严格执法,二要形成合力,三是铲除腐败。

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认为,当地卷烟走私之所以猖獗,关键的因素是有关执法人员徇私枉法,通过直接入股、家属参股或收取保护费等方式,参与走私护私活动,形成强大的”保护伞”,给打私工作带来很大阻力。”现在走私分子实力之所以这么强,组织这么完善和成熟,实际上是打私部门一步步’养大’的。”防城港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说。

在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执法部门都反映,一是打私设备落后,走私分子使用高频对讲机,消息异常灵通,走私工具是进口且改装的汽车或配了几个发动机的大功率摩托艇;二是法律难题。按照<刑法>有关规定,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才可量刑,而这种”蚂蚁搬家”的方式,即便每次抓至0,也不够量刑标准。防城港打私综治办主任林业龙说:”今年前10月。防城港共逮捕16人,判刑9人,但这些人没有一个是老板,全部是”马仔”,真正的后台老板消息灵通,抓不到不奇怪。据当地海关、烟草等执法部门介绍和记者暗访观察,走私卷烟从源头到流入我国销售环节已形成套完整而严密的路线。

大部分走私卷烟从越南通过小船、小竹排运至防城区江山乡新基村等地,据知情人反映,在对面的越南海域,停放着十几艘中国”大飞”(大飞艇)。这些”大飞”均经过改装,配备大功率的发动机,时速超过80海里,通常夜间在北部湾沿海活动,装着卷烟伺机偷运上岸。走私卷烟上岸后,当地村民能赚点搬运费用或保管费用;然后走私分子先用二轮摩托车将卷烟分批次运到防城区的水营、冲仑两个村庄。这两个村与高速公路相近,走私卷烟在一些农户家短暂停留后,被搬到钦(州)防(防城港)高速公路21公里至28公里路段,装上”飞机仔”开的改装轿车。有时摩托仔还不经过上述两个村庄,直接把走私卷烟运至高速公路上。”走私分子在旁边山顶设置了观望点,全面监控高速公路路面及周边情况,用高频对讲机指挥装车,一旦有情况,便及时通风报信,一般三五分钟就能装完一辆轿车。”防城海关缉私分局负责人说。”飞机仔”把走私卷烟或直接运往邻省销售,或运往广西合浦、钦州、南宁,甚至柳州等集散地。

据防城港市烟草专卖局提供的资料,2002年至2004年6月。烟草专卖局共立案查处卷烟走私案件517起,收缴走私卷烟3250多件,收缴走私烟用丝束约18吨。记者在边境走私一线暗访一些走私比较严重的村子时,陪同记者采访的防城港市烟草专卖局罗凯升和林卫海,尽管是大白天,但仍远远地望着,不敢靠近村子,更不敢进村,担心挨打。两人都经历过暴力抗法。暴力抗法一般发生在执法人员查获走私卷烟时,走私分子仗着人多势众,持刀、棍公然抗拒执法,进而围攻执法人员,抢夺被查获的走私卷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