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因斯坦的个人资料
人姓名:爱因斯坦
出生年代:1879~1955
名人职称:物理学家
名人国家:美国
相关介绍:
德裔美国科学家。[更多资料来源于]
1879 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镇的一个小业主家庭,1955年4 月18日卒于美国普林斯顿。[更多资料来源于]
自幼喜爱音乐,是一名熟练的小提琴手。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并取得瑞士籍。后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都是在这里作出的。1909年首次在学术界任职,出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4年,应M.普朗克和W.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1933年希特勒上台,爱因斯坦因为是犹太人,又坚决捍卫民主,首遭迫害,被迫移居美国的普林斯顿。1940年入美国籍。1945年退休。[更多资料来源于]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分别于1905年和191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重新诠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修正了牛顿力学,取代了传统的万有引力理论,使物理理论的预测更为精确。爱因斯坦和牛顿是物理史上并列的巨人。[更多资料来源于]
1905年是爱因斯坦一生中,也是物理史上的神奇年。爱因斯坦的超人智慧迸出了耀眼的光芒。以26岁的年龄,在没有其它学术联系的情况下,一年内发表了三篇震撼物理学界的论文:光的量子说(解释光电效应)、布朗运动(证明分子的存在)和狭义相对论(修正了牛顿力学)。其后的几年内,爱因斯坦从一名没没无名的青年学子,一跃而为国际上知名的学者。欧洲各著名大学争相礼聘。1912年,爱因斯坦很高兴回到苏黎世的母校任教,但不久后,他在德国科学界的力邀下,前往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在德国的工作期间,他离了婚,后来另娶他的表妹为妻。[更多资料来源于]
1915年,爱因斯坦又发表了一篇惊世的名作广义相对论,取代了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对于物理学的理论发展和对宇宙现象的认识,有极为深远的影响。1921年,爱因斯坦以解释光电效应的光子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成为世界性家喻户晓的名人。这时德国的纳粹党兴起,反犹太活动四处蔓延,爱因斯坦极感不安,憎恶当时盛行的军国主义气氛。1933年,希特勒掌握政权,迫害犹太人,这时爱因斯坦正在美国访问,为逃避希特勒的悬赏暗杀,他定居在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高等学术研究所的教授。因为担心德国纳粹政府抢先造出原子弹,为祸世界,1939年,爱因斯坦应美国一些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的请求,写信给美国罗斯福总统,建议集合科学界的力量,发展原子弹。这就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的起源。[更多资料来源于]
2.关于爱因斯坦的资料(短一点)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士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后被迫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3.爱因斯坦的简介,简短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裔犹太人,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4.爱因斯坦的资料有哪些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世界的第一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全名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爱因斯坦与前妻米列娃有一个未婚私生女丽瑟尔(1902—1903?),不过在1903年到1919年爱因斯坦娶了米列娃,后来米列娃为爱因斯坦生了两个儿子汉斯·爱因斯坦和爱德华·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以失败。
重要贡献有:1: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信息守恒定律)
2: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
3:宇宙常数
名言:o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o 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o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o 苦和甜来自外界,而坚强则来自于内心,来自于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o 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身不懈的追求。 o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 o 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o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o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5.爱因斯坦的故事(简短)
爱因斯坦的故事(简短):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地思考。
1、童年:在妹妹头上敲了个窟窿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时,有一个大得出奇而且有棱角的后脑勺,母亲以为是个畸形婴儿。两岁半了,还不会说话。一天,家里来了一个骑脚踏车的小妹妹,他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是的,可是她的小轮子究竟在哪里呢?5岁时脾气狂躁,把家庭教师吓跑了,还用儿童锄头在妹妹头上敲了一个“大窟窿”。
2、爱因斯坦逃学记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只是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3、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不断地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4、爱因斯坦的故事——一件旧大衣
一天,爱因斯坦在纽约的街道上遇见一位朋友。
“爱因斯坦先生,”这位朋友说,“你似乎有必要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这件多旧啊!”
“这有什么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爱因斯坦无所谓地说。
几年后,他们又偶然相遇。这时,爱因斯坦已经誉满天下,却还是穿着那件旧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议他去买一件新大衣。
“这又何必呢?”爱因斯坦说,“反正这儿已经每个人都认识我了。”
爱因斯坦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主要成就:
1、相对论
2、引力波
3、能量守恒定律
4、光电效应
5、宇宙常数
6.爱因斯坦的资料
爱因斯坦简介 :1879年3月14日,对于德国乌尔姆小城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诞生于此。爱因斯坦的双亲都是犹太人。
早在公元16世纪,爱因斯坦的犹太祖先便从不知名的地方游荡到德国。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突然放弃了犹太人四处迁徙的古老传统,转而钟情德国大地的山川、河流与森林,开始了定居生活。
到爱因斯坦父母这一代,除了些微宗教习惯外,他们实际上已成为地道的德国人,说德语、爱德国,把德国视为自己的祖国,把自己视为理所当然的德国人。爱因斯坦的父亲,名赫尔曼·爱因斯坦,是个不得志的小商人,一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到晚上都要在客厅里朗读席勒、海涅等人的作品。
母亲名波林·科克,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修养极高,爱文学,更爱音乐。爱因斯坦即诞生于这样一个家庭。
此外,他生长的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物理学发展最为迅疾的时期,当爱因斯坦步入青年时,正是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洛伦兹(HendrikAntoonLorentz)、居里夫妇()等人最活跃的时期。此时,由伽利略、牛顿等人建立的古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经历了将近200年的风雨后,由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建立,特别是由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上的发现,正日益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学科。
年轻的爱因斯坦不为旧传统所束缚,在洛伦兹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空间和时间这样一些基本概念作了本质上的变革。这一理论上的根本性突破,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这一理论即是作为爱因斯坦终生事业的标志是他的相对论。在此之前,爱因斯坦在1905年写成的《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探讨》一文中,第一个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扩充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对于时间平均值(即统计的平均现象),光表现为波动;而对于瞬时值(即涨落现象),光表现为粒子。
这是历史上首次揭示了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以后的物理学发展表明:波粒二象性是整个微观世界的最基本的特征。
爱因斯坦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即是源于这一发现。相对论诞生的标志,是1905年即爱因斯坦26岁时发表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说老实,爱因斯坦的这一论文到现在都很少有人能读懂,但它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论文。爱因斯坦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19世纪末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新的实验结果冲击着伽利略、I.牛顿以来建立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以H.A.洛伦兹为代表的老一代理论物理学家力图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上解决旧理论与新事物之间的矛盾。
爱因斯坦则认为出路在于对整个理论基础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他根据惯性参考系的相对性和光速的不变性这两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括,改造了经典物理学中的时间、空间及运动等基本概念,否定了绝对静止空间的存在,否定了同时概念的绝对性。
这一理论还成功地解释了放射性元素(如镭)所以能放出大量能量的原因,为20世纪人类发明原子弹、氢弹,奠定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的第三项贡献是提出了“分子运动论”。
爱因斯坦在《根据分子运动论研究静止液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一文中,以原子论解释“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一些极小的微粒悬浮在液体中的不规则运动,首先被R.布朗发现。
爱因斯坦提出此理论后三年,法国物理学家J.B.佩兰以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从而解决了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使原子假说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三大科学史上的伟大发现,足以使爱因斯坦与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等人并驾齐驱。
但爱因斯坦更为后人所称道的,是他晚年以极大的热忱投入社会,关心政治,反战,呼吁和平。在这点上,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正直的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投入公开的和地下的反战活动。1933年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受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
1939年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的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抢先。于是罗斯福决心制造原子弹,于1945年在新墨西哥州试验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名字与业绩,将永垂不朽!爱因斯坦的学生时代艾伯特·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
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
7.爱因斯坦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代表作品有:《非欧几里德几何和物理学》《统一场论》《我的世界观》等。主要成就:1、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 。
2、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等 。3、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4、参加反战和平运动 。5、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扩展资料:爱因斯坦的10个人生成功秘诀:保持你的好奇心:”我没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是保持了我持续不断的好奇心。”坚持是无价的:“我成功并不是因为我聪明,而是我花了更多的时间来考虑问题。”
关注眼前:“任何一个男人要想同时安全地开车和亲吻一个漂亮的女孩,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在需要有注意力的时候亲吻。”想象力最有力量:“想象力是一切。
对将到来的生活的预想才有吸引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会犯错:”一个永不犯错的人也不会尝试任何新的事物。
“活在当下:“我从不思考未来它很快就会来。”创造价值:“不要为成功去奋斗,而是为有价值。”
不要期望于不同的结果:“所谓愚昧就是将同一件事做了一遍又一遍,希望每次结果都不一样。”知识来源于经验:“消息并不是知识;知识的唯一源泉是经验。”
学会规则,有助于做得更好:”你要学会游戏的规则,这样你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8.爱因斯坦的个人资料谁知道最好详细点
爱因斯坦简介 :1879年3月14日,对于德国乌尔姆小城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诞生于此。爱因斯坦的双亲都是犹太人。
早在公元16世纪,爱因斯坦的犹太祖先便从不知名的地方游荡到德国。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突然放弃了犹太人四处迁徙的古老传统,转而钟情德国大地的山川、河流与森林,开始了定居生活。
到爱因斯坦父母这一代,除了些微宗教习惯外,他们实际上已成为地道的德国人,说德语、爱德国,把德国视为自己的祖国,把自己视为理所当然的德国人。爱因斯坦的父亲,名赫尔曼·爱因斯坦,是个不得志的小商人,一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到晚上都要在客厅里朗读席勒、海涅等人的作品。
母亲名波林·科克,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修养极高,爱文学,更爱音乐。爱因斯坦即诞生于这样一个家庭。
此外,他生长的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物理学发展最为迅疾的时期,当爱因斯坦步入青年时,正是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洛伦兹(HendrikAntoonLorentz)、居里夫妇()等人最活跃的时期。此时,由伽利略、牛顿等人建立的古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经历了将近200年的风雨后,由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建立,特别是由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上的发现,正日益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学科。
年轻的爱因斯坦不为旧传统所束缚,在洛伦兹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空间和时间这样一些基本概念作了本质上的变革。这一理论上的根本性突破,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这一理论即是作为爱因斯坦终生事业的标志是他的相对论。在此之前,爱因斯坦在1905年写成的《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探讨》一文中,第一个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扩充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对于时间平均值(即统计的平均现象),光表现为波动;而对于瞬时值(即涨落现象),光表现为粒子。
这是历史上首次揭示了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以后的物理学发展表明:波粒二象性是整个微观世界的最基本的特征。
爱因斯坦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即是源于这一发现。相对论诞生的标志,是1905年即爱因斯坦26岁时发表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说老实,爱因斯坦的这一论文到现在都很少有人能读懂,但它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论文。爱因斯坦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19世纪末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新的实验结果冲击着伽利略、I.牛顿以来建立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以H.A.洛伦兹为代表的老一代理论物理学家力图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上解决旧理论与新事物之间的矛盾。
爱因斯坦则认为出路在于对整个理论基础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他根据惯性参考系的相对性和光速的不变性这两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括,改造了经典物理学中的时间、空间及运动等基本概念,否定了绝对静止空间的存在,否定了同时概念的绝对性。
这一理论还成功地解释了放射性元素(如镭)所以能放出大量能量的原因,为20世纪人类发明原子弹、氢弹,奠定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的第三项贡献是提出了“分子运动论”。
爱因斯坦在《根据分子运动论研究静止液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一文中,以原子论解释“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一些极小的微粒悬浮在液体中的不规则运动,首先被R.布朗发现。
爱因斯坦提出此理论后三年,法国物理学家J.B.佩兰以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从而解决了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使原子假说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三大科学史上的伟大发现,足以使爱因斯坦与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等人并驾齐驱。
但爱因斯坦更为后人所称道的,是他晚年以极大的热忱投入社会,关心政治,反战,呼吁和平。在这点上,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正直的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投入公开的和地下的反战活动。1933年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受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
1939年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的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抢先。于是罗斯福决心制造原子弹,于1945年在新墨西哥州试验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名字与业绩,将永垂不朽!爱因斯坦的学生时代艾伯特·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
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
爱因斯坦。
9.爱因斯坦的故事(简短)
爱因斯坦的故事(简短):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
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地思考。 1、童年:在妹妹头上敲了个窟窿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时,有一个大得出奇而且有棱角的后脑勺,母亲以为是个畸形婴儿。
两岁半了,还不会说话。一天,家里来了一个骑脚踏车的小妹妹,他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是的,可是她的小轮子究竟在哪里呢?5岁时脾气狂躁,把家庭教师吓跑了,还用儿童锄头在妹妹头上敲了一个“大窟窿”。
2、爱因斯坦逃学记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
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
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
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
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只是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
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3、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
当他发现指南针不断地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
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4、爱因斯坦的故事——一件旧大衣一天,爱因斯坦在纽约的街道上遇见一位朋友。
“爱因斯坦先生,”这位朋友说,“你似乎有必要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这件多旧啊!” “这有什么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
爱因斯坦无所谓地说。 几年后,他们又偶然相遇。
这时,爱因斯坦已经誉满天下,却还是穿着那件旧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议他去买一件新大衣。
“这又何必呢?”爱因斯坦说,“反正这儿已经每个人都认识我了。”爱因斯坦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
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
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主要成就:1、相对论2、引力波3、能量守恒定律4、光电效应5、宇宙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