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滁洲西涧的诗意
滁州西涧 韦应物
dú 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
独 怜 幽 草 涧 边 生 ,
shàng yǎu huáng lí shēn shù míng
上 有 黄 鹂 深 树 鸣 。
chūn cháo dài yǔ wǎn lái jí
春 潮 带 雨 晚 来 急 ,
yě dù wú rén zhōu zì héng
野 渡 无 人 舟 自 横 。
作者背景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成为有名的诗人。其诗多写田园风物,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
注词释义
滁州:今安徽滁县,诗人曾任州刺史。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
独怜:最爱,只爱。
春潮:春雨。
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古诗今译
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带雨的春潮在傍晚来势更湍急,荒郊野渡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
名句赏析——“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在滁州做官时,最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经常一个人到涧边散步。岸边的绿草、树丛中的黄鹂,所闻所见都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雨,使春天原来就高涨的涧水更加湍急,渡口的艄公已去避雨,小船被水流冲得横在岸边。一船来说,船渡往对岸的方向是纵,水流的方向是横。船是被拴住的,水流一冲就横在水中了。诗人所用的字句都很平常,但因捕捉到一个特殊的情景,描绘出小船横在水流中的画面。所以格外生动。从前两句的描写来看,诗人的心情很悠闲,但后两句的风景又有点寂寥的感觉。
2.滁州西涧诗意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bai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du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zhi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dao。“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回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答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3.滁州西涧的诗意主要讲了什么意思呀
全诗的字面意思是: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4.古诗滁州西涧的诗意
诗人以“独怜”二字领起,把自己置身于西涧僻静的环境中,去独自观赏山水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声息。
也使读者似亲眼见到诗人正踽踽独行于山水之间,充分领略自然美景,一洗胸襟。诗人特别喜爱他脚下涧边的幽草。
草用“幽”字来形容,不仅写出了草的茵绿、繁茂、厚密等形态,而且写出了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等意态,一现幽僻氛围。而涧边之上则是层层峰峦、树高林密,黄鹂就在林木深处,那婉转悦耳的欢鸣不断传到诗人的耳朵里,使诗人心神陶醉。
出自:《滁州西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全诗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译文为: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扩展资料:《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滁州西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