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一些简短的民间故事
还春节呢,就讲点有关春节的 1.”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
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
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
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
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 “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
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
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
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
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
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3.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
2.简短的民间故事
白素贞是修炼千年的蛇妖,一心修炼只为做快活神仙。千年的修行,使她比人间的女子更美,只是没有眼泪。观音菩萨指点,只要集齐人间八滴晶莹的眼泪,她就可以成为真正的神仙。
前往宝芝堂学徒的书生许仙,遇到大胡子刀客八两。两人误入“半步多”,与急于成仙的白素贞、小青姐妹和捉妖和尚法海不期而遇。
在“半步多”,人妖仙混杂,处处是陷阱。白蛇和许仙在相互的舍命相助中,产生了感情。只是身为蛇妖的白素贞,还不能理解它。而法海分不清谁人谁妖,执 意妄为,遭受天雷之谴,盲了双眼。
白素贞历经艰辛送许仙回人间,法海变作白素贞的模样,骗许仙回头,使他被无情槌击中,忘了“半步多”的一切,忘了心中所爱白素贞。
白素贞来到人间,开始悉心收集人间的眼泪。
许仙在西湖断桥遇到一场急雨,与白素贞再度重逢,留下借伞还伞的情缘,两人产生感情。
白素贞陆续收齐七滴眼泪。每滴眼泪背后都有一个人间致情挚爱的故事。它们风吹不散,水流不融,分别应在“生老病死恨离别”之上。
法海利用自己天生生有天眼的小徒弟十天,设计逼迫白素贞现形,吓死了许仙。法海又将许仙囚于金山寺中……
白素贞盗来救命仙草,不见许仙。她跪上金山寺,哀求不成,水漫金山。法海将许仙掠到心境台,让他在心镜中看到白素贞的蛇身。许仙坦然处之,要定了素贞。法海被心魔所困,忘情绝义,想成佛,却成了魔。
白素贞产子,成魔的法海故伎重演。白素贞不认为爱许仙是错,自愿走进雷峰塔。诀别前,流下她第一滴也是最后一滴眼泪。她爱许仙一生,这滴眼泪应在“爱”上。白素贞被镇于雷峰塔下,除非雷峰塔倒,否则永世不得出塔!
许仙上山进寺,自愿剃度,只为法海一句雷峰塔百步之内,非出家人不得擅入。
法海踉跄地站起身,退了三步,一回头,须发皆白。许仙每日扫塔,和娘子一个塔里一个塔外。白素贞用法术打开油伞为许仙遮阳。
3.简单又有趣的神话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库尔采的水中仙女,疯狂的迷恋阿波罗神。
每当太阳一早从东方出来 ,他就目不转晴的望着,从早到晚,直到太阳神西坠,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久而久之,水仙脚下生了根,脸也变成一朵花的模样,名曰“向日葵” 相传,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因争夺权力而发生战争,结果是水神输了。
战败的共工没处撒气,就一头把支撑天地的大柱子——不周山给撞倒了于是乎,天哗啦啦塌了一个大洞,大地上洪水泛滥,到处是熊熊的大火,六种怪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残害着人类。善良的女娲神看见她的子民们在洪水和大火中四处逃生,心里十分难过,只好辛辛苦苦地去修补破损的天空。
因为当时的天空已经倾斜了,于是女娲又亲自将一只巨大的龟捉来杀掉,砍下了它的四条腿,支撑在天的四面,把倾斜的天给扶正了。
4.有趣的民间故事五十字左右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5.简单的民间故事
百鸟朝凤
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象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这有什么意思呀?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可别小看了这种贮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可发挥大用处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的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6.民间传说小故事,要有内容的简短一点【50字左右】
“神鱼” 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泸西域西的玄天阁上住着厂位法术超群的老道士,世称”唐神仙”。唐神仙少时饱读经书,聪慧过人,但科举场中历尽坎坷,终无进身之门径。唐神仙看透了社会的腐败黑暗,愤世嫉俗,选申阿庐古洞这个世外桃源遁隐楼身、修行悟道。善良的妻子长年坚持给他送饭,并苦苦哀求他回家居住。妻子炙热的感情融化不了丈夫冰冻的心,枯木再难萌发新芽。有一天,唐神仙对妻子说:”你的情我领了,但洞外的世道令人难以忍受。今天我们以这仅剩的鱼骨为卜,若此鱼生还,我得继续在洞中修道,若不能生还,就遵从贤妻之命出洞回家。” 言毕,将鱼骨投人水中,霎时,鱼骨变成了摇头晃尾的透明鱼。当地百姓视为”神鱼”。
7.短一点的民间故事
女娲造人: 在盘古肉身化为大地之后,大地上出现了很多种生物.多了很多年之后,大地上出现了一位同样伟大的人物女娲.女娲发现大地虽然有了很多生灵,但是它们缺少着创造能力。
于是女娲便用黄泥按照自己的摸样捏出了很多小人,因为女娲觉得创造的这些人应该和自己有点区别才是,所以把泥人的尾巴改成了两条后肢(双足).之后用施放了法术将这些小人变成有生命的活人,并且这些人都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神农试百草: 生老病死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不过因为”病”而早早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又实在值得同情.神农觉得自己有保护好自己的子民的职责,所以他踏遍神州大地寻找治疗病患的药草,找到后他都先自己服用来确定有用与否或者有毒与否.最后终于找到了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病患的药草。
后羿射日: 多年以后(尧帝在位时),天下大旱,原因很简单,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后羿为解决大旱问题,自己锻炼出一把威力无限的巨弓.后羿在弓上注入法力.然后携弓登上高山,以自己法力凝聚成无形之箭,引弓射日.本想把十个太阳全射下来,但是想到如果全都射下来,大地将陷入无止境的黑暗,所以便留了一个太阳在天上。 扩展资料: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8.很简短的民间故事
大理有一个望夫云的传说。
大理的山川,翠绿雄伟,实在迷人。苍山上十八条溪水落石出,像一条条闪光的银链,悬挂在山峰之间,真是好看。
苍山有十九峰,其中有一个叫玉局峰。每到十冬腊月,玉局峰上便出现一缕洁白的云彩,袅袅婷婷,宛如一个姣洁美丽的女子,伫立有玉局峰顶,向洱海眺望,那景色更是动人。
不过,这朵云彩一出现,大理一带就狂风大作,刮得平静的洱海顿时白浪滔天,波涛滚滚。直到把海底的一块石坪吹得露出水平,狂风才停息下来。
这朵神奇的云彩有个动人的名字,就叫做望夫云。关于它,流传着一个传说。
相传一千多年前,南诏王有个公主长得很美丽,又很善良,她的眼睛像洱海水一样明亮,她的心地像清碧溪水那样纯洁。公主已经十九岁了,可是南诏王还没有招上驸马。
王孙公子争相向公主求婚,但公主觉得都不称心,一个也没有答应。 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公主在绕三灵盛会上认识了一个年轻的猎人。
这个猎人从小失去父母,独自居住在玉局峰的岩洞里。公主很同情他的遭遇,又见他长得英俊、魁伟,就看中了他。
猎人见公主长得俊俏,对人又和气,也很喜欢她。 公主看中猎人以后,时刻都思念他,想得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好觉。
有一天,南诏王突然告诉公主,已把她许给大军将了,择定吉日就要成亲。听到这意外的消息,公主焦急得整整哭了一夜,两只眼睛都哭肿了。
第二天清晨,晨雾刚刚散去,公主在窗前呆望着青翠的苍山,心如乱麻。这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喜鹊,落在窗前的树枝上,喳喳地叫个不停,叫得公主心更烦了,说:“小喜鹊,小喜鹊,你知道我心中的忧愁吗?”不料,小喜鹊轻轻地点了两下头。
公主连忙说:“小喜鹊,那就请你带个口信给玉局峰的猎人,叫他快来救我。”小喜鹊又点了点头,飞走了。
小喜鹊一直飞到了玉局峰。这时猎人刚从云弄峰打猎回来,正要进洞。
小喜鹊停在洞口的桂花树上,朝着猎人喳喳地叫。 猎人奇怪地问:“小喜鹊,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小喜鹊说:“南诏王要把公主嫁给大军将了,公主要你赶快去救她。”
猎人认识公主后,也天天思念着她,现在听说公主就要嫁人了,心里急得像烧着一盆火,他背起弓箭就往山下奔去。走到半路,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背着一只背箩,一瘸一拐地在前面走着。
猎人问他:“老爷爷,你要去什么地方,你的腿怎么啦?” 老人回答说:“我去山上采药,不小心摔坏了腿。唉,怕到天黑都回不到家啦!” “老爷爷,我背你走吧!” 老人也不推迟,猎人背上他就忙忙往前赶路。
走了一会,老人问猎人说:“小伙子,你走得这么急,有什么事吗?” 猎人见这位老挺和善,就把要去救公主的事告诉他。 “宫墙那么高,王宫的禁卫军又那样森严,你这样去怎么能把公主救出来呢?” “老爷爷,那我怎么去救公主呢?” 老人想了一下,就对他说:“凤眼洞陡峭的崖壁上长着一棵桃树,你只要吃了这棵桃树上的桃子,就有救出公主的本领了。
可是摘取那桃子可不容易,还没有一个人摘到过呢!” “只要能救出公主,再大的困难我也不怕。” 当猎人刚把话讲完,突然觉得背同轻飘飘的,回头一看,背上的老人早已无影无踪了。
他想,这一定是苍山神来帮助我了,朝山顶拜了一拜,就直奔凤眼洞。 猎人到了凤眼洞,站在仙人床上往下望,只见笔直的峭壁直插进下面的万丈深渊。
在陡峭的崖壁上真的长着一棵桃树,树上的桃子在绿叶中闪着红光。沿着这峭壁往下爬,一失手就会粉身碎骨。
可是为了救公主,猎人毫不犹豫地下去了。他终于爬到了桃树边,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就吃起来。
桃子刚一下肚,浑身的疲劳立刻消失了。他轻轻抬起脚来,竟然悠悠地飞上了天空。
就在这天晚上,猎人乘着月光飞进王宫竟把公主带到玉局峰去了。 公主同猎人在玉局峰的岩洞中结成了夫妻。
他们白天一起去打猎,一起开荒种地,晚上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他们岩洞口长满了会笑的龙女花、会跳舞的素馨花,还有杜鹃花、山茶花。
他们生活得很幸福。 公主失踪后,南诏王天天派人去寻找,但一直没有找到公主的下落。
南诏王心里很焦急,便请罗荃法师来商议。罗荃法师是海东罗荃寺的高僧,为人奸诈,会施各种法术,他一进宫就告诉南诏王,他已在天镜阁用神灯照见住在玉局峰上的公主和猎人。
南诏王听了,气得半天说不出话。他想,南诏王的公主私自嫁给一个打猎的,我这南诏王的脸往哪里放呀?他又想,自己的女儿还管不住,今后怎么去管理百姓呢?他越想越气,就要大军将率领人马到苍山捉拿公主和猎人。
罗荃法师对南诏王说:“猎人有非凡的本领,兴师动众,不但拿不到他们,事情传开了还要被百姓耻笑,还是让我用法术制服他们吧!” 于是罗荃法师就派了一只乌鸦去苍山传话。 一天,猎人同公主正坐在洞门前唱歌。
突然飞来一只乌鸦,抖抖翅膀就对他们说起话来,它自称是罗荃法师派来叫公主回宫的。它说:要是公主不回去,法师就要用大雪封锁苍山,让她和猎人活活冻死在苍山上。
公主对乌鸦说:“我已同猎人结为夫妻,生死都要跟他在一起。” 乌鸦飞走后,晴朗的天空霎时阴暗起来,北风呼呼直叫,接着,就飘起大片大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