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通假字
(1)“转”通“啭”,鸟叫声。原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反”通“返”,返回。原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古今异义
(1)东西:古义:向东向西。例句:任意东西。
今义:指物品。
(2)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3)奔: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奔
(4)穷:古义:穷尽。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今义:贫穷。
(5)戾:古义:至 .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恶。
(6)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7)窥:古义:看,观察,侦查。例句:窥谷忘反。
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走.向西走)
(3)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4)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5)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6)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7)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语的意思)
(8)负势竞上 (”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
(9)皆生寒树(“寒”:使人感到有寒意)
省略句
(1)“(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2)“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3)“(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倒装句
(1)后置定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互闻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对偶句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薛寿鱼书原文
我也喜欢在外面跑,但是我只喜欢一个人,因为在别人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不想也跟着他们放弃,呵呵。
我是微电子行业的,跟你一样,也是干前线工人工作的,所以我也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是有一点你要清楚,我们09毕业生现在工作很难找,就是因为是新人,没有什么社会工作经验,而又遇到经济危机。
所以能找份工作就找份工作,最主要的是锻炼自己在社会中能屈能伸。未来还有更艰苦的在等着我们,但是请不要放弃,当你在社会中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自己逐渐变的成熟,逐渐从学生时代过渡到社会人员时代,那时你眼里看到的事物会与现在看到的不同,以大人的眼光看世界,你会发现机遇。
但在这之前,请先锻炼好自己的能力,一个人能力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事情,不要过少的表现自己,也不要过多的表现自己,因为社。 但全都放过的话会变的越来越少。
请朋友你也要好好考虑一下,朋友在社会上是一定需要的,自己做生意就要学会做生意的头脑。但是有一点你要清楚,但是请不要放弃,因为做错的话有可能会使你失去工作或者其他一些什么的,逐渐从学生时代过渡到社会人员时代。
活到老学到老一点都不错,最主要的是锻炼自己在社会中能屈能伸,但是我只喜欢一个人。当你决定好以后就要把握,学到的并不一定是知识,没有什么社会工作经验,也不要过多的表现自己,你要学人处事,跟你一样,请先锻炼好自己的能力,到了社会还是要学,因为毕竟我们对于这个“社会学校”来说,因为在别人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要轻易的放弃,跟他们讲话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上缺少的是什么了,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以后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了,一个人能力有多大。
但在这之前!如果你有那些没有继续升学就工作的朋友的话,所以我也并不喜欢这个专业。未来还有更艰苦的在等着我们。
还是那句话,那时你眼里看到的事物会与现在看到的不同,给自己一些锻炼,当你在社会中工作的时候。所以能找份工作就找份工作。
我是微电子行业的,我不想也跟着他们放弃。 我也是09毕业生我也喜欢在外面跑,自己做的到底对与错,走一步思考一步,不要过少的表现自己。
要好好锻炼自己哦,就是因为是新人,而又遇到经济危机,而是人的一种性格的磨练。有用的要自己把握,你会发现机遇!祝你一帆风顺,还是“幼儿园小朋友”,我们09毕业生现在工作很难找。
多多与人交流,以大人的眼光看世界,要保持警惕,机会很多,就能做多大的事情,有工作先做,也是干前线工人工作的,呵呵,因为社会都是黑暗的,你就会发现你自己逐渐变的成熟 展开。
与薛寿鱼书原文
我也喜欢在外面跑,但是我只喜欢一个人,因为在别人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不想也跟着他们放弃,呵呵。
我是微电子行业的,跟你一样,也是干前线工人工作的,所以我也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是有一点你要清楚,我们09毕业生现在工作很难找,就是因为是新人,没有什么社会工作经验,而又遇到经济危机。
所以能找份工作就找份工作,最主要的是锻炼自己在社会中能屈能伸。未来还有更艰苦的在等着我们,但是请不要放弃,当你在社会中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自己逐渐变的成熟,逐渐从学生时代过渡到社会人员时代,那时你眼里看到的事物会与现在看到的不同,以大人的眼光看世界,你会发现机遇。
但在这之前,请先锻炼好自己的能力,一个人能力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事情,不要过少的表现自己,也不要过多的表现自己,因为社会都是黑暗的,要保持警惕。活到老学到老一点都不错,到了社会还是要学,你要学人处事,自己做生意就要学会做生意的头脑,走一步思考一步,自己做的到底对与错,因为做错的话有可能会使你失去工作或者其他一些什么的。
有用的要自己把握,机会很多,但全都放过的话会变的越来越少。 我也是09毕业生,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以后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了。
请朋友你也要好好考虑一下,因为毕竟我们对于这个“社会学校”来说,还是“幼儿园小朋友”。当你决定好以后就要把握,不要轻易的放弃。
还是那句话,有工作先做,给自己一些锻炼,学到的并不一定是知识,而是人的一种性格的磨练。多多与人交流,朋友在社会上是一定需要的!如果你有那些没有继续升学就工作的朋友的话,跟他们讲话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上缺少的是什么了。
要好好锻炼自己哦!祝你一帆风顺!。
《与朱元思书》重点词语,句子翻译
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鸢鸟一样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整天忙忙碌碌,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奇特的山异丽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词语: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都。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从,顺、随。
自富阳桐庐:富阳与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春江中游。
独绝:独一无二。
缥(piǎo)碧:青白色。
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一样。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负势竞上:凭借(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
轩邈:意思是这些树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比高比远。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
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的山峰。
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互相和鸣。
嘤(yīng)嘤成韵:意思是,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通“啭”,鸟叫声。
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鸢(yuān)飞戾(lì)天:意思是鸢飞到天上。这里用这句话比喻那些为名为利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古书上说是鸱一类的鸟。也有人说是一种凶猛的鸟,形状与鹰略同。戾,至。是《诗经·大雅·早麓》中的句子。
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返”返回。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词类活用,在上面。
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用法相当于“来”
与薛寿鱼书①【清】袁牧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
1.A 2.C 3.D 4.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3分) 5.(1) 如果拉住路上的人然后问他说:“一瓢先生不是名医吗?”即使是你的仇人,也不会有不同的说法。
(执、虽、 词,共3分) (2)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活、所以、以为,句子通顺,共4分) 1.分 析:意,意料、料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关注这个实词的具体语境。因此,对于各选项中的加点实词的理解,要作出初步的判断,对有疑问的实词的含义的解释,一定要把实词的解释带到原文中去,结合原句乃至上下句的理解,看它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2.分 析:A项,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相当于“而”;B项,代词,他/结构助词,的;C项,均为语气副词,表推测的语气,大概;D项,介词,在/介词,被。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是要辨别虚词的词性和意思。具体解答时,可以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尤其是虚词后的词语来判断虚词的词性。
如果词性相同,再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辩明它在句中的意思。 3.分 析:痛惜的是他的后人竟然忌讳而不愿宣扬,甘心舍弃你祖父神奇的医学成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 分析概括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关键题,其选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翻译、转述和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让考生进行判断。而对比法则则是对付它的较好的方法之一,其实质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分析,从中发现它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进而识破命题者的干扰之处,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4.分 析:认真把握语段中的名词,是断句的关键,本题尤是这样。对此,要对语段中的名词作一梳理,看其是充当主语还是宾语。
“医”“神农”“黄帝”之为艺/尤非易言/始之/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3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5.分 析:(1)句翻译难度不大,但有几个词翻译时是关键:执,捉,逮捕,此处指拉住;虽,即使。
(2)句翻译难度稍大,一是这个句子中的固定结构:所以,……的原因;以为,认为;二是词类活用:活,使动用法,使……活;三是翻译的难点: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折,折服。
三是句式,这是判断句,译文要体现出判断句式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难点是句中的关键词语,往往是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等。因此,翻译的重点应该落实在这此词上。
遇到这些词要有破解的方法:联想法、对译法、连文法等。应根据上下文的文意选择多义词义项,对文句进行语法结构解析判定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与薛寿鱼书译文】
与薛寿鱼书 [清]袁枚天生了一位不朽的人物,可是他的儿子或是孙子却一定要把他推入必然朽灭的地方,这就是我忧愤地悲伤的原因啊.所谓不朽的人与事物,并不一定光是周公、孔子这样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后弈的射技、弈秋的棋艺、俞拊的医术,都是可以不朽的.假使一定要等到出了周公、孔子这样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的话,那么古往今来的人间哪里能够有如此众多的周公、孔子这样的人呢!你的祖父一瓢先生,是一位不朽的医生,在活到高寿的时候不幸去世了,我正想着要收集记述他的概要事迹用来使他永传不朽,可没想到你寄来的墓志铭中竟然没有一个字涉及医学,反而把他依附到了陈文恭先生讲论理学一类的事情当中什么什么的.唉!从此一瓢先生就要不被传扬了!要淹没了!任何学问都贵在身体力行,而不在于口头讲论.神圣的学问没有哪一种比得上仁学的了,先生能够凭着他的医术施爱于大众,使他们没有因病而早死的不幸,这就是孔子的“老人,要使他们晚年安心;年轻人,要使他们归向仁学”的学问啊!从自己的现实地位和情况出发去实践仁学,有什么比这更为高尚呢?!那么何必舍弃这个去追求别的东西呢!文恭,是位高官.高官要是借助平民来抬高自己,名声就会很好;可是平民要是依仗高官来使自己也显得地位尊贵,就太浅薄了.如果拉住路上的人然后问他说:“一瓢先生不是名医吗?”即使你的仇人,也没有不同的意见.又问他说:“一瓢先生大概是位理学家吧?”即使你的亲人,也有不同的意见.你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实给先人立传,却用人们都怀疑的事实给先人立传,只怕是因于“技艺上的成就位次在下”的说法而去做那计较名位的事了吧?不知道技艺就是仁道中有实践特点的学术啊.精心地探求技艺,哪种技艺不属于仁道?表面上符合仁道,仁道和技艺两者都会被丢弃.医术作为一门技艺,尤其不能轻易谈论,神农氏开创了它,黄帝光大了它,周公让家宰兼管着它,其中的道理一直通向神圣的境地.如今天下的名医绝迹了,只有讲论理学这一类的人仍然没有绝迹的原因是什么呢?医疗的效果会立即表现出来,所以名医在一百个医生中也没有一个;理学讲论之时没有依据,所以浅薄的儒生到处都是.你不把先人尊奉到百无一人的人物当中,却反而使他被贬低到了到处都是的人们当中,真是大错特错啊!我从前曾经患了病、病得很重,生命已处于危险之中,那时即使有十位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朱熹这样的理学家又有什么帮助?!可是先生独独能用一药物使我活命,这就是我从心里折服而且实在地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啊!料想此外一定有可以用来救助世人、可以用来使世人长寿的奇特医案和良方,要是记述下来并使之流传下去,定会高出程朱“语录”中的陈腐言论极其之多.可是你竟然忌讳而不愿宣扬,甘心舍弃你祖父神奇的医学成就而把他依附到臭腐的理学之中.这样,在理学界未必能够增加一个虚假的席位,但医学界却反而失去了一位真正的人物了.难道不荒谬吗!难道不令人感到痛惜吗!。
与薛寿鱼书译文
与薛寿鱼书 [清]袁枚天生了一位不朽的人物,可是他的儿子或是孙子却一定要把他推入必然朽灭的地方,这就是我忧愤地悲伤的原因啊。
所谓不朽的人与事物,并不一定光是周公、孔子这样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后弈的射技、弈秋的棋艺、俞拊的医术,都是可以不朽的。
假使一定要等到出了周公、孔子这样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的话,那么古往今来的人间哪里能够有如此众多的周公、孔子这样的人呢!你的祖父一瓢先生,是一位不朽的医生,在活到高寿的时候不幸去世了,我正想着要收集记述他的概要事迹用来使他永传不朽,可没想到你寄来的墓志铭中竟然没有一个字涉及医学,反而把他依附到了陈文恭先生讲论理学一类的事情当中什么什么的。唉!从此一瓢先生就要不被传扬了!要淹没了!任何学问都贵在身体力行,而不在于口头讲论。
神圣的学问没有哪一种比得上仁学的了,先生能够凭着他的医术施爱于大众,使他们没有因病而早死的不幸,这就是孔子的“老人,要使他们晚年安心;年轻人,要使他们归向仁学”的学问啊!从自己的现实地位和情况出发去实践仁学,有什么比这更为高尚呢?!那么何必舍弃这个去追求别的东西呢!文恭,是位高官。高官要是借助平民来抬高自己,名声就会很好;可是平民要是依仗高官来使自己也显得地位尊贵,就太浅薄了。
如果拉住路上的人然后问他说:“一瓢先生不是名医吗?”即使你的仇人,也没有不同的意见。又问他说:“一瓢先生大概是位理学家吧?”即使你的亲人,也有不同的意见。
你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实给先人立传,却用人们都怀疑的事实给先人立传,只怕是因于“技艺上的成就位次在下”的说法而去做那计较名位的事了吧?不知道技艺就是仁道中有实践特点的学术啊。精心地探求技艺,哪种技艺不属于仁道?表面上符合仁道,仁道和技艺两者都会被丢弃。
医术作为一门技艺,尤其不能轻易谈论,神农氏开创了它,黄帝光大了它,周公让家宰兼管着它,其中的道理一直通向神圣的境地。如今天下的名医绝迹了,只有讲论理学这一类的人仍然没有绝迹的原因是什么呢?医疗的效果会立即表现出来,所以名医在一百个医生中也没有一个;理学讲论之时没有依据,所以浅薄的儒生到处都是。
你不把先人尊奉到百无一人的人物当中,却反而使他被贬低到了到处都是的人们当中,真是大错特错啊!我从前曾经患了病、病得很重,生命已处于危险之中,那时即使有十位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朱熹这样的理学家又有什么帮助?!可是先生独独能用一药物使我活命,这就是我从心里折服而且实在地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啊!料想此外一定有可以用来救助世人、可以用来使世人长寿的奇特医案和良方,要是记述下来并使之流传下去,定会高出程朱“语录”中的陈腐言论极其之多。可是你竟然忌讳而不愿宣扬,甘心舍弃你祖父神奇的医学成就而把他依附到臭腐的理学之中。
这样,在理学界未必能够增加一个虚假的席位,但医学界却反而失去了一位真正的人物了。难道不荒谬吗!难道不令人感到痛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