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方言都有什么词语
1. 制达—这里
2. 雾达—那里
3. 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WER
4. 啊四—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5. 野个—昨天
6. 前个—前天
7. 后个—后天
8. 明个—明天
9. 年四个—去年 z
10. 增—厉害
11. 碟—吃饭、打人
12. 四火—试一试,
13. 南常—困难,不容易办的
14. 谝—聊天,说话
15. 扎式—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
16. 花搅—开玩笑、恶作剧、取笑
17. 产活—好,舒服
18. 骚青—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
19. 木乱—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
20. 罢列—一般,还行、过得去
21. 马卡—差劲
22. 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
23. 细香、戏法—细致、仔细。
24. 了杂列—很好,很美
25. 扑西来海—邋遢、不整洁、不干净
26. 大圆—周围、附近
27. 麻达—麻烦、问题
28. 麻靡儿—不讲理、不明事理。
29. 瓷马二楞—不机灵,迟钝。
30. 克里马擦—快点,英文:hurry up
31. 逼列—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32. 噶达马西一和滩—乱七八糟一大堆
33. 列远—一边去
34. 都成送列—都成什么样了啊?
35. XX成马列—程度形容词,例如快成马列,漂亮成马列
36. 饿贼—不太文明的用语,表示很惊讶的感叹。
37. 忒—很好,很棒
38. 饿—人称代词我
39. nia—人家
40. 咱—咱们
41. 伙计—一般制朋友、哥们、女孩子的男朋友
42. 谝 聊天、吹牛
43. 寺—是
44. 社—说
45. 包—不,例如:“你包社列”就“是你别说了”
46. 活试—合适,满意
47. “锤子”(==),西安人都明白
48. 一案子起—一边去
49. 糟怪—撒谎
50. 能CHUA—CHUA在西安话中是不文明用语,但加上“能”意思就是“能干什么”形容某人无能办事不力。
陕西方言各种句子
陕西关中东府渭北一带方言(土话读音较重)歪曲事实叫“胡粘呢”,骂人隐私叫“揭人短”,脾气暴躁叫“歪人”,已婚女叫“婆娘”,生孩子叫“抓娃”,笨拙叫“吧拙”,太阳叫“爷”,肛门叫“屁眼”,大便叫“夿夿”,巴结人叫“舔尻子”,香味叫“劝”,娶媳妇叫“sei媳妇”,迎亲小男孩叫“镊姑娃”,弹嫌叫“挑刺儿”,女儿去娘家叫“遨娘家”,批评叫“数落、失撅”,眼泪叫“撵雨”,公 公叫“阿公”,婆婆叫“阿家”,猪叫“唠唠”,行动慢叫“暮囊”,啰嗦叫“斧音”,猪油叫“荤油、腥油”,挖苦人叫“嚷人”,追叫“撵”,羞叫“焚”,男 孩头髪叫“帽盖”,合适读“和式”,慷慨叫“大方”,小气叫“抠掐”,睡觉读“费觉”,没有读“煤咧”,法律读“法狱”,可恶读“可误”,这样读“着 样”,晚饭叫“喝汤”,摇摆叫“吥唻”,便宜读“偏乙”,楞小伙叫“冷娃”,坏了叫“哈咧”,污垢叫“垢夹”,作孽读“糟孽”,头叫“撒啊”,家里叫“屋 里”,小娃叫“木都娃”,油条叫“油炸鬼”,猖狂读“张狂”,找叫“寻”,爱读“艾”,那读“乃、喔”,斟酌叫“吃模”,不要读“嫑”,不用读“甭”,角 币叫“毛票儿”,高粱叫“掏黍”,铡刀叫“嚓子”,板凳叫“板藤”,碰、撞叫“碓”,爱夸自己往事叫“老卖派”,闲读“寒”,迟读“瓷”,双、霜读 “方”,困惑叫“枉累”,厨房叫“灶伙”,茶杯叫“碗碗”,生意叫“买卖”,商店叫“铺子”,傻子叫“瓜娃”,爱说谎话的人叫“谎流儿”,遇事迟疑不决叫“很难唱”,钱叫“嘠啊”,损坏叫“日踏”,残废人叫“十不全”,中式纽扣叫“纽门”,孩子可爱叫“乖娃”,没眼色的人叫“莫挡儿”,乡下人叫“乡棒”,放下叫“搁吓”,骄傲叫“骛”,摆阔气叫“拽”,厕所叫“茅子”,妯娌叫 “线吼”,连襟叫“挑担”,舅爷叫“老舅”,姨婆叫“老姨”,姑奶奶叫“老姑”,婶母叫“娘”,强盗叫“土匪”,幸福叫“滋润”,小孩尿布叫“褯子”,卖 **“卖屄货”,嫖娼叫“逛窑子”,南方人叫“蛮子”,心烦叫“慔乱”,人家读“人丫”,吃、打叫“咥”,赌徒叫“赌博轱辘子”,蚯蚓叫“曲蝉”,尝读 “赏”,蝴蝶叫“蟮蟮”,南瓜叫“番瓜”,沙果叫“林锦”,花生叫“花森”,缘分叫“言法”,显摆叫“扎势”,里屋叫“里间”,摔倒叫“栽咧”,拳头叫 “捶头”,扔掉叫“招了”,赚读“建”,毒读“图”,小叫“碎”,这里叫“治答”,那里叫“误答”,哪儿叫“呀答”,那儿叫“奈答”,昨天叫“压里”,骂 叫“日嚼”,说大话叫“吹牛”,无赖叫“死狗”,贪吃叫“嗓捻”,笨人叫“瓷壶儿”,打架叫“打捶”,发愣叫“瓷马古东”,疲倦叫“乏咧”,逛叫“浪”, 那边叫“乃岸”,小偷叫“绺娃子”,这边叫“治岸”,蛇叫“啥啊”,乌鸦叫“老哇”,鹰叫“饿老刺”,喜鹊叫“嘎雀”,老鼠叫“老福”,麻雀叫“羞羞”, 煎熬叫“熬颠”,吝啬叫“pia气”,劳累过甚叫“席席的咧”,祖父叫“衙”,祖母叫“婆”,很好叫“嘹”,没成叫“黄咧”,棉鞋叫“窝窝”,说慌叫“日鬼”,掉价叫“跌咧”,饺子叫“煮角”,敬神叫“献衙衙”,未婚女子梳头髪叫“梳孓子”,婴儿叫“哞牙”,经济紧张叫“不宽展”“日子过的较竭”,阴天读“nin 天”,晴天读“停天”,叫花子叫“操化头”,浅紫色叫“雪青”,植读“池”,母乳叫“奶奶”,小蝌蚪叫“蛤蚂骨豆子”,青蛙叫“蛤蚂”,薛读“些”,幽默 读“油mei”,旧社会称呼兵叫“粮子”,郝读“喝”,电影读“电凝”,颜色读“年色”张贴读“bia住”,岳父、岳母叫“唱人、唱母”,宽面叫 “biangbiang”,说话读“fie话”,白天叫“赔天”,晚上叫“黑唠”,日本读“儿本”,冷读“咧”,炕叫“配”,去叫“弃”,赊读“傻”,水 读“匪”,大读“奓”,笨读“闷”,这读“朕”,是、市、柿、事都读“四”,贱读“靝”,绿读“六”,去吧读“佉啊”,麦读“mei”,牛读“吽”,来吧 读“啦啊”,贼读“cei”,停住读“驽出”,国家读“归家”,水晶读“匪进”,农村读“龙裙”,勺勺读“学学”,茄子读“佉子”,豆腐读“透付”,客人 读“刻人”,科学读“阔学”,薄读“婆、朴”,喂读“吁”,肉、褥读音相同,群众读“群重”,药读“月”,驴读“鱼”,尾读“易”,鞋读“孩”,吓读 “哈”,动弹读“痛团”,之读“紫”,苹果读“苹果”,迎读“拧”,狼叫“猡”,善辩的人叫“舌辩猴”等等。
陕南商洛柞水一带一些奇特的称呼:因山大沟深,人群分散,因地域不同而称呼不同。县南部把父亲叫“爷”,把祖父叫“爹”或“家”;县中部一部分人把父亲叫“爹”,把祖父叫“爷”;县北部则把父亲叫“爸”“大”,把母亲叫“妈”,把伯父叫“伯(音贝)”;其他地方把祖父叫“祖”“先人”,把父亲叫“叔”“伯”“父”或“大老汉”,把母亲叫“娘”“妲”“婺”“姨”“勒”“婶”“细老汉”,有的地方把媒人叫“红爷”,儿童叫“仔”或叫“崽”“娃”,留客叫“立下”,炒菜叫“捻菜”,回答叫“言传”,客。
有哪些精典的陕西方言
好看叫顺眼,讨厌叫训眼,麻烦叫麻眼,难看叫伤眼,不讨人爱叫白眼,勾以斗角叫玩心眼,脾气躁叫毛眼,死不认帐叫瞪白眼,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叫没眉眼,另眼看叫翻白眼,盼人穷叫害红眼,不讲亲情叫干睁眼,不灵活叫死心眼,爱捣鬼叫瞎心眼,向上看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气量小叫小心眼。“手”:系陕南一带多用,熟练叫老手,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手,小偷叫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脚”:上坡叫爬坡,下坡叫送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精脚,能干重活叫力脚。“气”:关中一带常把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生大叫嗷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福气,小孩聪明叫邪气志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列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
奸得跟老鼠一样,犟得跟牛一样,历害得蹑老虎一样,跑得蹑兔子一样,在得蹑飞龙一样,毒得跟蛇一样,欢得跟马一样,绵得跟羊娃一样,灵得蹑猴子一样,红得跟鸡冠一样,笨得中猪一样,轻得跟狗尾一样。
骄傲自满叫张山,耍半吊子叫争山,爱吹大话叫摞山,行动轻浮叫飘山。“水”:掏腰包出钱叫出水,谋取非法所得叫捞油水,太啰嗦叫浆水找不见叫落水。
懒汉无赖通常用:二溜子、二混子、二痞子、二赖子、二毛子等;对一些精神或思维不正常的人通常用:二蛋子、二杆子、二糊子、二不拉子、二货子、二茬子、二八卦子等。
活泼好动的人猴的,心眼很多的人鬼抓,穿戴时兴的人飘的,思想迟钝的人闷的,干活偷懒的有奸的,甩膀大干的有实的,逢迎献媚的人轻的,不听忠告的人瓷的,意气风发的人兴的,几面卖乖的人滑的,有本事的人能的,没能耐的人肉的,爱逞能的人奔的,长的聪明的人蛮的,
称心如意叫诌得太,不讲道理叫蛮得太,穿戴时髦叫洋得太,做事狂妄的叫张得太,官运享通的叫红得太,巴结献媚有轻得太,多才多艺叫能得太。聪明伶俐叫精得太,调皮捣蛋叫瞎得太,寡言无语叫瓷得太。还有重叠加重语气用法:“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得太”、“我这蒜苗嫩得太太。”
跟人能合得来的人“嫽人”,偷摸拐骗的人“瞎人”八面玲珑四方讨好的人“滑人”,待人冷冰脑子迟钝的人“痴人”,脾气古怪忽冷忽热的“怪人”,明知死胡同偏要硬闯的人“犟人”,一学就干啥像的人“能人”。
不和叫不卯,干拢叫打搅,发痒叫害咬,适合叫刚好,断绝叫拉倒,马虎叫毛草,矮人叫矬子。体胖叫“圆伟”,瘦子叫“干猴”,不行叫失气,笛子叫篾管,有琴叫弦弦,小锣叫当当,梆子叫咣咣,铙钹叫镲镲,唢呐叫喇叭,烧饼叫饦讬,干面叫粘面,糊糊叫搅团,馒头叫蒸镆,饺子叫煮馍,棉鞋叫窝窝。巴结人叫舔尻子,出外散步叫转转,向别人表功叫摆亏欠,嫌弃讨厌叫走远,无关紧要叫挂不上串左顾右看叫卖脸,挑剔毛病叫弹嫌办事周密叫严攒,脾气暴躁叫脏板,不多不少叫刚诌,歪曲事实叫有粘,调皮淘气叫捣蛋,大声哭嚎叫叫唤,骂人隐私叫揭短,背后告人叫干板,梆子戏叫莲花落,木鱼叫龟脑壳。
陕西话属于中原官话,为其的一个分支,代表方言为西安方言。又分为关中方言东府话和关中方言西府话。前者包括西安市、铜川市、咸阳市、渭南市、商洛市下属商州—洛南—丹凤—山阳、陕北的宜川—黄龙—洛川—宜君—黄陵—富县、甘肃东部、山西运城—临汾、河南灵宝一代,后者包括宝鸡市。陕北话属于秦晋方言,陕南话大部属于巴蜀方言(西南官话)。这里讲的陕西方言特指陕西话,即以西安话为标准的,是秦腔的标准唱音。
陕西话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为祖国的文化独树一帜. 陕西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其方言也是各具特色.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 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贪略到今天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与普通话作为国家语言标准一样,古朴的关西秦声,曾在历史上作为官方通用语言被长期推广和普及,成为国人间语言交流的通用工具。 目前使用陕西话的人主要集中在关中一代,东起河南灵宝,西到甘肃天水一代,北接延安,南伸秦岭腹地,总人口大约五千万余。
陕西方言的关中方言
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眼”:好看叫顺眼,讨厌叫训眼,麻烦叫麻眼,难看叫伤眼,不讨人爱叫白眼,勾心斗角叫玩心眼,脾气躁叫毛眼,死不认帐叫瞪白眼,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叫没眉眼,不满意叫翻白眼,盼人穷叫害红眼,不讲亲情叫干睁眼,不灵活叫死心眼,爱捣鬼叫瞎心眼,向上看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气量小叫小心眼。
“手”:系陕南一带多用,熟练叫老手,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手,小偷叫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脚”:上坡叫爬脚,下坡叫送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精脚,能干重活叫力脚。
“气”:关中一带常把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生大叫嗷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福气,小孩聪明叫灵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死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 用十二属相形容人:奸得跟老鼠一样,犟得跟牛一样,厉害得跟老虎一样,跑得跟兔子一样,在得跟飞龙一样,毒得跟蛇一样,欢得跟马一样,绵得跟羊娃一样,灵得跟猴子一样,红得跟鸡冠一样,笨得跟猪一样,轻得跟狗尾一样。
用地理名词形容:“山”:骄傲自满叫张山,耍半吊子叫争山,爱吹大话叫摞山,行动轻浮叫飘山。“水”:掏腰包出钱叫出水,谋取非法所得叫捞油水,太啰嗦叫浆水,找不见叫落水。
用数字形容:“二”对懒汉无赖通常用:二溜子、二混子、二痞子、二赖子、二吊子、二毛子等;对一些精神或思维不正常的人通常用:二蛋子、二杆子、二糊子、二不拉子、二货子、二茬子、二八卦子、二八点子等。 用定语“的”形容:活泼好动的人猴的,心眼很多的人鬼的,穿戴时兴的人飘的,思想迟钝的人闷的,行为木讷的人瓷的,干活偷懒的人奸的,甩膀大干的人实的,逢迎献媚的人轻的,不听忠告的人犟的,意气风发的人兴的,几面卖乖的人滑的,有本事的人能的,没能耐的人肉的,爱逞能的人奔的,长的聪明的人灵的。
用名词形容:“太”或“太太”,称心如意叫诌得太,不讲道理叫蛮得太,穿戴时髦叫洋得太,做事狂妄的叫张得太,官运亨通的叫红得太,巴结献媚叫轻得太,多才多艺叫能得太。聪明伶俐叫精得太,调皮捣蛋叫哈(坏)得太,寡言无语叫瓷得太。
还有重叠加重语气用法:“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得太”、“我这蒜苗嫩得太太”。 在“人”字前加形容词:跟人能合得来的人“嫽人”,偷摸拐骗的人“瞎人”,八面玲珑四方讨好的人“滑人”,待人冷冰脑子迟钝的人“痴人”,脾气古怪忽冷忽热的“怪人”,明知死胡同偏要硬闯的人“犟人”,干啥一学就会像的人“能人”。
同义不同字类:关中一带常可听到:不和叫不卯,干拢叫打搅,发痒叫害咬,适合叫刚好,断绝叫拉倒,马虎叫毛草,矮人叫矬子。体胖叫圆伟,瘦子叫干猴,不行叫失气,笛子叫篾管,有琴叫弦弦,小锣叫当当,梆子叫咣咣,铙钹叫镲镲,唢呐叫喇叭,烧饼叫饦讬,干面叫粘面,糊糊叫搅团,馒头叫蒸镆,水饺叫饺子,棉鞋叫窝窝。
巴结人叫舔尻子,出外散步叫转转,向别人表功叫摆亏欠,嫌弃讨厌叫走远,无关紧要叫挂不上串,左顾右看叫卖脸,挑剔毛病叫弹嫌,办事周密叫严攒,脾气暴躁叫脏板,不多不少叫刚诌,歪曲事实叫胡粘,调皮淘气叫捣蛋,大声哭嚎叫叫唤,骂人隐私叫揭短,背后告人叫穿板,梆子戏叫莲花落,木鱼叫龟脑壳。 许多艺术家学者(包括高建群)认为:陕西方言在古代叫雅言。
(见近期报纸相关稿)这些“专家”没有指明说“陕西方言”是指现代的陕西方言还是古代的陕西方言。但从语言环境中看,应当指现代的陕西方言,——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关中方言”。
这种说法,从情感上看,爱乡之心可鉴定;但从历史知识角度来说,的确存在问题。 周秦汉唐时期,关中地区长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这个地方孕育了《诗经》、唐诗的关中方言作为“雅言”,官话,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们知道,唐末战乱,五代更迭,两宋孱弱,国度南移,关中自唐后就失去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在北宋是宋辽边界,南宋更是金人领土。唐末,长安皇室、贵族以及上层文化精英为避战火,纷纷南下,当然将所谓的“雅言”—关中方言也带到了南方。
据说,这就是现代客家人的组成分子之一。(待考)我就曾听一位学者说过:杭州话是唐雅言。
而留下来的,多系引车卖浆的平头百姓,保卫语言的意识本就淡薄,加上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带来的外来语的强势入侵,“雅言”的纯洁度有多少?再加上,经元、明、清几百年,语言不断吸收新的语汇,发展变化,今天的关中方言早已不等于汉唐雅言了。 至于说,方言中保留个别古汉语词汇的现象,这几乎在中国任何一种方言中都存在。
(如小说《国画》的作者王跃文就发现他的家乡方言中有许多古汉语词汇)因为,方言和书面语本身就是互相影响的,古代现代都是如此。诗经、史记等典籍作于陕西,有的作者就是陕西人当然这种现象就更多一点。
保护方言,建立方言角落,从弘扬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都应该大力提倡,但是,知识性的错。
陕西方言夹娃什么意思
家娃的意思是:表示是农村人,没有见过世面。现在泛指懂得很少的人。
拓展:陕西方言的部分词语及意思。
1. 制达这里
2. 雾达那里
3. 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Wer
4. 啊四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5. 野个昨天
6. 前个前天
7. 后个后天
8. 明个明天
9. 年四个去年
10. 蹭厉害
11. 碟吃饭、打人
12. 四火试一试,
13. 南常困难,不容易办的
14. 谝聊天,说话
15. 扎式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
16. 花搅开玩笑、恶作剧、取笑
17. 产活好,舒服
18. 骚青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
19. 木乱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
20. 罢列一般,还行、过得去
21. 马卡差劲
22. 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
23. 细香、戏法细致、仔细。
24. 聊砸列很好,很美
25. 扑西来海邋遢、不整洁、不干净
26. 打圆周围、附近
27. 麻达麻烦、问题
28. 麻米儿不讲理、不明事理。
29. 瓷马二楞不机灵,迟钝。
30. 克里马擦快点,英文:hurry up
31. 逼列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32. 噶达马西一和滩一乱七八糟一大堆
33. 列远一边去
34. 都成送列都成什么样了啊?
35. ….成马列程度形容词,例如快成马列,漂亮成马列
36. 饿贼不太文明的用语,表示很惊讶的感叹。
37. 忒很好,很棒
38. 饿人称代词 我
39. nia人家
40. 再咱们
41. 伙计一 一般指朋友、哥们、女孩子的男朋友
42. 。咧…。了
43. 寺是
44. 社说
45. 包不,例如:“你包社列”就“是你别说了”
46. 活试合适,满意
47. 建议在西安女孩子不要说“锤子”二字,西安人都明白
48. 一案子起一 一边去
49. 糟怪撒谎
50. 能CHUACHUA在西安话中是不文明用语,但加上“能”意思就是“能干什么”形容某人无能办事不力。
51.残货的很历害的很
52.白白的馍白馒头,可不是白白的摸一下
53.巧儿麻雀,鸟
54.达爸爸
55.洒(二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