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邀请的诗句有哪些
1、《客至》 唐代: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译文: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2、《问刘十九》 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3、《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4、《将进酒·君不见》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请二位快点喝酒吧,举起酒杯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5、《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唐代: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译文: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云霞映衬墙头薜荔象五彩幔帷。
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叫人喜爱,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悠闲的白鹭常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
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
求一段邀请函的话
邀请信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它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日常应用写作文种。在国际交往以及日常的各种社交活动中,这类书信使用广泛。在应用写作中邀请函是非常重要的,而商务活动邀请函是邀请函的一个重要分支,.商务礼仪活动邀请函的主体内容符合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
一般格式
尊敬的___________:
您好!
________单位将于__年__月__日在________地,举办___________活动,特邀您参加,谢谢。
_________单位
__年__月__日
形容邀请的词语
形容邀请的词语【不请自来】:不用邀请自己前来。
多指不速之客。【不速之客】:速:邀请。
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草庐三顾】:顾:拜访。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
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非请莫入】:没有被邀请请不要进入。
【阖第光临】:阖第:全家;光临:对客人来临的敬辞。旧时用于邀请别人全家参加宴会或喜庆仪式的客套话。
【茅庐三顾】: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
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却之不恭】:却:推却。
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三顾草庐】: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同“草庐三顾”。【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邀请同学聚会句子怎么写
山海可以阻隔彼此,却阻隔不了我们的思念;距离可以拉开你我,却拉不开真挚的情谊;时间可以淡忘过去,却忘不了永远的朋友。xx年x月x日,xx学校xx届的同学相约母校,期待我们再度重逢!
风吹回了祝福的心絮,雨带来了期盼的视线,我扎紧了友谊的情结,期待那么一天我们再度重逢!
回忆青春年华,x年的情谊,我心依旧,涛声依旧,笑容依旧,青春依旧,灿烂依旧!就让我们于xx月x日于x地,欢聚一堂,共叙友情!
亲爱的同学,同窗四载,温馨如昨,依然常驻心头;悲欢岁月,依稀似梦,但愿记得你我!xx年x月x日让我们重新在xx地相聚,你会来吗? 一双双一如当年热切而期盼的眼睛,一颗颗一如当年火热而年轻的心在等待……
经征求多数同学意见,我们确定于xx年x月x日举办班同学聚会!亲爱的同学,来吧,十年沧海桑田,别因您的缺席而使聚会失色!让我们重温过去美好的记忆吧!
关于邀请的词语
不速之客 速:邀请。
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出处:《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草庐三顾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茅庐三顾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同“草庐三顾” 却之不恭 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出处:《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三顾草庐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同“草庐三顾”。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