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思的词句


描写哀思的诗句

追思亲人 元日哭先大人 清·周淑然(忆其亡父)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

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唐 李煜 悼诗 (追忆双亲都可以)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江城子》:苏轼(追悼亡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离思——元稹 (亡妻)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宋·李清照(忆其亡夫赵明诚)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清明哀思 清明寄托哀思的诗词: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寄托哀思的诗句: 1)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2)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张继《闾门即事》 4)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5)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孟云卿《寒食》 6)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7)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8) 清明时节雨声哗。

——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9)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杨万里《寒食上冢》 10)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 杨万里《寒食上冢》 11)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 王安石《壬辰寒食》 12)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3)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4)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5) 梦回山枕隐花钿。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6)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张先《青门引•春思》 17)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 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19)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 李冠《蝶恋花•春暮》 20)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1)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2)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 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23)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24)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25)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6)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7)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8)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29)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 杨万里《寒食上冢》 30)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 王安石《壬辰寒食》 31)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 孟浩然《清明即事》 32)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 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3)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 白居易《清明夜》 34)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5)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6)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哀思句子 1、亲人已仙游,未呈儿孙福。游魂于千里,如何度思量。

2、诺大的世界,最向往荒芜空间,去最荒凉的地方,做最美的梦。然后,消逝在某个角落。

3、革命先烈们,你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你们与大地永存。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

4、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不会忘记,也不会离去,为了身边的,离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5、我不得不承认生命之脆弱禁不起我们再三的考验,生或死,也许早已命中注定。逝者如斯,生者为此沉寂。

沉默,是对死者最大的敬意。 6、是否还记得那些曾喜欢过的人,那一段段记忆的碎片,欢笑哀伤。

7、清明雨纷纷,淅沥不停,那是天在哭,那是每一个人思念眼泪,走近烈士纪念碑,我们仰望看到的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一片景象,月夜下,仿佛看到峥嵘岁月中。

关于哀思的诗句

遣悲怀

唐 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①,自嫁黔娄百事乖②。

顾我无衣搜荩箧③,泥他沽酒拔金钗④。

野蔬充膳甘长藿⑤,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⑥,潘岳悼亡犹费词⑦。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⑧。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在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

墨痕独锁壁间尘。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有哪些哀思去世同学的诗词

《挽歌》

陶潜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这首诗写的是人死后从入殓到停尸家中受祭奠的情形。紧接上篇,活着的时候,想喝酒杯常空。如今,在祭奠的案桌上,酒盈杯,肴摆满。想喝不能喝,想吃不能吃。亲人扶着棺柩哭,我口无音,眼无光。一旦出门去,葬在荒郊野外,长眠地下,暗无天日,与这个世界永别了。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通篇写送葬下葬的过程,突出写了送葬者。把墓地的环境、气份写得历历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现也写得合情合理。最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意思是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杯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命运。陶渊明这样豁达是空前的。

寄托哀思的诗词

1)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2)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张继《闾门即事》

4)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5)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孟云卿《寒食》

6)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7)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8) 清明时节雨声哗。 ——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9)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杨万里《寒食上冢》

10)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 杨万里《寒食上冢》

11)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 王安石《壬辰寒食》

12)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3)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4)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5) 梦回山枕隐花钿。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