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有四句古诗词以及注解(解释)啊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文大意: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否 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文大意:春天的早上,我睡得特别香甜,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我听见了处处的鸟鸣.昨夜风雨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不知道花儿被风雨吹落、打落了多少!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文大意: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所见【清袁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文大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文大意: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文大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文大意: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停车只是因为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文大意: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文大意: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文大意:原野上青草郁郁葱葱,鲜活又茂盛.年年岁岁,枯萎了复又苍翠.野火再猛,也烧不尽.春风一吹,青草复生.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文大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文大意: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2. 一些古诗句的解释和含义
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巧的言语会扰乱内心的德性,小事不能忍耐将致使谋取的大事出现意料之外的变数.
2.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走的路既然不相同,就不必掺合在一起商量对策.喻志向不同,无话可说.
3.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我恐怕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宫廷之内啊!有成语,祸起萧墙,即出此.喻同室操戈.
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不忧心(大家)贫穷,而害怕在财产的分配上不公允;不忧心人民太少,而害怕不能安定下来.
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厌,满足.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象浮云一样。
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联系上文,“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1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所谓政治,就是使一个国家走上正道(正轨).你率先以正身自处,有谁敢不按正身的呢?
11.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帮
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一句话可以使国家走向灭亡.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分别喻指,自知之明,自以为是.
1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4.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1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于 《论语子罕篇》。 依前文,解释为: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寓意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要倍加珍惜。
3. 古诗词句翻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我们应该很熟悉了。
这里的“修”我认为就应该解释为:(路)长。从文中来看,“修远”应是一个并列词,对应下句的“求索”。
《离骚》乃屈原的代表作。屈原疾楚怀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它作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 这句话的意思是路悠长而且很遥远,我要不断的去寻找真理。
漫漫:长。修:长。
兮:语气词,相当与“啊”。 将:将要,还要。
求索:寻找。 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即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
4. 唐诗宋词里流传的经典句子及解释
1、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2、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3、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将其排到第八应该没有争议. 4、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写的慷慨激昂,最后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5、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6、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是此词在当代流传并不广泛,应不及同为婉约名作的《鹊桥仙》. 7、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其实此词在历史上的地位应低于《雨霖铃》,也许是该词写于《雨霖铃》之后的原因,不如其有开创性.但是该词在历史和当代的耳熟能详程度应远超过《雨霖铃》,全词明白如话,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是千古传诵的爱情词和婉约词,其经典性毋庸置疑. 8、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该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豪放派的代表作,乃至是宋词的代表作.该词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当时婉约的词风,彻底开启了豪放派,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全词也写的豪放异常,尤其是首句,已成为了名句中的名句.但是全词并不完美,末尾有消极思想呈现,同为豪放词名作,在思想性上我觉得不如《满江红》. 9、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虽然陆游,辛弃疾和陈亮等都写过不少抗战词,但是他们都远不如该词.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写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它早已成为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代名词. 10、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
5. 【古诗词中的”词”的名词解释】
词:中国诗歌的一种,又别称长短句、诗余、琴趣等.约始唐朝,盛行于宋代.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亦称为曲或曲子词.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称“倚声”.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写.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句长长短不齐的格律诗.词有许多不同的词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西江月》、《如梦令》等.不同的词调,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填词时要求严格遵守.按句数、字数的多少,词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小令:一般指字数较少的词.前人以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虽无根据,亦多沿用.中调:一般指介于小令和长调之间的词.前人以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后多沿用.长调:一般指字数较多的词.前人以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后多沿用.。
6. 古诗词解释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两座山峰.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的湖光与秋天的月光相融和,水面风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山水水一片翠绿,好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