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类的人生哲理名句
1 字无百日功。
2 拳要打,字要练。
3 字怕练,马怕骑。
4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5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6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7 书肇于自然。——蔡邕
8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9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 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11 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12 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13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4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15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6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7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8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19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20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21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22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23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4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25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26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27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28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29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30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31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32 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3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34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5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36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37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38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39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40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1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42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43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44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45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46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47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48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49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50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2.年有人生感悟的句子吗
秋风萧瑟的夜,好让人难以入眠。念一口家乡的凉茶,内心倍感亲切。
泛黄发焦的茶叶,就像在静夜的打着寒战努力去扠着茶叶的母亲那枯槁的双手,又枯又黄,活生生就像是用精纯茶叶炮制出来似的。没有一丝浮躁,只有踏踏实实的迷人的昏黄。
虽然这羡人的颜色令同乡邻里眼红,但对我而言,是一种羞涩与惭愧。 2。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憋在心中的苦,难觅发泄机会,渐成别人看不出来的内伤,新伤旧患日积月累。语言诊疗只能治标,到底,还是得靠自己去坚强面对。
自双脚着地开始,未来便是由自己走出来的,家人、朋友作搀扶的角色,积极进取的人,别人会很乐意帮助;意志消沉的人,别人会避而远之。 自己唯有坚强,别无选择。
3。若,人生只是初见,不需要解释那么多的完美与不完美,何必在意下次相遇的默契。
4。假如这个世界是你的,那么,我只能充当一个过客;假如这个世界是我的,那么,你已经成为了一个使者;假如这个世界是大家的,那么,我们已为了剧中的角色。
5。青春是一缕烟在懵懵懂懂之间溜走,年华是指间沙也在犹豫不决之中流逝。
太多的梦想,最终也只是梦想,反倒是现实的残酷才显示出梦想的价值,而远方终究是远方,没有勇气,没有尝试,没有努力,远方便也成为了永远的远方。6。
朋友是一辈子中不可缺少的,长辈们都说,人这一辈子啊能有那么一个值得掏心掏肺的朋友不容易啊。是啊,朋友就是那个在你困难时能够伸出手拉你一把的人,是那个在你落魄时,给你一个力量的拥抱说,还有我,是那个在你做错事一边狠狠地骂你傻,却又竭尽全力帮你把事情更正的那个人。
7。人生充满了偶然,不确定,纠结,选择。
也许会后悔,也许再回首会觉得自己幼稚到可笑。但起码努力过,也好。
人生也许就是这许多偶然许多纠结许多不完满构成的吧。8。
人生是一个在得与失之间交替进行的过程。许多时候,我们在得到的同时,我们也正在不断地失去,所以说得未是慕,失何所哉;许多时候,我们在失去的同时,也不断在收获,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9。 你的心,我的泪,你给的路,我付出的相思,我们都为地点改变,我们都因时间而找方向,我是你的一段路,你是我此生的一步,我的梦,因你而循环,我的泪,因你而落下,我的心因你而转变了话语的方向、想你会醉,等你落泪,相思为你,今天望昨天,时间追忆话语,地点眷恋事迹,因为走过,因为相聚,因为时间安排,因为用了心,而心情的婉转,无法弹起话语的曲子,而影的摆动,心情的开启,黎明的出发为了相逢而奋斗。
3.感受“美好心灵”的句子有哪些
君子如玉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真正丰满的人性,是谦卑而高贵的,善良而坚强的,真诚而智慧的,潇洒而宽容的,克制而又自在的,具有理性的硬度而又温情的。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峰,历史上已层峦叠嶂。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样的人,他的自我既渺小如微尘,不挂任何名与利的负累;同时又胸怀如海,容纳百川千江。他不张扬道德的大旗,不鄙视微弱和卑下,却不一定不高尚。
他放下锋芒必露的装饰,平易而淡然,却不表示不才华横溢。他向所有人敞开心胸,将你只作为一个天地之间普通的生命来对待,深情呵护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一山一水一歌一音,却不见得不懂真爱。
君子如玉,他丰富,内敛,温情,善良,因而高贵。
4.赞美“毛笔字”的句子有什么
1.现在用的圆珠笔和钢笔一旦没有了墨水就无法书写,有时有墨水也无法书写,就算书写出来的字都是一样,没什么区别都是那么刚硬。而毛笔不同,他是靠沾墨汁去书写,他的毛可刚可柔,钢时充满有力,柔时行云流水,无论毛笔沾了多少墨水,他都可以表达当时书写者的心情,浓墨如刚,淡墨如柔,都是一种书写者的体现,只要给毛笔一滴墨水他将毫无保留的写给世人一个世界。
2.只毛笔,现在人们大多数用的都是钢笔圆珠笔,却忘记了那古人的毛笔,毛笔一个古人手中的利剑,古人手中的天下,握在手中记下自己感悟他人,毛笔的毛很多材质如:羊毫、狼毫、紫毫(兔毫)、鸡毫、鬃毛、鼠须等等,但是无论用什么他最终就是用来表达这个世界和自己。
3.悲鸿称郑板桥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诗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郑板桥的绘画思想主要是通过题跋的形式加以表现,郑板桥几乎每画必题在题画中具体阐述自己对绘画的理解,画家对竹、兰、石以及梅、松的崇高品格的追求。
4.到毛笔,人们往往会想起“蒙恬造笔”的故事,认为秦代名将蒙恬是毛笔的发明者。其实并非如此。可能是他精于前人,才有了这样的传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湖南省长沙一座战国墓群中,发掘出一支长约20厘米的毛笔实物。该笔与现在的毛笔相似,笔头用优质的免毛制成,笔杆为竹,劈开来将笔头夹在其中,外缠丝线,这支两千多年的毛笔,称为“战国笔”,又因长沙属楚,亦称“楚笔”。
5.韶文化遗址中,发现许多彩绘陶器上,其图案就有毛笔画写出来的痕迹。商代的甲骨文,也出现了毛笔书写的迹象但这并不影响民间,相传蒙恬是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
6.个人都有爱好,比如:跳舞、唱歌、画画而我,最爱的还是写毛笔字。说起学毛笔字还得从两年前说起,那年春节,我第一次看到爷爷写对联。只见他撑开“八字步”,拿起笔,龙飞凤舞地在红纸上写了起来,笔锋流畅飘逸,如行云流水般,很美,我一下子喜欢上了,羡慕地看着,心想:如果我也能写出这么好的字多好啊!
7.代工匠能利用笔管不及寸的圆周上,描绘、镌刻巧妙的山水人物,描出山石海水的气势,足以表现了独特的装饰趣味。
8.你轻轻压平毫毛,你就会发现毫尖是平齐的,笔尖的毫毛长短相等,每一根毫毛玉立亭亭,中无空隙,绝对的均匀,饱实。一撇一捺,乌黑浓密,透亮平滑,无半点残留,无半点遗存,在写字时则有“万毫齐力”的效果。
9.笔虽然是实用工具,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毛笔的制作及品种不断提高、增多,工艺改进,使毛笔日益完善和精美,逐渐也成为收藏、鉴赏珍玩的古物。毛笔不易保存,笔毫重实用易坏,所以毛笔的鉴赏可以从笔毫的形制,重要的还是着眼于装饰意味浓厚的、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的笔管上。
10.斋二雅,同为国风;文房四宝,并列国粹。寻迹翻越秦汉,钩沉远溯仰韶。开山之劳,史说纷纭;革新之功,佳话连篇。一代名将夫妇,两个传奇男女――蒙恬大将军,卜氏笔娘娘,制笔魁首,作坊祖婆。纤毫力透纸背,出尖奇圆健之德;墨迹气憾山河,收刀枪剑戟之锋。
11.毫的形制是为书写、绘画的需要而改进提高的。古人以竹笋式制成笔毫,是我国传统品名,属于短锋羊毫、兼毫笔类赞美毛笔的好句子赞美毛笔的好句子。锋短而身短粗,形如笋状。锋腹粗状,落纸易于凝重厚实。除实用外,给人以鉴赏趣味。又如兰花式制成的笔毫,也是我国传统毛笔品类之一。笔头圆润,洁白纯净娇柔,似含苞欲放之玉兰,给人以秀美观赏之感、赏心悦目之快。古代还有一种品名,把笔毫做成葫芦式,兼毫圆润坚劲。
12.房四宝之一毛笔,早汉代时期,就已风靡全国,多少文人墨客无不是提起手中的毛笔,在纯白纸上挥洒,圆润、俊健的字体,白中镶黑,尽显自己的豪情。
13.笔笔头毛色光润,浑圆壮实,葫芦式锋尖锥状,美观挺拔,精工巧制,尖、齐、圆、健四德完备,是明代制笔水平的实证,是传世文房四宝中的珍品,是毛笔鉴赏的稀物。所以鉴赏毛笔的着眼点就是看笔管的用料和笔管的装潢与绘画、雕刻、镶嵌的艺术水平。用料及装饰为上,其价值就高。
14.笔管成为鉴赏和珍藏的对象后,人们便常以珍宝珠玉制毛笔管,以获装饰之美或夸耀其财势和地位。如: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唐秉钧在《文房肆考图说》卷三《笔说》中说:“汉制笔,雕以黄金,饰以和壁,缀以隋珠,文以裴翠。
15.笔毫毛充足,圆满得如枣核,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不像现在的铅笔,虽然轻巧,但却细瘦,毫无笔力。毛笔写出来的字的笔锋就很圆满,在每一笔的转折处都能称心如意,柔中带刚,出神入化。